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雙十一剛剛過去,長老身邊的徒(妖)弟(精)們都開始陸續收到前些天秒殺的心儀寶貝了,從Touch ID也就是指紋識別,變為Face ID面部識別的iPhone X最受大家青睞。有了它,再也不怕悟空七十二變戲耍為師了。悟能還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以后交通工具也有類似的功能了,這下再沒人能隨意騎走我的白龍馬了。
Touch ID同之前很多技術一樣,都不是蘋果公司率先應用的。不過也像之前一樣,蘋果公司將這項不新鮮的技術變為智能手機“殺手級”功能,讓它被大多數消費者所熟知,隨后逐漸普及成電子產品的新標配項。
因此,蘋果的Touch ID不存儲用戶的任何指紋圖像,只保存代表指紋的數字字符。為了保證安全性,在識別區實體鍵后面藏有一塊名為Secure Enclave的區域,它肩負著專門保護密碼、指紋數據的職責。整個系統只有Secure Enclave可以訪問指紋數據,而且它還會把這些數據同處理器和系統隔開,因而這些敏感信息永遠不會被存儲在蘋果的服務器上,更不會被同步到iCloud或其他地方,整體安全性因此牢不可破。
相比手機,其實您的愛車配備面部識別功能歷史更久,其中一種通過檢測人類眼部動作,判斷駕駛員是否疲勞的警示功能就應用到了這項技術。不過,這些傳統結構碰到駕駛員配戴眼鏡、墨鏡的情況就難以發揮作用了,現在有了判斷邏輯更復雜的面部識別技術,系統將更加精準。
汽車里同樣有我們的個人隱私,你的駕駛習慣、每天的行駛路徑、喜歡前往的目的地這些大數據被非法利用后患無用,因此也需要加密。此外,未來Face ID功能也將在某種程度上代替駕駛員手中的遙控鑰匙,成為其進出、啟動車輛的工具。不僅是便利性大大提升,同時防盜性能也將比現有技術更進一步。
如果將現在汽車大范圍使用的以鑰匙為核心的開閉鎖、啟動車輛的操作系統與手機相比,那么其更多還處于使用密碼解鎖的1.0時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安全防護效果十分理想,但它們更多的是認物不認人的時代。如果車主鑰匙丟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拿著鑰匙開走汽車,未來有了指紋、甚至是面部識別后,非車主開走車輛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除了基礎的安全需求外,有了面部識別技術,諸如座椅坐姿、后視鏡角度、收音機電臺、空調風量等等車主個性化設定內容都可以在識別出車主后,系統自動完成全部調節。
那么,采用面部識別就一定安全嗎?事實也并不盡然。很多人想象用一張高清照片騙過識別系統,從而達到解鎖的目的,實際上工程師在開發過程中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檢測系統對被測物體高低差有一定需求。問題也出在這里,網上已經出現了使用“人皮面具”騙過Face ID系統的先例。
全文總結:
我們總在說“最好的科技便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從輸入賬號密碼到Touch ID,再到方興未艾的Face ID,這些保存我們秘密或重要財務的最后防線安全性逐步提高,同時使用便利性也是明顯提升。除了作為最后一道屏障,未來放在汽車上,這些能夠準確識別我們個體的新技術,也將成為下個時代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基石。(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