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型設計師繪制出CX-4的設計草圖之后,相信負責將設想轉變成實車的工程師們一定會眉頭一緊,因為設計師的目標是CX-4既要擁有SUV車型的底蘊又要傳承“魂動”理念下動感的轎車化線條。
我們知道對于行人安全來說,這段縱向空間就是與行人碰撞時的生命緩沖區,在安全法規上也有明確的要求,空間越小安全性就越低。那馬自達是如何解決這一安全隱患的呢?
壓扁發動機艙同時意味著要對懸架結構進行革新,因為機艙縱向空間的縮小也影響了懸架的行程,相比CX-5,CX-4的懸架行程要更短,行程短了,不僅要換用新的減振器,整個前懸架都必須要重新設計開發。
馬自達工程師稱,相比重新設計開發的前懸架,CX-4的后懸架與CX-5基本上沒有太多差別,只是在懸架參數調校上有所不同,相信自封“轎跑SUV”的CX-4會更加注重車輛的運動性和操穩性。
□ 一條腰線背后的千鈞力量
“魂動”理念體現了馬自達新的設計語言,動感的車身線條透露的是背后馬自達工廠制造工藝的提升,相比前期的馬自達車型,CX-4等新一代車型對沖壓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何解決后方視野的弊病?
雖然駕駛員視野這樣的細節可能不是我們購車時的硬性指標,但它對我們日常用車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對于跨界車型或者CX-4這種車頂造型比較流暢的車來說,后風擋玻璃往往會受到尺寸的制約。關于這一點,作為設計總監的小泉巌同樣在紙上畫出了CX-4的后風擋設計向我們做了解答。
□ 提升車內空間的妙招
最后我們走進車內來看看倍受關注的車內后排空間,對空間挑剔的消費者或許根本不會對“轎跑SUV”感冒,那實際上CX-4的后排空間真如他們想象的那樣局促不堪嗎?
雖然車頂的內凹處理為CX-4盡可能地“挖”出了頭部空間,但受車頂輪廓的限制它的空間性依然不能匹敵普通的SUV車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車內的空間是馬自達設計師繪制出轎跑化線條后再去考慮的問題。
● 總結
為了在激烈的SUV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馬自達對SUV車型賦予了獨特的理解,他們認為未來運動化的SUV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將會滿足年輕人個性化的追求,也就萌生了由CX-5的基礎來打造這種“轎跑SUV”的念頭,雖然這個“念頭”的背后是體現馬自達將設計與工程相結合的實力,是展現將轎車與SUV特質融入到一款全新車型的開發水平,讓設計師與工程師無數次溝通來解決如發動機艙蓋設計、車內空間、駕駛員視野等等諸多難題。
馬自達CX-4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進行了全球首發,這足以看出馬自達對中國SUV市場的重視程度。近些年來,一汽馬自達逐漸被長安馬自達超越,目前一汽馬自達生產的阿特茲、馬自達6、馬自達8、睿翼及CX-7等車型的銷量遠不及長安馬自達3 Axela昂克賽拉和CX-5等長安馬自達的主力車型。這次取得CX-4生產制造大權的一汽馬自達也對這輛新車寄予了厚望,力求通過CX4來重振一汽馬自達曾經的輝煌。當然它到底會不會扛起重任,還需等待未來市場的進一步驗證。(汽車之家 文/圖 夏志猛)
相關鏈接:
設計的生命力 馬自達設計師眼中的魂動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12/882602.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