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讀] 雪鐵龍品牌每次推出新車型時往往會換來“前衛”、“大膽”之類的評價,從早年堪稱經典的雪鐵龍2CV、DS開始,到最新推出的天逸 C5 AIRCROSS(下文均簡稱為“天逸”)、C3 AIRCROSS等車型,每款車都處在當代時尚前沿。那到了現在,雪鐵龍品牌又將在SUV上采用哪些獨創設計呢?為了一瞥雪鐵龍在設計上的趨勢,我們今天來到了位于上海的雪鐵龍設計中心,以該品牌最新的緊湊型SUV——天逸為載體,看看雪鐵龍最新的設計元素。
● 何為“天”何為“逸”?
作為一款全球化車型,它在其他市場上都只稱呼為C5 AIRCROSS,為何在中國市場要另外取一個名字呢?此前東風雪鐵龍總經理饒杰是這樣解讀這個名字的,“天”代表自由想象,體現領創時代鮮明獨特設計理念,而“逸”代表的是愉悅享受舒適愜意的汽車生活,簡單兩個字便已經將我之后解析的內容透露了出來。
● 天逸誕生的背后凝聚著眾多設計師們的付出。
作為一款放眼全球化的車型,天逸并非完全誕生于上海,而是由中法兩地設計團隊共同完成的杰作。法國本土設計團隊的領導人是現任雪鐵龍設計總監Alexandre Malval先生,在天逸之前,Malval先生此前參與設計的新車還包括雪鐵龍C5、C4 Cactus等諸多車型。
我們今天的主講人是雪鐵龍中國及東南亞設計中心負責人Christophe Cayrol先生,他于2002年入職PSA集團,曾先后擔任DS品牌內飾創意設計師、內飾設計總監等職位,并曾多次參與DS7、雪鐵龍C6以及多款概念車的內飾設計工作。2016年1月起任雪鐵龍亞太地區設計總監一職。
Cayrol先生現在的工作地是位于上海的PSA中國及東南亞設計中心(下文均簡稱為“設計中心”),該中心于2008年正式成立,是目前PSA集團中僅次于法國本土的全球第二大設計中心。這里的主要工作是為中國市場研發適應本土需求的車型,現有的成果包括2016年上市的雪鐵龍C6。為何PSA集團要為中國市場打造本土車型呢?要知道中國市場承擔著雪鐵龍較大比例的銷售份額,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對集團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備受重視。
● 天逸難道只是年輕人的大玩具嗎?心態更重要。
以往我們認為每款車都有其特定的消費群體和年齡層次,在我們看來,這種十分前衛的緊湊型SUV顯然是給年輕消費群體準備的。不過Cayrol先生說,天逸的定位其實并不會嚴格區分具體年齡,而是以“心態”來區分,只要是具有年輕心態的消費者,不論年齡都是天逸的目標。
● 天逸的起源:源于AirCross概念車。
天逸從何而來?這要追述到2015年的上海車展,當時雪鐵龍在車展上正式發布了雪鐵龍AirCross概念車,這款全球首發概念車最初是為了慶祝雪鐵龍品牌自創立以來銷量達到5000萬臺而推出的。
不過我們認為雪鐵龍在上海全球首發這款概念車似乎另有意味,因為SUV在當時已經成為十分熱門的大類,而雪鐵龍品牌在SUV領域只有雪鐵龍C3-XR(小型SUV)以及進口的雪鐵龍C4 Aircross兩款車,國產緊湊型SUV領域依然是空白,產品線不算豐富,若將這款概念車盡快轉化為量產版本的話,不僅可以填補空白,也能提升雪鐵龍的品牌競爭力。
為了填補這片空白,雪鐵龍高層自然希望能盡快打造出一款適合全球市場的車型,于是設計團隊讓EMP2平臺與AirCross概念車的設計元素“聯姻”,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終在2017年推出了全新的緊湊型SUV——天逸 C5 AIRCROSS。
● 車頭特色:前臉采用家族化設計,并搭配梯形元素。
量產天逸基本照搬了AirCross概念車的主要設計風格。根據此前海外媒體對話Alexandre Malval先生時,他曾透露過AirCross概念車發布后公眾對于其造型評價很高,集團高層也十分認可其設計,所以他們便決定盡可能多的保留概念車的元素,并將其應用在量產車型上。
我們先從車頭開始說起吧。自天逸之后的雪鐵龍的SUV車型將會有三個典型特征,分別為融入雪鐵龍標志的上層格柵、分體式大燈和雙層進氣格柵,這些元素組合而成的車頭不僅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同時也能在視覺上讓車頭顯得很寬。同樣的設計元素未來也將應用在全新的小型SUV——雪鐵龍C3 AIRCROSS上,不過經過重新調整,C3 AIRCROSS的前臉看起來更俏皮一些。
除了四驅系統、離地間隙、較大的接近離去角等“硬”數據外,還有什么能突出其SUV風范呢?將造型設計得更“粗獷”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提升車頭的視覺中心,車頭底部使用了大面積黑色護板,從而突出“力量感”。而此前在對話其他品牌的設計師時我們發現“力量感”一詞也是他們普遍會提到的,可見這種感覺也是各品牌車型十分看重的。
黑色護板內兩個梯形裝飾被官方稱為“天使之眼”,與車身色彩搭配形成最為明顯的撞色效果。同樣能夠突出這種效果的裝飾在車身側面以及車頂行李架上也能找到,從而突出輕快、動感的個性,這很符合天逸的定位。
● 側面線條:趨于平滑,保留了概念車的諸多元素。
與夸張的車頭造型相比,側面造型區域平滑,從而在視覺上能夠起到一定的平衡。當然我們在量產車型上仍然能看到許多概念車的影子,比如短前懸、粗壯的翼子板、懸浮式車頂、底部黑色護板等都保留了下來。
