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給奧迪貼上“燈廠”的標簽?Tobias Gründl博士和Michael Wisniewski一定不同意:這兩位專家今天就要給大家講一講耳朵如何與汽車之間發生奇妙關系。通過線上的對話,兩位專注于聲音的工程師為我們介紹了奧迪是如何用聲音留住顧客的。
15秒讀懂全文:
1、奧迪在音響上同樣造詣深厚;
2、SONOS品牌成為了奧迪車型的音響供應商之一;
3、奧迪未來的音響技術是什么?
國際唱片業協會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70%的受訪者將汽車作為他們聽音樂的首選地,那么如何提升車內音響品質,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用戶的購買決策,這對于奧迪這樣的豪華品牌而言尤為重要——的確,即便在自動駕駛、智能車艙逐漸成為時代主流的今天,車內音響品質的重要性仍然不言而喻。
事實上奧迪在上世紀就開始研究車內音響了——當時奧迪使用的方塊燈與桑塔納(帕薩特B2)的車燈可能沒有質的區別。在1989年,BBA集團還只有BMW和Benz,而奧迪則努力開始“品牌向上”。當時奧迪推出了奧迪200(基于奧迪100的平臺),并首次與Bose合作,在車內首次安裝了低音單元。在2001年,奧迪在A4(B6)上首次安裝了中置揚聲器來實現更好的聲音定位效果,在2002年,奧迪TT還首次通過車內揚聲器實現了主動降噪的功能。隨后,奧迪開始選擇B&O 作為旗下高端車型的音響供應商,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其車型的溢價能力。
如今伴隨著車內影音功能的豐富、車輛NVH技術的進步以及電氣化的趨勢,車內音響的作用越來越多樣,而用戶對于音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刁鉆”。因此如何讓車內的聲音更加悅耳,也成為各大主機廠,尤其是像奧迪這樣的豪華品牌重要的必修課。
Tobias Gründl博士是奧迪聲音策略師,2019年由保時捷轉會至奧迪,此前曾與德國特勞恩羅伊特海德漢公司(Heidenhain)的測量專家一起工作。他是一位研究量子光學和半導體技術的物理學家,卻因為對于樂器的濃厚興趣,陰差陽錯地跨界成為了聲音策略師。
Michael Wisniewski自2011年起一直在奧迪工作。此前曾在戴姆勒等公司擔任音響系統開發項目總監:曾參與信息娛樂部門音頻放大器的開發工作。畢業于弗倫斯堡應用技術大學(Flensbur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機械工程專業。他年輕時就對揚聲器和聲音很感興趣。只要時間允許,他就喜歡做木工活,給他的妻子和四個孩子做他們喜歡的家具。
作為音響工程師,如何調校出“悅耳”的聲音就是他們的主要工作。簡而言之,就是盡量削減諸如輪胎與地面摩擦、氣流在底盤部位流動以及車窗升降器工作等帶來的噪音,而將能給車內乘員帶來愉悅的聲音最大程度地還原或放大。
在奧迪有一支名為“噼里啪啦”的團隊——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還原使用場景,來檢查或者追溯車內各種噪音的來源。
此外,在環境風洞中還要模擬極端的使用環境,諸如高溫、極寒等對于音響裝置的影響。
在電氣化時代,由于車輛沒有發動機的轟鳴,因而車內乘客對于各種細小的噪音更加敏感。因而奧迪在如何降低這些之前不易察覺到的噪音上又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奧迪對所有可能在奧迪e-tron底盤中傳遞干擾性噪音的區域都做了特殊隔離和去耦措施,即底盤內設計相關的開口和空腔都用超細纖維抓絨布填充。輪拱同樣使用了織物和超細纖維抓絨布來吸收聲音。除此之外,奧迪還在車廂底板等表面噴涂了一種特殊材料,以減少金屬板振動。
車身前圍噴涂了復雜的多層涂層,可以隔離噪音,防止噪音從車身前端傳入車內。車尾也采用同樣的架構。此外,電動機被封閉在降噪艙內,地板下的保護層也做了吸音設計。車內采用泡沫襯里材料,保持車內靜謐。e-tron的后視鏡、密封條都做了減噪處理,雙層隔音車窗也提升了靜謐性。
如何定義完美的音質?Michael Wisniewski說,最大程度還原真實的聲響,是工程師們的終極追求。而這事實上是一個高難度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考慮各種發音單元的匹配,而且還需要針對車內空間結構甚至是天窗和內飾材料的聲學特性做出綜合考量。
為了測試車輛音響的還原程度,Michael Wisniewski采用了各種“燒錢”的方法:為了精準捕捉車內音響,他采用了仿人耳立體麥克風,可以精確收錄駕駛員雙耳聽到的聲音;而為了與真實的聲音作對比,Michael Wisniewski還有一間由KEF reference系列高保真音響(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搭建出來的音樂廳,在此可以保持耳朵對于好聲音的鑒賞力。
此外,將車內打造出3D立體音效,則可以進一步提升音響的臨場感,這就需要在車內立體方位布置音源。比如A8和Q8的B&O 音響甚至在B柱和車頂內襯里也放置了寬頻揚聲器,這項3D立體音效技術所運用的算法由奧迪與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共同開發。作為頂級車型的最高配置,Bang & Olufsen高級音響系統高達1920W的大功率放大器配備一個數字信號處理器、24個聲道和23個揚聲器,使得客艙音場更加寬闊。而對于A1這樣的緊湊型車來說,營造立體聲場就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儀表板上四個向上的揚聲器,它們通過擋風玻璃的反射來營造立體聲場。
在上海車展前夕世界首發的Q4 e-tron還帶來了奧迪的一個新的合作伙伴:SONOS。作為在消費級音響市場上的一個年輕品牌,SONOS主打的是創新、易用和高音質,因而也受到不少追隨潮流的年輕人的追捧。因而SONOS日后將會成為奧迪旗下緊湊型車的高端音響配置。
如今大部分人們可能是通過藍牙連接手機來欣賞音樂,這在奧迪的音響專家看來有些難以接受:鑒于目前藍牙連接的帶寬限制,很難將高保真音樂同步至車載音響,因此很大程度上浪費了車上素質優秀的音響系統。為此,奧迪未來將會通過WiFi甚至是5G連接技術,來保證乘員能夠欣賞到一流的聲音。
總結:
作為以技術形象示人的奧迪,如今開始學會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技術積累:的確,在BBA還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對手同臺競技的今天,豪華品牌的競爭日趨激烈,打造一個全能選手才是打動消費者錢包的關鍵。(文 汽車之家 王興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