混合動力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已經相當面熟了,作為一個小標題列出來甚至都有點突兀,不過為了文章結構上的呼應美大家就忍了吧。奔馳定義的混合動力主要包含了這么幾個部分:鋰離子電池、內燃機、動力控制組件、混合動力模塊、七速自動變速箱。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混合動力模塊都可以兼容七速自動變速箱,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這對于暫時沒有推出雙離合變速器的奔馳來說確實是非常周全的考慮。
奔馳混合動力(Hybrid)的基本原理是這樣的:當起步和加速時,電動機為內燃機提供動力輔助;在制動時,內燃機沒有燃油供給,電動機將制動能量回收至蓄電池中;正常行駛時,電動機關閉,依靠內燃機驅動。
代表車型:S400 Hybrid
S400 Hybrid去年已經在國內上市,現在偶爾能在街頭看見它的身影。這臺混合動力豪華車搭載了3.5升排量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和15kW電動機,百公里綜合油耗8升左右,對于一款大型豪華車來說,是相當出色的成績。
相關視頻:2010款奔馳ML450混合動力亮相紐約車展
四、什么是電力驅動(Electric Drive)?
這個也很好理解,就是最終車輛的驅動是靠電力來實現的,不過電力的產生就有好幾種了,這就引出了奔馳的幾種不同的電力驅動系統結構,分別是E-CELL、F-CELL、E-CELL PLUS。
1. E-CELL
E-CELL是指什么呢?這是結構最為簡化的一套系統了,核心部件只有兩個:電動機和高壓蓄電池。從原理上來講這跟大街上見的電動自行車是同類型的結構,也就是靠電池里的電來驅動電動機,電動機來驅動車輪轉動。
代表車型:電動版smart fortwo、A級E-CELL
電動版smart fortwo配備的是一臺30kW的電動機,電力則由鋰離子電池提供,家用插座和公共充電站就可以充電,充滿電的時間在6-7小時,它的滿電續航能力在135公里左右,第一批產品車將在2012年量產,不過只有1000臺,不出意外的話國內是買不到的。
A級E-CELL的峰值扭矩290牛米,最大功率70kW,滿電續航里程為200公里左右。好消息是它今年就會量產,壞消息是只產500臺。
2. F-CELL
F-CELL則要復雜的多,它引入了燃料電池這個高科技產物,它的核心部件是由四部分組成的:電動機、高壓蓄電池、燃料電池系統、氫罐。大致的工作原理是這樣,氫罐負責儲存氫燃料,氫燃料進入燃料電池系統后經過一系列復雜又無聊的化學變化產生電力,電力再儲存進高壓蓄電池,然后釋放給電動機來驅動汽車。
代表車型:B級F-CELL
B級F-CELL配備了一臺100kW電動機,峰值扭矩290牛米,奔馳表示它的續航里程為400公里左右,當然前提是把氫罐加滿。這里就衍生出加氫的問題,因為氫的制造、存儲、運輸、建設加氫站等等都是相當耗錢的工程,這也是F-CELL普及的最大障礙之一,所以短期內這種車型很難大量投產使用,第一批量產B級F-CELL會有200臺,將在今年交到客戶手中。
3. E-CELL PLUS
現在來說說E-CELL PLUS,“PLUS”這個單詞是“加、附加”的意思,用在這里就是指在E-CELL的基礎上附加了其他部分,達到增加續航里程的目的。增加了什么呢?很簡單:內燃機。表面上看這種“內燃機+電力系統”的模式跟Hybrid不是一模一樣了嗎?當然不是!在Hybrid系統中內燃機是作為主角的,電動系統只是跑龍套的,偶爾幫幫內燃機的忙,為車輛提供輔助的動力;而在這里電動系統是絕對的主角,驅動汽車就只靠它來直接完成,而內燃機的工作就是負責在行駛過程中給電池充電。
代表車型:BlueZERO E-CELL PLUS
BlueZERO E-CELL PLUS是一款接近量產的概念車型,電動機的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320牛米,它的鋰電池可以用插電式來充電,行駛當中則靠1.0升的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來充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