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資訊] 2016年7月7日,首家推廣檢修分離概念的“我的車車”團隊在京東眾籌平臺上啟動了眾籌項目,并順利完成了眾籌。
我的車車是做什么的?
我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我的車車是什么鬼吧?一句話它的主線業務是做檢修分離,如果檢修分離還不是很直白的話,可以理解為汽車的體驗中心,也就是主線業務是檢查車輛,而不是維修車輛,車進廠,檢查,開出一個檢修單。業務簡介可以點擊此文了解:《只檢查“不治病” 探訪汽車體檢中心》
背后幫車主支招的角色
還記得電商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我們是怎么購物的嗎?如果我們想買電腦,一定是會扎堆去中關村或者是百腦匯這樣的地方,選擇性大但是買東西總是心里沒底;在沒有如家快捷酒店之前,我們需要住宿不是大酒店就是招待所,所以老是在方便和舒適之間糾結。而現在的汽車維修市場也是處于這樣的尷尬階段,要么去4S店修,要么汽配城貨路邊攤,為什么糾結?嫌前者貴嫌后者不放心。
同一輛車在不同的4S店開出的維修單有所差異也是很常見的鏡頭,毛病一樣,修車花的錢不一樣,所謂官方的終端環節都這樣,這讓車主找誰訴苦去,而且可怕的零整比數字也是讓廣大車主頭疼的事情,去年3·15爆出的零整比事件還歷歷在目。
而我的車車的出現就是要在這個糾結的市場中為車主找到一個相對平衡的解決方案,用不多的錢針對用戶遇到的問題進行檢查,給出一個“體檢”報告,這樣在去修車的時候車主心里是一個有底的狀態,小白車主在遇到修車店的各種“醫術”結論時,也能自己簡單判斷,知道從哪兒下嘴。
報告是報告,去修車時不認?
其實現階段來說,檢修分離業務(這里主要說的是檢)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修車的地方不認這個報告也是白搭,畢竟這是個第三方角色輸出的產品,這也是一個過渡階段一定會經歷的過程,至少車主心里多了一個對比的參考,參與了選擇與決策。
檢測完了給你修
檢測與故障診斷對我的車車來說只是一個開始,獨立、透明的口碑和品牌建立起來,才有車主的信任。車主拿到體檢報告,有了充分的知情和了解,才有可能愿意在我的車車認證體系里完成維修,我的車車稱之為“車車工坊”。大型體檢中心是直營的,社區化的維修工坊是認證的,檢修分離,客戶自由選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想要的都給
現在人們喜歡什么?如果說在等待中打發時間的話,咖啡廳應該算是備選場所的前三甲,那么我的車車給了這個空間,如果你是小白并且對檢測本身并不感冒,完全可以坐在咖啡Bar里說說笑笑,這里的空間足夠大,在這里聊天談生意也毫無違和感。車子在車間里,車主可以選擇過去旁觀,可以去詢問檢查過程和細節問題,這里的車間是自由的空間,走動的詢問不會遭到制止,這也是我的車車下放的透明運營理念的體現。
今年下半年繼續擴張
以上的兩大業務線未來將會形成我的車車的主流業務線,豎起我的車車(車輛檢測)、車車工坊(認證維修店),而在未來我的車車可能還會進軍配件市場。
目前我的車車只在北京五方天雅汽配城中的一家店,據悉在今年下半年我的車車將在北京西部和北部各新建店面,預計年底前竣工,并且將會以三家店面為中心在周圍各設立10家左右車車工坊維修店。
不管怎么說,檢修分離對于用戶來說是一件有好處的事情,至少可以讓用戶在面對無解問題時給出建議,可以讓用戶在是和否之間多一種選擇,而目前市場上也沒有類似知名業務,我的車車算是開了先河的螃蟹,不過不管怎么樣,在不規范的環境中做規范的事,是沒錯的,車主在這里喝咖啡,很踏實。(文/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