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電動車技術] 一臺車從研發到量產就仿佛西天取經一般,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淬煉。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這個過程要更難一些,它們少了傳統車企累積的經驗和消費者對品牌寬容度,可以說是一切靠產品說話。所以在量產車型正式推出之前,它們總是想法設法“自虐”,只為了磨礪出更加高品質的車型,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作為初創車企的天際汽車,是如何將首款量產車型天際ME7在地表溫度達80攝氏度的吐魯番進行“虐待”的。
● 天際汽車是誰?
在開篇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天際汽車,畢竟它在大多數消費者眼里還比較陌生。天際的前身是電咖汽車,后電咖汽車正式改名為天際汽車。
2018年天際汽車已經通過收購西虎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資質,成為了較早擁有生產電動車資質的造車新勢力。目前天際已經擁有上海研發中心,紹興乘用車生產基地、寧波慈溪商用車生產基地、泉州乘用車生產基地(控股西虎汽車)和長沙生產基地四大生產基地。
● 天際ME7什么來頭?
天際ME7有兩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在消費者比較關心的關鍵性數據上,它有NEDC續航里程500km、10%-80%快充40分鐘的能力。關于新車的靜態體驗,之前我也有過詳細的報道,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查看。
其實從天際汽車推出iMA架構可以看出,他們造車并非時興起,而是做好了一系列的戰略規劃。同時發揮造車新勢力“新”的優勢,而不僅僅是在油改電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動,iMA架構聚合了整車、IT、互聯網技術,從開發架構之初,就將三電、人車互聯、車網互聯考慮進去。天際iMA整個架構具有良好的升級和兼容能力,它的計劃是未來5年內推出8款產品,包括SUV、轎車、MPV,在ME7后會率先推出緊湊型SUV和轎車。
● 天際汽車都做了什么?
除了關注產品本身,其實天際也一直致力于布局整個產業鏈,擴大“朋友圈”,一方面是可以將資源整合,各自發揮優勢,另一方面也是為產品賦能。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天際和一些成熟的科技公司合作,也會在例如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領域布局。
● 為什么要進行高溫試驗?
天際ME7將會在今年11月-12月份正式公布全系售價,而批量的交付將在明年一季度實現,而天際ME7的工廠會在浙江紹興的乘用車基地。在正式下線之前,天際ME7在內蒙古牙克石進行了三電系統冬季標定測試、熱管理系統冬季試驗、ESP系統冬季標定測試、綜合道路整車耐久測試等工作。對此我們也做了報道,老規矩,點擊《體驗天際ME7極寒測試》可跳轉。
此次天際ME7的高溫試驗包括三電夏季標定試驗、整車熱管理試驗、整車高溫耐侯性、車聯網搭載試驗等。高溫試驗涉及的內容非常龐雜,而實際試驗過程中各大項目和小項目大都是多次覆蓋、穿插著進行。下面,我們就將和大家息息相關的項目進行重點介紹。
● 夏季的三電標定都干些啥?
大家也看到了我們多次使用了“試驗”這兩個字,因為它包含了此次行程的兩大主題:測試和驗證。我們都知道車輛在造出來之前,工程師會通過各種仿真設計確定車輛的各項參數,這就是所謂的“標定”,但這只是電腦中的數據,究竟這些數據能不能實現或者說是否符合預期,那就需要驗證。這些“標定”需要在各種工況下經過驗證-標定-驗證多次的循環往復,最后才能確定生產,而此次高溫試驗也只是其中的一次循環往復而已。
天際ME7三電的夏季標定,包括電機、電控和電池,電池的部分我們會在熱管理部分重點展開,所以這里就重點介紹一下天際ME7在極熱試驗中關于電機和電控的試驗都做了哪些工作?
此次電驅動系統的標定試驗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看不同駕駛模式,不同加速踏板開合度下電機的扭矩輸出是否符合最初的設計指標,會做多次加速、剎車、各種急加速、爬坡等實際工況的測試。而且電動車還會涉及到能量回收,踩下加速踏板和松開加速踏板兩個動作,就會牽扯到電機扭矩的正輸出和負輸出,如何保證整個過程的平順性和穩定性也是需要反復調試優化的。
說完電驅動系統我們說一下電控系統,其實相對于電池和電驅動來說,它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視的,實際上它對于整車的電耗、動力響應,行駛品質都有很大的關系。
電控也指整車控制器(VCU),VCU標定更像是車輛的大腦,F在的電動車內部有電機、電池、車聯網、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等等都由電腦來控制,它們發出的請求數據都會發送到控制器這里,究竟該如何分配能夠保證性能又是經濟最優的,這就需要邏輯標定。
基于此次測試,天際ME7電機控制器效率⽬前已到達98.6%,⽐⼀般⻋型高0.6個百分點,電機效率目前已到達97%,比一般⻋型高⼀個百分點。
● 天際ME7車內五塊大屏體驗如何?
