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杜螺絲] 我是愛擰螺絲的老杜,經常關注汽車召回信息。前天看到Jeep有關部分老款的大切諾基的召回公告,召回原因是剎車真空助力泵出現了問題。回想這些年因真空助力泵召回事件,部分車企也發生過,被召回的車輛故障現象多數是剎車距離增大,嚴重的甚至發生追尾事故。直到現在,這個真空助力泵在各種車型上廣泛使用,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結構,功能如此重要,下面就拆解一個給大家介紹一下。
其實真空助力泵這個零件大部分質量都很可靠,很多車開到報廢這個零件依然能正常工作,這個外表黑黑,挺不起眼的零件始終待在發動機艙的角落,但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它工作不正常,那你的剎車時可能就要被嚇著了。
真空助力就在我們身邊
汽車上有些功能是由真空控制實現的,比如奔馳的自吸門,部分車型的空調風道切換和發動機進氣道切換等。雖然控制的零件不同,但原理基本類似,由發動機進氣或獨立真空泵產生真空,控制車內某些零件開閉,而在零件與真空之間的管路上設計電磁閥,就像門一樣控制真空管路通或者斷,用常見的注射器舉例就顯而易懂。
汽車發動機艙里的剎車真空助力泵工作原理與注射器原理接近。當你踩下剎車踏板后,空氣進入真空助力泵殼體一個腔內,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推動原本是真空的另一部分從而給剎車總泵施加壓力,實現車輪制動。正是有真空助力泵的幫助,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駕駛員才能輕松把車剎停,如果它工作不正常,踩剎車踏板可能就得使出吃奶的勁了。簡單來說真空助力泵就是一個放大器,把你給剎車踏板的勁給“放大”了。
在發動機怠速時,進氣歧管真空度最大,隨著發動機轉速增高,真空度逐漸減小。發動機熄火后助力泵還是能保持一定的負壓的,這就是發動機熄火后踩剎車踏板頭1-2腳還能踩下去,隨著真空被用盡,但越踩越硬的原因。
若想有真空 先得憋住氣
別看真空助力泵前后安裝多個零件,中間還有一圈明顯的接縫,但它的整體是密封的,沒想到吧,從前往后多處的密封設計是讓空氣從特定的地方進出,要不怎么能保持真空狀態呢。
真空助力泵的外部密封是比較可靠的,之前的召回和遇到真空助力泵的故障都是因為它內部漏氣引起的。一旦它出現內部漏氣,故障表現為車輛剎車距離變長或者有輕微抱剎車(不踩剎車踏板助力泵自動給制動總泵施加制動力)現象。
助力大小不能從個頭大小判斷
可以說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剎車分泵給剎車盤施加的力度度越大,車輛制動距離越短。從外觀看真空助力泵長的都差不多,顏色還以黑色居多,但實際上我們常見的真空助力泵由兩種,分單膜片式和雙膜片式,把這兩種助力泵放在一起從外觀上就能區分出來。從字面上看好像雙膜片式的更高級一些,助力效果會更好,但實際上這真不一定。
至于到底使用哪種助力泵除了參考發動機艙布局外,還有一些其它因素,二者之間的優缺點說法不一,但也沒有明確的論據,我們暫不討論。
雙膜片有四個腔 怎么協同工作?
簡單來說雙膜片式真空助力器是把兩個單膜片真空助力器串聯在一起,但這并不代表助力效果就是單膜片的兩倍,助力大小是由一堆復雜公式計算得出的,幾句話解釋不清楚。不過結構方面還是能看懂的,把能把雙模片式真空助力器結構弄明白,單膜片式自然就了解了。
前負壓腔比較好理解,發動機啟動后真空管將前負壓腔的空氣抽走,形成負壓,但后負壓腔的空氣是怎么被抽走的?若想使前后襯板向前移動,兩正壓腔必須有空氣進去,那這空氣是從哪進去的?
抬剎車踏板后,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兩襯板回到初始位置,兩正壓腔的空氣從空氣閥排出,完成一次剎車循環。我們踩剎車時的“腳感”軟硬跟真空助力泵的設計有一定關系。
總結
真空管助力泵也是會熱衰減的,經常連續踩剎車助力效果會減弱,在長距離下坡路段行駛時應使用正確的制動方式。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和部分汽油車都在使用電控液壓制動系統,取消真空助力泵這個裝置。這是一種趨勢吧,電控液壓更能兼容新能汽車,而且剎車力度不受高原環境影響,適應能力更強。估計隨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真空助力泵這個零件也會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文/汽車之家 杜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