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殿堂] 民間有句俗話叫“創業容易守業難”,意為相比白手起家建立一項事業,如何在日后將其經營好更難,這個道理放在經典英倫品牌路虎上同樣合適。在漫長的歲月中攬勝、發現、衛士這三個經典的車系均有各自經典造型。如何將經典更好的延續下去,并且融入最新的設計元素絕非一件易事。不久前落幕的北京車展上,路虎展臺上那輛橙色涂裝的發現 Vision就代表著未來路虎品牌發現家族的設計趨勢,正好其外觀、內飾設計師都在,那就讓他們聊聊如何解決傳承與發展的問題吧。
● 設計師介紹
在正式進行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介紹前,還是讓我們認識下兩位設計師。他們分別是外觀設計師Phil Simmons先生與Mark Butler先生。Phil先生1990年加入位于英國考文垂坎利的羅孚集團設計團隊,開始其在路虎的職業生涯,2003年款攬勝、攬勝運動版車型均是他的代表作。Mark Butler先生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進入路虎以后他負責了2004年和2010年款攬勝運動版、第四代發現、攬勝極光,以及LRX、DC100衛士概念車的內飾設計。除此以外,他還參與設計過勞斯萊斯Seraph和賓利Arnage的內飾設計。
● 外觀
提及外觀設計,就不能不提及家族化設計。令旗下所有車系具有極高的品牌辨識度是家族化設計的優勢之一,不過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面就是容易出現產品個性不足的情況。對于路虎品牌車型的外觀而言,還需滿足另一項苛刻條件,那就是需要傳承自身經典造型。
Phil Simmons先生表示傳承并不一定是刻板的延續,更重要的精神的契合,比如第一代發現上便出現的階梯狀車頂,這個細節在最新的發現 Vision上也可以找到,不過對這個細節進行了弱化,看起來更為流暢。
只是嘴上說說傳承與發展不是難事,究竟設計師們做了哪些事情還要看看這部概念車,在發現車型誕生25周年之際推出的這部發現 Vision概念車代表著未來發現車系的設計趨勢,設計師也十分樂于與我們分享其中的故事。
經典元素的繼承并不只有精神契合,還有“發展”。蚌式發動機艙蓋這個路虎的經典設計元素便是例證。發現 Vision在保留這個經典造型元素的同時,引入了一項名為透明發動機艙蓋的技術。這項技術并不是真的讓發動機艙蓋透明。其原理是設置在進氣格柵處的攝像頭拍攝車輛下方的路面,在發動機艙蓋透明功能需要開啟時,投影機會將攝像頭實時收集到的視頻像抬頭顯示一樣,投射在駕駛員視野中發動機艙蓋的位置。這樣就可以使車輛前部類似“隱形”一般,讓駕駛者在車內便可獲知前方的地形狀況。
此外,技術的發展還正在改變著造型設計,比如經典的方形燈組。在第一代的發現車型上便已確定,在發現 Vision上造型變得不規則,設計師通過燈帶造型的變化延續著路虎的經典造型。
在我們去年上海車展對話路虎創意總監芮哲勛先生時,他曾提及建筑設計帶給他靈感,此次的對話中Phil Simmons先生肯定了這一說法!
從第一代的發現直至現款的第四代發現,它們基本上沒有脫離方盒子的造型,如今發現 Vision概念車線條變得更為圓滑。這樣的改變似乎同倫敦的紅色巴士一樣,這并不是設計細節的山寨,而是一種設計思路的“巧合”。
當我們提及具體有哪些功能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例子時,Phil Simmons先生調皮的笑笑,表示這還是個秘密,在新車型發布之時我們自會發現,這也讓我們期待起Phil Simmons先生埋下的“伏筆”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