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飾靈感源自西湖斷橋
外觀有靜和動的平衡,內飾則在軟和硬之間糾結,這不僅是材質的軟和硬,同時也是視覺層面的事。就像整個儀表臺的設計,平直的線條能夠迎合中控屏帶來的科技感,但太多平直的線條又會讓內飾看上去不夠舒服,所以需要加入一定量帶有曲度的線條去中和平直線條帶來的生硬感。
-- 如何平衡動與靜?
-- 讓用戶能觸摸到品牌元素
杭州西湖斷橋的元素又一次(博瑞、博越都在運用)出現在了帝豪GS的內飾中,由中西方設計師組成的吉利設計團隊在中國元素的攝取方面似乎已經把西湖斷橋當做一個典型,斷橋的整體輪廓線條呈現一種很柔軟很優雅的狀態,不僅可以充分借鑒,還有機會從中提取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而運用到內飾的設計中。車門的把手結合了品牌造型元素,為了實現這樣的視覺效果,在工程方面也是做了很多讓步,最終把這樣的設計想法保留了下來。
就這樣,在不斷的糾結中,誕生了一副屬于帝豪GS的第三代內飾設計風格,不同于博越內飾偏粗獷的設計,帝豪GS在儀表臺和中控臺區域埋了很多伏筆等著人去發現。
編輯總結:
傳統定義劃分的級別市場多數趨于飽和狀態,特別是緊湊級更是殺成了一片紅海,而對于現階段的中國汽車品牌而言,緊湊和小型又是兩個十分重要的市場,畢竟品牌溢價能力尚未成熟,過高的定位顯然不夠務實,所以只好集中資源在看似飽和的級別陣營中謀得一片生存之地。
跨界、細分的產品設計思路在一些合資或進口品牌車型中已得到可行性驗證,這可被視為繼SUV車型之后的又一次細分,與兩廂轎車相媲美的運動型外觀,具備一定的通過能力,帝豪GS抓住了這基礎的兩點,而第三代家族化設計語言在之前的博瑞和博越身上已得到公眾的認可,將其運用至帝豪車系,無論是在品牌層面還是在產品銷量貢獻方面,這樣的搭配顯得順理成章。
除此之外,帝豪GS的出世也讓我打消了之前的疑慮,我之前一直以為過于注重中國文化的設計思路在產品匹配方面會存在一定問題,畢竟,從中國文化中汲取的元素大多很莊重和典雅,與博瑞這樣帶有一定商務屬性的中型車有著很高的匹配度,若換做定位運動的車型,難免會給人留下不倫不類的印象。吉利設計團隊其實也能夠認識到這點,所以有意識的控制著中國元素的使用,同時,利用或平或緩的線條去中和一些莊重感,從而傳達出了一套中國風的跨界設計語言,這也就意味著吉利已經開始嘗試步入品牌設計沉淀的階段了。(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相關鏈接:
高顏值高配置 詳細體驗吉利汽車帝豪GS
//www.china-wallpaper.com/advice/201603/885569.html
中國SUV新高度 和吉利設計團隊聊博越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11/881536.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