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燈光評測] 雪佛蘭探界者是半年前殺入到中型SUV,雖然到目前在市場銷量反應方面一般,遠不及同門兄弟昂科威的2萬輛/月的成績,但不可否認對于它的定價來說依然是一款高性價比的產品,基礎功能配置相對于同級別車型來說還是挺足的,就比如今天聊的大燈,今天我們把兩個燈光配置的車型都拉過來看看實際效果。
探界者在今年9月底推出2018款車型時對于車型配置進行了小幅調整,新增了三款RS車型, 所以在目前的9款在售車型中有4款是標配LED大燈的(1.5T和2.0T分別有兩款高配車型),不過和同級別車型相對有優勢的一點是,探界者全系都可以選裝LED大燈,選裝價格1499元,而且我也與銷售渠道確認過此選裝是生產線層面的,不是4S店加裝,而且店面基本上都有現車,不用等待太長時間,至于1千多元選裝LED大燈到底值不值我們放在最后評價,先看效果。
配置上基本沒有痛點
鹵素大燈和LED大燈在功能性方面除了光源本身,在大燈高度調節這個功能上稍有差別,鹵素大燈為手動調節高度,LED大燈為自動,另外除了最低配車型535T自動領界版外,其它車型均標配自動大燈和霧燈,另外大家喜歡的那個小日行燈是全系標配。
鹵素大燈照明表現實測
近/遠光的照度數值都不錯
鹵素大燈總是給人很暗的主觀感受,這一點不用多描述,特別是跟色溫偏高的光源一起對比時這種感覺更為明顯,不得不承認偏白的光源能給人更多的好感。
不過從實際測試的數據來看,這款鹵素大燈在數據方面并沒有令人失望,上圖是將大燈高度調整為最高狀態進行取值,度數很高,而且左側的防眩光暗區的劃分和左右布光的均勻度也能讓人滿意,在30米處取的照度值依然可以在我們之前測試過的所有車型中站得住腳,數值高而且左中右都比較平均。
10米處和20米處側向的照明寬度只能說是夠用而已,兩側比較遠的區域光照不是很瓷實, 數據表現也是如此,好在兩側的照明寬度比較均勻,數據基本一致,另外由于探界者全系都沒有 配轉向輔助燈功能,所以在比較黑的道路上大幅轉向時對車前左右兩個死角的情況不太好判斷,建議打開霧燈彌補。
遠光燈——照度合理/對向炫光問題表面好
遠光燈的水平沒有什么太多可圈可點的,燈頭的近遠光切換為電磁遮光板的設計,最終測得10 lx的照度值邊界為85.8米,對于跑夜路來說從數值方面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主觀感受上不足之處還是受限于照明寬度,轉向輔助燈和主動頭燈等配置的缺失還是讓跑夜路的時候底氣稍差,我自己的車大燈和這個配置完全一樣,也有同感。
鹵素大燈普遍讓車主吐槽的點也正是對于對向車輛最大的照顧,對向車道50米處僅1 lx的照度值與上文中說的遠光夠亮但寬度較窄形成正比效果。
LED大燈照明表現實測
近光燈:數據合理/布光均勻
LED大燈偏白的光視覺效果要好不少,反映到數據上近光燈的照明能力不及鹵素光源的遠,但橫向比較成績還是不錯的,畢竟這是自動調節高度的大燈,燈光高度與鹵素大燈的中間位置相當,合理;整體表現和鹵素大燈的水平相同,對于車道的覆蓋比較均勻。
近光燈照射寬度真心不錯
從當時車內的第一視角來看,試駕的一路中沒有產生過燈光面積不夠用的感覺,包括角度比大的彎道,從實測的數據來看橫向的照射范圍也足夠大,在我們目前測試過的大燈中10米和20米的橫向寬度排名第二,僅次于剛上市不久的路虎星脈,所以說及時沒有轉向輔助燈也不會有太大的缺失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打開霧燈彌補死角。
遠光燈:照明能力平水中等/炫光控制尚可
由于有透鏡,所以這款LED大燈的遠光燈照明效果也不差,只是數據上反應出來的78.9米在之前測試過的車只能算是中游水平;另外LED版大燈的近、遠光分別有單獨的LED發光體實現,所以也就沒有傳統的電磁遮光板,機械結構上簡化了,理論上壽命會更穩定。
最高的兩個配置有自適應遠光功能
自適應遠光也算是一個讓一部分人覺得實用的功能,哪部分呢?就是在對向被晃的時候, 近年來不少車型,特別是車身較高的SUV在燈光部分都由于對向炫光比較嚴重而失分,所以自適應遠光逐漸普及也是不遠的事兒了,當然,不管這項功能配置的背景是什么,有總比沒有強,而對于 探界者來說這個配置還不是很親民,只有24.99萬元以上的兩款頂配車型才標配。
總結:
在很多購車人的需求中,大燈除了基本的功能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外觀配置,探界者這款大燈雖然造型上談不上出眾和過目不忘,但至少在大眾的審美范圍內,另外全系標配LED日間行車燈這一點確實很讓人有好感,只是不開燈的情況下兩種光源的燈看不出區別罷了;回到實際體驗的數據和主觀感受層面,鹵素大燈的數據拿出來不算難看,中規中矩,夠用,而LED大燈也確實更優于鹵素大燈,特別是近光燈,照射面積明顯大一圈,除了好看還好用,這事兒就挺好的,銷售終端的選裝價格1499元劃算么?我覺得還可以,畢竟買了車覺得受不了鹵素燈那種暗黃的感覺,后期想改氙燈或者是LED,也不會比這個價格便宜多少。(文/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