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可以識別道路上的限速標識
導航對于新老司機來說都是有用的,新司機更多是參考路徑規劃,老司機則比較習慣用導航聽限速提示,當然這里我們并不是說用它投機取巧去超速……如果一輛車沒有攝像頭+圖像識別技術加持的話,我們聽到的手機或車機中的限速提示都是來自于地圖中的限速數據,可以參考,但并非完全準確,加入攝像頭采集實際限速標識可以理解為采集了雙重限速參考,更加保險。
上文提到過,長安CS55(參數|詢價)由于增加了博世的攝像頭+算法,可以識別出道路前方的限速標識,也就是實時更新并在儀表上給出提示,當然這些信息都不是一面之詞的事情,通過攝像頭拍到的限速和地圖數據中的限速還會有一個融合的邏輯。總是說國產手機有時候細節比iPhone更懂中國人,這不,CS55除了會提示前方新的限速,還能一鍵跳轉到新的限速,按一下方向盤上的“SET”鍵車輛會快速自動剎車進入設定的限速。
不同的車企,即使采用相同的供應商提供的硬件和方案,在細節的制定也會有所不同,從技術層面來說實現一些細膩的操作并不難,而它們到底怎么展現出來,更多的是汽車企業是怎樣決策的。有時候刻意追求極限并不是最優,用同樣得益于算法加持的自動泊車舉個例子,國內剛有自動泊車功能時候,玩兒的就特別極限,確實厲害,可以停進只比車身寬15cm的縱向車位,但問題是,停進去后,車門完全打不開……
5、可以用語音功能直接命令新的巡航車速
現在似乎國產車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發展方向,就是看誰家的語音能更多地控制車內功能,開天窗、切歌、調空調溫度這些已經是家常便飯,而這次把語音功能也延伸到了調整巡航車速,口令是固定口令“你好小安、巡航車速調整到100(可以不說單位)”,然后定速系統就會把車速調整到你要的速度。當然這種技術一定是要建立在定向語音技術下的,否則是很危險的,可惜我在路途中忘了試其它座位,但愿是安全的。
6、安全性?用橙子騙電腦不好使了
還記得1年前有外國網友在社交網上的用“橙子騙特斯拉”的事件么,那是因為特斯拉的免責方向盤用的是壓力傳感器原理,手握在方向盤上就沒事,所以才有了橙子事件。
CS55的免責方向盤則采用的扭矩傳感器,只要手放在方向盤上的輕微晃動就可以保持IACC正常工作,如果手完全脫離,第一次提示是15秒的時候,之后每隔5秒就會提示一次。
除了對于超過預期的一些評價,同時也寫給CS55一些可以更好的建議,而這些多是出現在駕駛員和電腦控制的切換過程中。
1、自動駕駛界面的炫麗專場可以更簡約
這里不得不提一個細節就是一鍵式啟動IACC自動輔助駕駛模式后,搭配IACC功能車型專屬的全液晶儀表盤,會非常絢麗地從圓形儀表模式變化到一個全新的顯示界面,對于新技術應用初期的包裝思路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個變化的過程時間頗長,大約2秒鐘,類似于視頻剪輯中的淡入變黑再淡出的效果,第一次使用時我真心嚇了一跳,還以為黑屏了……
對于一個新技術投放市場來說,這個手法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贊的,就像是新聞中會把重點加粗標紅一樣,但這并不是最好的最終形態的,在這個講究UI扁平化的時代,也是希望在之后的產品迭代中,這種過度的“轉場”效果能稍微素雅一點,畢竟一路上反復地使用這個功能老這么折騰真的會有不適感。
2、電子轉向助力的反饋力度需要優化
長安CS55在這次出了新款之后,對于電動助力轉向也新增了力度調節,分別為“舒適模式、正常模式、運動模式”,它們之間的力度有細微的區分,平時80km/h之內的車速使用舒適模式和正常模式就比較接近常規認知中的手感,而用100km/h以上車速都會比較沉,但問題是如果激活IACC功能后,轉向助力就會變得很輕,比舒適模式還要輕大約一倍左右。
在IACC使用期間你的手也是需要持續微調方向的,否則會激活提示系統,但只要是打轉向燈或者是踩剎車踏板,IACC系統則會暫停或取消,此時電動助力就會回到上面的那幾個模式,此時方向盤的阻尼力度也跟著翻倍,如果你習慣了IACC模式下的那個力度這一下子需要太強的適應力,而且如果你不使用IACC的話,長期跑高速,即使是舒適模式,開久了胳膊也會比較累。
最后還是依賴感的話題
目前來看,現在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都尚未進入成熟階段,加上政策也沒有完全對此開放,所以一些落地的技術都是屬于過度期,新的技術儲備是必要的,但用戶層面也一定要對這些新功能,特別是像L2自動輔助駕駛模式這種直接關系到生命安全的功能,有正確的認知,不能濫用。
理智看待吉尼斯
在11月底長安把55輛CS55排成一隊,開啟自動駕駛模式并且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跑了3.2公里的距離,創造了新的多車自動化駕駛的世界紀錄,雖然這只是汽車自動化技術應用的一種頗為夸張的表現形式,但確實可以表明系統的精確性和穩定性。
無人干預多車自動駕駛的吉尼斯記錄的實質其實除了展示自動化技術的研發和整合能力,更多的也體現出車企們對于未來的交通環境不停地做著儲備,京東的無人物流小車不已經滿街跑了么,還有之前頗顯噱頭的無人機送貨,都是一個理念,所以汽車主機廠的技術儲備是把握未來某一個需求暴增時間點的基礎。
對于當今的中國車企來說,新科技的各種落地,不斷更新的產品就像是從排著巨龍長隊之后,暢快淋漓用地板油駛出關卡,前面的道路很寬,在一個排量不決定一切的年代,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加速、巡航、超車,當然事故也是難免的,我們也繼續期待著之后的飆車盛宴。(文、圖/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