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廠家都開始尋求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而捷豹路虎卻喊出了截然不同的口號:“在保持駕駛樂趣的前提下加強輔助技術,捷豹路虎永遠不會推出完全自動駕駛的車型”。在這個理念下,捷豹路虎向我們展示目前他們正在研發的多種新技術,他們含蓋了日常駕駛、感知駕駛者意識、模擬等等,小到察覺到駕駛者的心情的波動,大到遙控一輛攬勝運動版駛過整條越野路面。捷豹路虎究竟研發了哪些新科技,他們的感受又是如何,請與我一同進入今天的文章。
本次體驗是在捷豹路虎位于英國Gaydon總部的研發中心進行的,為了研發這些全新的科技,捷豹路虎不惜每年斥資36億英鎊,而今天我們所感受到的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捷豹路虎與我們簽署了保密協議,所以在體驗過程中我們不能隨意拍照,本文當中的圖片均出自官方圖片,敬請諒解。
● 帶預測功能的全新觸屏技術
在捷豹路虎研發與技術總監Wolfgang Epple博士做了簡單的開場白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被帶入了捷豹路虎新科技的展示區,在這里首先看到的是全新觸屏技術。這套系統是由捷豹路虎與英國劍橋大學聯合開發的,其目的是用來縮短車內成員在對中控屏幕進行操作的時間,從而減少駕駛者因為操作其他系統而造成短時間分神。
該系統通過內置攝像頭來捕捉操作者的動作方向,與以往的識別手勢操作不同,系統會自動判斷駕駛者需要指向的位置,在沒有觸摸到屏幕的瞬間,了解操作者的意圖,從而自動開啟所在位置的功能,例如開啟音響、打開空調,調節溫度等等。據研究人員透露,這套系統可以使操作者從有動作到完成操作,減少至少22%的時間。
● 能夠提供反饋的觸控系統
不過此時你可能會問,那我如何感知是否開啟了該功能?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觸控操作的弊端,因為沒有觸覺回饋,操作者無法感知到是否開啟或按對了操作鍵,而捷豹路虎的新科技解決了這一問題。
開發團隊依靠一套聲波系統來給予操作者反饋,當觸控系統感知到并且運行了你想要操作的程序后,位于屏幕后方的聲波發射裝置會發射聲波刺激你的指尖,從而達到告知作用。這樣就解決了現有觸控技術在操作之后得不到反饋的弊端。
此外,聲波發射器所產生的聲波對人體是無害的。除了告知作用之外,未來這套聲波裝置還可以輔助攝像頭利用回聲定位來捕捉駕駛者手勢動作,從而更好的了解駕駛者的需求。
● 駕駛員意識傳感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收集并檢測駕駛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腦電波,從而判斷駕駛者是否出現情緒波動、精神不集中或者疲勞駕駛等,當出現這些情況后,系統會及時給予駕駛者提醒。
在體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套系統與以往檢測腦電波所用的頭盔式檢測儀不同,傳感器被放置在方向盤后方,來感知駕駛員手指皮膚上的腦電波,從而收集人腦產生的四種不同頻率的電波,達到檢測駕駛者的狀態的效果。這樣做除了減少了不必要外置裝置(例如頭盔),還在現有的駕駛模式這下達到了檢測的效果。當系統發現駕駛者出現分神等情況后,會通過方向盤和踏板震動提示駕駛者,如果駕駛員并沒有集中注意力,系統還會已警示標示和警示音進行提示,使駕駛員回到專注狀態。
相比于采用傳統的攝像頭探測的方式,采用腦電波監控將更加精確的感知駕駛者的一舉一動,例如當你在駕駛車輛時目視前方,同時與車內乘客進行對話溝通時,你的腦電波會處于分神狀態,而這種狀態卻無法用攝像頭來檢測。不過目前該系統仍然處于測試階段,距離具體的量產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 路面坑洼檢測預警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通過雷達和攝像頭探測前方路面,分辨前方路面是否有坑洼,如果檢測到前方出現坑洼會通過調整車輛懸架系統,減少通過坑洼路面的顛簸。而在這之后,系統會將檢測到的坑洼的地點、大小等參數上傳至互聯網云端,分享給其他搭載該系統的車輛,從而提前告知其他車輛通過此位置時應小心通過。
在體驗當中,搭載這一系統的攬勝極光,通過坑洼后會收集下坑洼的參數數據,而當第二次通過坑洼時,系統能夠通過雷達和此前收集的數據針對懸架等作出調整,使新車更加從容的通過坑洼。除此之外,據設計者介紹,未來網絡云端當中的數據還會同步給當地的市政部門,依靠收集到的數據,市政部門能夠有效的得知坑洼的位置,便于后期進行修補維護。
● 遙控駕駛
遙控駕駛已經不再是非常創新的科技了,例如已經發布的寶馬新一代7系和即將發布的奔馳新一代E級都將配備有車輛遙控功能,這項科技的發明主要是運用于日常停車泊位等情況。而路虎搭載的這套系統除了能夠實現泊車之外,還能夠進行越野。