天際在吐魯番還會做和車聯網相關的高溫驗證,天際ME7車內五個屏幕(前三后二)的設計是該車一大亮點配置,所以也更需要在極端狀態下,觀察一下車聯網的反應速度,大屏是否會有過熱死機、花屏的現象。
工程師會使用儀器鏈接車內的T Box,檢測包括屏幕的溫度、運行速度在內的各項數據。然后會點開每一項菜單的每一項功能,驗證是否可以正常操作。
我們也在工程師測試過程中簡單體驗了一下天際的車機系統,盡管最終的版本還會有所調整,不過現在這套系統整體的反應速度還不錯,后排屏幕反應稍慢,但量產車型上會有所改進。四個屏幕的互投功能非常實用,相信會吸引不少用戶,此外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屏幕反光有點大,不知道量產車型上會不會做一些適當的調整。
● 高溫下最考驗的是整車的熱管理系統
在吐魯番這種高溫、干燥的環境下,對車輛熱管理系統提出不小的挑戰。實際上整車的熱管理主包括的內容很多,有車內的空調系統、電池包的熱管理、電機的冷卻系統等等。
空調試驗的另一個測試就比較考驗車輛和人的極限,那就是高溫浸車試驗,將車輛靜止在無遮陰的地方暴曬2個小時,模擬日常有人將車停在室外的情況。暴曬結束后,工程師迅速上車,記錄車內儀器數值,并打開空調最大風量,測試空調出風口溫度,車內溫度下降的速度及制冷效果。
從數值上看30分鐘后車內的溫度可能還比較高,不過超過30攝氏度的溫度變化已經讓車內感覺舒服多了。實際上在暴曬過后,當我們啟動天際ME7時,電池包的溫控系統也會啟動,如果過熱,系統還需要給電池包進行冷卻。這就涉及到了整車熱管理的另一個部分,BMS電池管理系統。
對BMS電池管理系統的測試主要就是高溫環境下電池包在車輛不同狀態時,包括充電、高速行車、啟動等等狀態下的安全性和能耗表現。工程師會先給各個狀態下的電池包最高溫度設定一個值,達到那個值,冷卻系統就會開始工作,工程師會記錄觸發機制、冷卻表現以及能耗表現。
車輛不同每個狀態下,BMS電池管理系統的冷卻開啟條件都不相同,比如行車狀態下38攝氏度為開啟條件,根據電池包充放電狀態的不同進行標定,從而達到最優的選擇。工程師還對我們說,天際ME7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會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自檢,他們正在考慮將自檢的數據傳輸到云端,用戶可以隨時查看車輛的狀態,車輛電池系統有故障也會及時發出報警提醒。我想這對于擔心電池安全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希望量產的時候該配置能夠出行在配置單中。
● 耐久試驗考驗的是什么?
整車高溫耐侯性試驗也稱為耐久試驗是高溫測試非常重要的一項試驗,它主要考驗車輛在實際道路行駛時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測試的內容包括車輛的相關零部件、車輛各部分軟件運行性能。
實際上天際ME7耐久性試驗很早就開始了,第一批PT車到目前為止已經跑了22.4萬公里,經歷了極寒、濕熱的天氣,這次又完成了干熱的極端天氣試驗。實際上工程師們每天都在很辛苦地做大量的枯燥且艱苦的工作,將消費者用車環境中最惡劣的情況都考慮進去,從而保證車輛的性能和安全性。
目前這些軟件的策略和標定還在不斷調試中,每天天際的工程師都會和上海研發中心的同事一起,研究數據報告,出現問題,復現問題,解決問題。不久的將來天際ME7還會去高原地區進行試驗,完成它的“三高”試驗。
● 全文總結:
從天際ME7這次高溫測試的體驗中,我了解到天際團隊當中很多工程師都是在傳統汽車品牌主機廠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師,對于品質的把控,他們可以將曾經的經驗延續到天際當中,這將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品質。從整體來看,天際確實是一個做實事的造車企業,研發、試驗、建廠一步都沒有偷懶。雖然首款產品要到2020年才能和消費者見面,但天際汽車正在布一個大局,從ME7到iMA架構,從三元鋰電池到固態電池研發,從前端銷售到售后銷售,都有所涉獵,天際汽車正在將自己這棵樹的根向下向外扎,未來它非常有潛力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田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