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載式車身
對于家用車來說,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問題就是車身重量太大,因而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人們取消了非承載式結構中獨立的剛性車架,整個車身成為一個單體結構,這就是承載式車身。
看到這里有些讀者可能疑惑了,承載式車身沒有“梁”?僅用鋼板包裹出一個車身,在日常行駛中豈不是會像紙箱子一樣脆弱?況且我們也經常聽到廠家宣傳說自己的轎車使用了多少兆帕的高強度鋼梁,那么這里的“梁”和非承載式車身的“梁”有什么區別呢?
承載式車身到底有沒有“梁”,請各位仔細看下面這張圖片,這是一個普通緊湊型車的車身半成品,我們可以看到車身的外殼、車頂和地板以及通常我們所說的A、B、C三根柱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在沖壓階段,鋼板先被沖壓成不同的形狀,然后焊接成一個完整的車身。其實這些部件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為兩種:車身覆蓋件和結構件。
『車身覆蓋件』
所謂覆蓋件就是覆蓋在車身表面的部件,基本上我們從車外看到的部分都屬于覆蓋件,例如車門、車頂、翼子板等等,它們通常起到美觀和遮風擋雨的作用,一般都用厚度不超過1毫米的鋼板沖壓而成。我們平時所說的某輛車鋼板的薄厚就是指這些部位。實際上這些部位對于車身強度的影響很有限,所以我們已經不能從車身覆蓋件的薄厚來判斷一輛車的碰撞安全性了。當然,較厚的鋼板在抵御輕度刮蹭方面還是要更強一些。
『車身結構件』
接下來我們說說承載式車身所謂的“梁”,它的學名應該叫做車身結構件。車身結構件隱藏在車身覆蓋件之下,對車身起到支撐和抗沖擊的作用,分布在車身各處的鋼梁是車身結構件的一種。下圖就是典型的車頭處鋼梁。我們可以看到它由鋼板圍成一個閉合斷面結構,鋼板的厚度和材質規格都要比車身覆蓋件高很多,而且為了在碰撞時有效吸收撞擊能量,這些鋼梁還會將不同強度的鋼材焊接在一起,形成有效的潰縮吸能區。還有一些鋼梁不一定是閉合斷面結構,它們在盡量輕量化的原則下被設計成各種不同形狀以承受特定方向上的力。
承載式車身最大優點莫過于重量輕,而且重心較低,車內空間利用率也比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更高,所以在家用轎車領域已經取代了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但承載式車身的抗扭剛性和承載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在越野車和載重貨車領域還是非承載式車身的天下。(文/汽車之家 羅浩)
● 相關鏈接:
《拒絕專業術語 淺析四驅車的粘性耦合器》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003/101414.html
《拒絕專業術語 幾種渦輪泄壓閥簡介》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002/9629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