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能制作高精度地圖?
目前,我們常用的電子地圖由地圖供應商提供,國內熟悉的地圖供應商有四維圖新、高德、凱立德、騰訊、搜狗、百度等,無論成立時間長短,他們均已通過國家資質審批。海外部分則是Google、TomTom、HERE等地圖的天下。
- 前進之難
既然高精度地圖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為什么在市面上還鮮有高精度地圖呢?原因在于背后的阻礙多種多樣,其中最大的阻礙來自國家層面。
正是由于涉及保密原因,因此目前我國對于地圖繪制采用了準入機制,不過根據亞洲CES展會上得到的消息看,我國政府已經觀察到民用市場對于高精度地圖的迫切需求,考慮開放國內高速公路區域的高精度地圖測繪權限,因此從這方面看,未來國內自動駕駛技術或將首先被允許在高速公路上使用。
- 克服困難做出來還不夠?
高精度地圖實際上同電腦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類似,采集完畢上市銷售僅僅是個開始,隨后需要企業對其進行維護。對IT企業而言,需要不斷推出補丁以修補系統漏洞、加快運行速度,對于地圖供應商而言,由于真實世界的路況不斷發生著改變,因此需要定期重新采集地圖資源。
重新采集地圖資源并沒有大功告成,這些重新采集的信息需要下發至我們的愛車中,目前車載導航系統所用地圖多通過車輛在4S店維修保養時一并完成升級。自動駕駛技術對于地圖更新速度的需求必須是秒級的,只有這樣車輛才能夠具有等同于人類,甚至是超越人類的判斷時間,因此地圖資源的更新有可能會通過云技術在線升級,當然這就會對網絡提出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未來汽車真正使用高精度地圖之時,海量的信息非今日可比,那么這就對車輛的處理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以外,經過多次系統升級后,其所占存儲空間勢必變得更加龐大,這對系統存儲空間亦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另一方面,在硬件部分滿足技術需求后,其成本問題不容忽視。在短期可視的未來中,提升硬件處理能力,同時降低成本亦是自動駕駛技術能否真正普及的因素之一。
- 它還將影響什么?
盡管高精度地圖的未來發展之路是如此坎坷,但民用領域的眾多需求卻依舊促使著地圖供應商不斷發展。個人用戶的需求只是其中之一,更多體量龐大的企業才是高精度地圖的真正需求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高精度地圖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影響,高精度地圖能夠承載更多的路況信息,因此對于自動駕駛系統而言,其可以提前獲知相關信息,從而減少實時分析、計算數據的需求,這對于降低系統運行強度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繼續向前發展,處理器與系統判斷邏輯能夠達到高度智能化,超越人類反應速度與判斷能力時,高精度地圖還是否有必要配備或許將成為全新的問題。
全文總結:
現階段看,對于自動駕駛而言,沒有了高精度地圖的輔助其充其量只能是半成品,主要依靠各類傳感器對路面進行監測的自動駕駛試驗車一旦遇到天氣出現問題,無異于盲人摸象。對于力圖做到萬無一失的自動駕駛技術而言,不可能將所有雞蛋都裝在同一個籃子中。
因此,其勢必需要另外一種輔助信息獲知手段,高精度地圖便是其中重要一環。這樣迫切的需求勢必將推動車企與其他領域企業的不斷合作,汽車廠商提供對汽車本身開發研究的深入理解,加上地圖供應商擅長的地圖采集與互聯網企業在大數據和云計算層面的積累,最終才能通過普及自動駕駛所需的技術難關。(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連接:
克服“阻礙”中前進 淺析自動駕駛技術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04/86657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