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賽道體驗
賽道駕駛也是要有一些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如同我們在道路駕駛遵守交通法規一樣。要說之前的兩項準備工作簡單的話,那后面的注意事項要格外注意,因為賽車場內車速很快,而且是與安全有著緊密的關系,即便是到了國外賽車場體驗,這些注意事項也會受用,所以下面的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好好閱讀。
賽車場維修通道會有一條黃色警示線,主要劃分快速通道與維修通道的作用。喜歡賽車的車友可能會看一級方程式比賽(F1)或其它房車賽事的視頻。有沒有見過賽車進站換胎的場景?車輛維護的地方就是維修通道,在賽道日體驗的時候,我們進行的準備工作都是在維修通道進行,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需要停車,只能停在維修通道上面。
維修區出口處于紅燈的時候代表為關閉狀態,禁止通過!在正規比賽中維修區出口關閉意味著賽道內有事故或者直線上有高速車輛,當這些狀況解除后燈光會變更為綠燈。在賽道日體驗時,賽道管理團隊會把賽車體驗分為時段,每一時段體驗時間為25分鐘,在賽車領域中稱為25分鐘/節。賽車場管理團隊會按照時段劃分清楚,每1節體驗之后有十分鐘休息。此時其它車輛可以到維修區出口排隊。
維修區出口后會看見地上有很長的白色實線,當然根據每條賽道的直線不同,白實線的距離也隨之不同。從維修區出口駛出后一定不要橫跨白色實線,避免與直線高速行駛的車輛發生危險。
試想如果您正在直線上飛速前進體驗賽車帶給您的樂趣,突然從維修區出口那里橫沖出一輛慢速車輛,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采取制動措施或者是進行躲避,但由于直線車速過高,可進行制動及躲避的時間很短,當車輛失控時難免會發生重大事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無論為自己考慮還是為他人著想都不要橫跨白色實線,在比賽過程中車手駕駛車輛橫跨維修區實線會遭到嚴厲的懲罰。
賽道駕駛難免會出現超越慢車或被快車超越的場景,首先要注意,賽道體驗日不是比賽,成績名次都不重要。把控好車輛極限的同時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因過度興奮而忘記安全。賽道中禁止蛇形駕駛,這樣會干擾其它車輛行駛。當被快車超越的時候,保持好當前行駛軌跡就可以。如果在彎道前或彎道中將被超越,請開啟轉向燈光告知后車超越方向。初學者超越慢車時建議利用動力優勢進行直線超越,不要在彎道中超越,別因盲區而發生事故。
賽車場每一個直線前的彎道都有距離指示牌,這些都是彎道前制動的參考,處于保護制動系統及安全體驗,我建議動力性能優越的車輛在150米牌那里開始制動,動力性能一般的車輛在100米牌開始制動。制動也要有技巧,賽道駕駛和普通道路駕駛不一樣,賽道駕駛制動前段要力度大一些,要先把車速控制好,在進行微調。而不是慢慢踩踏制動踏板,這樣很危險。因為摩擦生熱會導致制動系統出現熱衰退現象。
初學者進行賽道駕駛難免出現沖出緩沖區或者遭遇機械故障等突發事件,當出現危險時第一時間是停放安全區域并將車輛熄火,此時快速下車一定要戴著頭盔跑向賽道外安全的地方,禁止坐在車內或站在車旁,避免其它車輛沖出賽道帶來的危險。
車輛在彎道中有操控極限,當突破車輛極限的時候,車輛就會發生失控,當然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而不是車輛操控問題。賽道中車輛失控是很常見的事情。初學者不要盲目的進行救車動作,如果發生失控就大力采取制動,讓車輛四輪橫滑,輪胎與地面摩擦會出現很強的附著力幫助車輛短時間停止,如果盲目的控制車輛,破壞車身重心,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事故。賽車場內發生的事故沒有責任劃分,無論是單方事故還是雙方事故,國際慣例都是自己修理自己的車輛,另外賽車場內的事故交通管理局和保險公司不予受理。
其實賽車比賽過程中其余有很多,但在賽道體驗日內多見的旗語有兩種,黃旗代表前方彎道中內有事故,要主動減速避讓。在黃旗揮動的彎道禁止超車,當通過黃旗彎道后等待安全后再進行超車。方格旗代表體驗結束,當遇見方格旗證明體驗結束,在這里有一個技巧分享給大家,按照規則通過方格旗后的下一圈要返回維修區,此時利用這個時間將車速放慢,借助風阻冷空氣幫助車輛散熱的同時也可以緩解一下賽道駕駛的緊張與疲勞,但此時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解開安全帶及摘下頭盔。
不僅是看見方格旗才可以駛回維修區,在體驗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車輛及人員狀況酌情選擇進入維修區,如有進入維修區的準備,就要提前選擇好行車線路,不要突然進入以免與后車發生碰撞。
進入維修區后我們就要遵守限速,一定記住提前選擇好停放車輛的地點,將車輛停放黃色實線以內,此時可以解開安全帶摘下頭盔進行休息。溫馨提示大家,車輛停好后不要馬上熄火,車輛滿負載運轉后需要怠速2分鐘,尤其是渦輪增壓的車輛,因為發動機熱量太高。目前國內很多的賽車場都有公眾賽道日體驗環節,如果喜歡速度,熱愛賽車的朋友們不妨去體驗一下,可以把它當做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將它視為一種文化去尋覓。總之希望我這篇科普教學文章能讓大家受益,在這里感謝成都VTS-168車隊為我們提供的車輛及協助。此次是我們第一篇賽道教學文章,后續還會有更新,如果您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給我們留言,感謝大家。(文/汽車之家 王濤)
相關閱讀
新手入門參考 成都國際賽車場駕駛攻略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tuning/201506/875876.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