懸浮式車頂也是目前諸多設計師運用自如的元素。Cayrol先生用“籠子”作了比喻,如果ABCD柱全部采用與車身同色的話,側面視覺效果看起來就像是籠子一樣,視覺上并不會給人舒服的感覺,用黑色“貫通”前后使得側面不僅有層次感,同時也有延展性。
既然車頭的梯形代表的是雙眼,那側面裝飾的意義何在呢?Cayrol先生說,側面的裝飾是對此前C4 Cactus車型上獨有的Airbump防碰擦系統的延續,Airbump是一種類似氣囊的結構,當兩車發生輕微碰擦時能對車門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不過后來這個設計并未延續到此后雪鐵龍的其他車型上,但其造型特色卻保留了下來,形成另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
車尾的造型設計也沒有使用太過夸張的元素,尾燈、車牌安裝位以及排氣系統造型均使用的是圓潤的矩形,視覺上會顯得俏皮一些。與車頭一樣,車尾底部也使用了大面積的黑色護板用以提高視覺中心,并沒有破壞整體風格的一致性。
尾燈是Cayrol先生最喜歡的設計之一,八個矩形組成的示寬燈光源很獨特,看起來就像是四個“8”,他知道數字“8”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意味著“發”,是個很討喜的設計。整個尾燈制造起來十分復雜,除了較為復雜的型面外,如何讓其中的“8”看起來更有質感也是一道難關。為了找到最適合的透光材料,設計團隊試驗了很多材料才最終獲得現在的效果。
● 內飾細節:突出舒適的氛圍。
內飾設計最注重的特點就是“舒適”,營造舒適感是天逸內飾設計的核心。為了實現舒適性,設計團隊在用料和造型上花了不少功夫。首先是造型,中控臺整體造型十分規整,除了特有的矩形元素外其余造型都保持簡潔、橫平豎直的理念,視覺上不覺得繁復冗余。平直的線條設計顯得條理分明,AIRCROSS概念的座艙,表達雪鐵龍SUV的基因。
受制于成本控制,天逸的中控臺采用硬塑料材質,這一點與其他競品相比其實是有劣勢的,因為競品車型很多都使用的是手感更好的軟性材料。不過這里的設計師們也有自己的辦法。他們在中控臺中間部分、儀表盤上端、擋把兩側等與人體接觸較多的部分覆蓋了一層皮革,視覺上還是顯得挺有檔次感的。
色彩中心為我們展示了四種內飾顏色,經過多輪篩選后,最終用在實車上的是淺灰、深灰和雅棕三種,其中雅棕內飾提供給配置較高的兩款豪華型和一款旗艦型上,從實車上來看色彩上確實很顯檔次。一處值得一說的設計位于副駕駛座前方,這里的面板左側添加了一條“帶子”,Cayrol先生說這條“帶子”參考了女式手提包,在細節上能給人“精巧”的感覺。
上海設計中心內有一間色彩搭配中心,這里的設計師們會嘗試各種顏色和內飾用料,并選擇出最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色彩用于正式的量產車上,具體有哪些內容我們稍后也會為大家詳細呈現呈現。
車的作用是什么,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嗎?Cayrol先生說,車是一種能夠伴隨人們一起生活的工具,為了實現生活上的便利,空間設計上不能要有局限性。Cayrol先生上車作了演示,比如人們日常出行總是會隨身攜帶各種東西,比如手機和錢包什么的都有隨手可以放置的地方,尤其是前排車門和中間都有寬敞的儲物格、扶手箱、杯架等,取用物品也都十分便利。
● 中國消費者對于座椅有何需求?軟一些更好。
國產天逸提供三種座椅面料,分別為普通織物、織物+皮革鑲拼面料以及Claudia真皮三種,三種面料表面都使用了類似菱形的波狀設計,Cayrol先生稱這種設計在視覺上能夠呈現立體感,此外當面料彎曲時,采用該設計的平面比全平的皮革來說也不易產生褶皺。
那么座椅填充物的軟硬該如何設定呢?關于這個問題,Cayrol先生指出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對于座椅的支撐性和柔軟程度確實有不同的需求,以歐洲、美國以及中國地區的為例,歐洲的道路往往狹窄多彎,加上許多人都是自己開車,所以對于座椅的支撐性要求比較高,填充物也會硬一些;美國的特色在于那種長而直的洲際公路,長途行車的話他們更愿意選擇軟一些的座椅。中國消費者對于舒適性的要求較高,加上日常使用時后排坐人的幾率比歐洲和美國要高一些,所以這里的消費者同樣更偏愛柔軟舒適的座椅。
● 文章總結:
有一個細節讓我們看出雪鐵龍對于中國品牌的重視,天逸雖然是全球化車型,但是目前它還僅在中國市場銷售,而正式登陸歐洲市場的時間有可能要推遲到2018年下半年。在對話過程中,我們見到了許多中國年輕設計師的面孔,他們不僅僅是參與一款新車的開發,更是在引領著未來汽車造型的風向,讓越來越多“中國設計”傳播到全球。
正如其中文名稱一樣,外“天”內“逸”的設計風格不僅能憑借鮮明、獨特的外觀抓人眼球,當您坐入車內時,設計團隊希望表達出來的舒適和愜意又能給人一種“有車才有生活”的感覺。當然這款車設計究竟好不好,消費者是否會認可,最終的評判標準依然是市場表現。如果您想了解有關天逸 C5 AIRCROSS在動態方面的更多內容,也可以在下方的視頻中了解更多細節。本期的設計解讀系列文章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各位下回再見。(文/圖 汽車之家 朱力神;攝/彭儲文)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時尚先生 試駕雪鐵龍天逸 C5 AIRCROSS』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