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寶典] 在幾年前,如果你在一輛車上看到一塊大屏幕,那么它一定是為了導航系統而生的,不過那時候人們對于車載導航還是一種仰望或者是無所謂的態度,并無依賴性,難道人們是因為那時候的導航還是個奢侈配置么?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它真的沒那么好用,操作每款車都設計不一樣上手有難度、地圖更新包頻率低且要花錢去4S店做、界面設計不人性化讓它與駕駛員有距離感。
近年來在車圈里車聯網、互聯、語音識別這些詞匯的熱度持續上升,怎么把車機這塊屏幕更好地利用起來,是各大車廠和后裝廠家一直思考的問題,現在的車里,7-9英寸依然是主流,并沒有進化的太夸張,因為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拼硬件的時代,硬件的升級也是跟著不同廠家的生態圈走的,滿足即可。
● 巨頭的產品——門檻高/功能少
前兩年,就在國內一些汽車廠商還在琢磨將手機映射到車機上的時候,美國的兩大手機系統巨頭蘋果(iOS系統)和谷歌(Android系統)分別推出了它們的車載多媒體系統——CarPlay和Android Auto,這兩個系統都是用手機與車機連接(不是那種把手機屏幕映射到車機上的形式)。
蘋果的產品,尤其是手機和電腦,從某種程度上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使蘋果成為高科技產品的標桿?墒菍τ谄嚿系母呖萍迹娴目梢酝娴棉D嗎?
由于駕駛環境的特殊性,所以把iPad嵌在中控臺上是不現實的,而蘋果市場中絕大部分App也與駕駛無關,在車上用什么?老美最終給的解決方案中保留了電話、信息、音樂、導航、播客這些功能,在國人的使用習慣下,能用到的也就是音樂、電話和導航三種功能了,因為微信時代已經沒人發信息了。
導航只能用蘋果原生地圖這一點估計也是用過CarPlay的朋友想要吐槽的,因為國人已經習慣了百度、騰訊、高德這些針對國情“深度定制”的地圖產品,而蘋果原生地圖僅僅只是個地圖而已。另外我的同事在之前出國的時候在國外使用CarPlay也吐槽過一些細節,比如把手機里的地圖映射到車機上后,對于導航路徑的提示和顯示居然也與手機上有所差別,用手機導航沒有問題的路口,看車機的提示很容易走錯。
那么Android Auto呢?其實我們都不必在這里談它的優勢和缺點什么的了,因為它都沒機會來到我們身邊。可以說CarPlay和Android Auto是面對全球的產品,對于中國用戶的喜好和操作習慣并沒有進行特別的優化。另外,在一些細節處理上也不那么完美,在使用時偶爾會出現地圖報錯的情況。
● 國貨親民——門檻低
目前,國內一些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將觸手伸到了車載多媒體的領域,例如百度CarLife、四維圖新WeLink、阿里巴巴的阿里云OS等等。
1.兼容性強
作為“第三方接入”的產品,CarLife和WeLink同時支持Android和iOS雙平臺,無論車主用的什么系統的手機,都可以使用,解決了Android Auto和CarPlay對手機的局限性,讓使用門檻降低。這無疑是一些Android手機用戶的福音,幾百元的手機也可以實現手機/車機交互。
2.可用的軟件相對較多
除了基礎的導航、電話、音樂外,這些國貨充分了解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將部分手機中常用的App移植到了車機上,包括社交軟件和大眾點評之類的軟件。而本身它們提供的導航軟件也是實力不俗。
對于原廠地圖來說,只是一種把車從A點導航到B點的工具,而現在一些導航地圖可以同時擁有更優的路徑規劃邏輯和海量POI數據支持幫助搜索目的地,其中還將會從用戶的定位和軌跡中獲取數據,對于地圖進一步優化。
小貼士:
POI是“Point of Interest”的縮寫,可以翻譯成“信息點”,每個POI包含四方面信息,名稱、類別、經度緯度、附近的酒店飯店商鋪等信息。我們可以叫它為“導航地圖信息”,導航地圖數據是整個導航產業的基石。
3.后裝市場資源豐富
相對于CarPlay只有兩家的后裝品牌,國貨的后裝市場資源就非常豐富了,還是以百度CarLife為例,目前已經有10家后裝車機品牌與它合作。
包括德賽西威、路暢、飛歌、凱越等國內知名的后裝車機廠家,目前都與百度CarLife合作,它們的產品幾乎囊括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汽車品牌和車型。而反觀蘋果CarPlay,目前只有先鋒和阿爾派與他們合作后裝車機,所以對于后期升級來說有局限性。
● 這樣就夠了嗎?
克服了手機兩種系統兼容的問題,滿足了用戶使用更多軟件的需求,那么這樣就夠了嗎?當然不夠,還要解決車機的另一大困難,也是各大車廠、后裝車機廠們一直頭疼的問題——操作方式。傳統的車機操作方式無非就是按鍵、觸摸屏、方向盤控制,但面對現今以手機為主導的多媒體,它們控制起來又有些“力不從心”,例如車主想聽某一首歌曲,不可能一下一下的按切歌鍵,如果沒有語音識別,只能停車翻看手機選擇。
而原廠車機的語音識別雖然可以控制,但對于像CarLife這樣的云計算系統,原廠語音那種“一問一答”的方式也顯得有些落伍,這時就需要更智能的語音識別系統來支持了。
目前一些國產多媒體系統已經可以實現多輪對話的語音控制,比如車主想導航到一家商場,對于因提出要求后,語音系統會根據當時的時間和情景提問車主是否需要別的服務,例如“是否需要到該商場附近吃飯”、“是否需要提前幫車主在餐廳訂位”等等。這些智能語音操控降低了車主在駕駛時操作車機的難度,也提高了安全駕駛系數。
● 文章小結
像CarPlay、CarLife這些車載多媒體考慮到了用戶的使用環境,以手機為主導,用車機來展現,并且直接用語音來操作,初步做到了“以環境為本”,就目前來說,只有它們是最貼近用戶使用習慣的產品。
不過,再往未來暢想,車機與網絡互連后,沒準真的能夠變成像鋼鐵俠的智能管家那樣,可以隨意和人交流,并且幫助車主來完成一些事情;又或者當無人駕駛技術實現時,汽車可能就會變成“移動客廳”,那時候的車機就會變成“客廳中的個人電腦”也說不定呢。(圖/文 汽車之家 張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