該功能由車內藍牙與車主的手機下載的特定App進行聯通,之后手機便可變成一個遙控器操縱車輛。出于安全考慮車主可在車外最多10米內的范圍操作車輛,車輛的最高時速被限定在6.4km/h。車主可通過在車外觀察路面情況,來操作車輛的速度與方向,從而輕松直觀的通過障礙物。
在實際體驗當中,編輯乘坐在一臺路虎攬勝運動版之上,而駕駛員則在車外依靠遙控器使新車完成交叉軸,操作的內容除了前進后退和方向之外,駕駛員還可以設定油門力度,這樣更容易完成越野項目。這期間并沒有人為的去干預車內駕駛界面,所有調節均在駕駛員的手機之上完成。
● 自動調頭系統
自動調頭系統與目前很多車型所搭載的自動泊車系統有些相似,設計者的初衷是當車輛通過一些狹小路段時,駕駛者可能無法自行判斷車輛能否進行調頭作業,而這時候這套系統可以通過雷達和攝像頭來判斷是否有足夠的空間進行這一操作。
由于目前該系統還處于測試階段,所以控制界面由一個外接iPad進行操作,駕駛員只需點擊調頭選項,車輛就開始測量周圍空間,判斷能否進行調頭作業。滿足條件之后,車輛能夠自動控制方向盤、剎車、油門以及更換擋位。如果車輛在進行調頭作業的過程中,出現行人或其他車輛進行干預,系統會自動停止作業。從整體的體驗來看,雖然這套系統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但是調頭過程的流暢程度還是非常順暢的,未來該系統也將增加該路段是否準許調頭,或者是否安全等提示功能。
● 娛樂系統自動學習功能
這套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給車主更加智能化的操作感受,系統能夠記憶駕駛者操作娛樂系統的規律。例如清晨我們開車去上班,將收音機調至車聞團隊收聽新聞,晚間下班后,調至音樂頻道放松一天的心情。而這個小小的習慣,會通過兩次同樣的操作被該系統自動記憶。當第三天清晨你將車輛點火后,系統會自動播放你習慣性收聽的車聞團隊,同樣下班之后車主再次點火,會收聽到音樂頻道。
如果出現更換駕駛者會怎么樣呢,例如一家之中丈夫與妻子共同使用一臺車,那么這套系統還會根據所持鑰匙的不同,記憶在不同鑰匙下車主的習慣。未來這系統將繼續進行開發,包括駕駛者座椅位置、何時開啟座椅按摩、按摩的力道、內飾氛圍燈的顏色、以及在不同天氣下的空調溫度和風量等功能,這套系統將為駕駛者帶來非常貼心的便捷服務。
除此之外,捷豹路虎還研發了駕駛員健康監測系統、透明A柱、虛擬導航、透明引擎蓋、非機動車預警系統等,不過在本次科技周當中我們并沒能夠體驗到這些先進技術,或許他們目前還處于初期開發階段,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捷豹路虎研發的科技主要是應用于預警提示,以及便捷服務等。
● 設計與生產當中的科技創新應用
相比于前幾項應用于日常駕駛,捷豹路虎還開發了兩項針對車輛設計與制造方面的新技術,其中第一項是虛擬反饋系統。目前一臺全新車型從設計到后期發布需要很多個階段,包括前期的設計草圖,到后期的油泥模型,再到概念車或原型車之后才能夠走向量產。而這期間采用虛擬技術,將設計好的參數采用數字化模擬,使新車的設計提前呈現在體驗者的眼前。
這項技術可以在車型設計初期就達到收集用戶反饋的作用,受邀用戶可以根據模擬出的場景提出建議,中控臺設計是否符合人機工程學,用戶體驗是否良好,坐在車內的視野如何等等,從而大幅降低新車開發時的成本。
此外,這項繼續未來還可應用到汽車定制之上,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定制的需求提前“看到”自己的愛車內部場景,相比于目前的平面圖,這套系統能夠使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自己選定的設計風格。
第二項是生產線模擬技術,這項技術其實已經在捷豹路虎的生產當中應用了10年之久,其可以在建設或調整生產線之前,模擬每一個人工拼裝工位,包括走線、底盤拼裝、內飾拼接等等所有工序。系統會根據模擬工人進行組裝作業,記錄下安裝時遇到的問題。例如在上一代攬勝車型上,由于發動機艙內的管線布局不合理,身高190cm的模擬工人無法順利安裝,最終工程師更改了設計。
這套系統的作用就是在某個零部件安裝上工人無法順利安裝,系統將會自動記錄下來,將這一問題反饋給供后方工程團隊討論是否需要更改設計。同時該系還可以將工人操作時所需的高度和角度記錄下來,供于采購團隊在建設生產線之前預先得知車輛的高度大小等數據,從而選擇合理的材料,有效的簡約了生產上的成本和時間。
總結:
從捷豹路虎向我們展示的科技來看,這些技術更多的是為駕駛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輕松的駕駛氣氛,例如記憶系統和全新的觸控系統,這將大大減少駕駛者在駕駛過程中出現其他操作,減少分神時間。此外,在諸如通過坑洼路段或者越野路面時,輔助系統也能夠幫助駕駛者從容應對。
但正如開篇所說“捷豹路虎永遠不會推出完全自動駕駛的車型”,駕駛永遠是必不可少的,自汽車誕生的那一天起,129年來駕駛逐漸成為了汽車重要的組成部分,捷豹路虎作為主打運動、越野和豪華的兩個品牌,我相信它們是絕不會放棄帶給駕駛者更多駕駛的體驗,但同時如何使用戶更加便捷的享受駕駛所帶來的樂趣,才是捷豹路虎真正的目標(文/汽車之家 耿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