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S級更均衡
動力參數對比 | ||
車型 | A8L 55 TFSI quattro | S 450 L 4MATIC |
排量 | 3.0L | 3.0L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雙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及氣缸數 | V6 | V6 |
最大功率(馬力) | 250kW(340Ps) | 270kW(367Ps) |
最大功率轉速 | 5000-6400rpm | 5500rpm |
最大扭矩 | 500Nm | 500Nm |
最大扭矩轉速 | 1370-4500rpm | 1800-4500rpm |
全新奧迪A8L在動力系統方面全系標配了48V輕混技術,55TFSI所搭載的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250kW(340Ps)/5000-6400rpm的最大功率,和500Nm/1370-4500rpm的峰值扭矩。相比同樣搭載48V輕混技術的全新直列6缸發動機(M256),這臺奔馳S 450 L仍繼續搭載了代號為M276的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其最大功率270kW(367Ps)/5500rpm,最大扭矩500Nm/1800-4500rpm,比奧迪多一顆渦輪的優勢也在賬面數據上有所體現。傳動系統方面,新一代A8L的8速Tiptronic變速箱來自ZF,而奔馳S級則繼續沿用自家的9G-Tronic 9速自動變速箱。
靜態時就已領教過全新A8L的龐大,開起來“大”的感受甚至更為強烈,就算傳遞到手上和腳上的感覺已經算是輕松,視野上帶來的大還是會讓你適應一陣子,甚至是敬畏。好消息是,全新A8L帶有后輪轉向技術,在低速時能為車輛提供更好的靈活性,這多少分擔了一些壓力。以上所說的這一切都構成了非常濃烈的新鮮感,方向盤、儀表等又都是全新的,開上它,情緒上甚至一時難以平復。
S級上手起來要輕松很多,這也不全是因為年頭長。它體感上的內部寬度要比全新A8L緊湊,車內視野也要好不少,開上它基本不用多加小心,適應了油門和剎車踏板之后,心情就會相當放松。這讓我想起住過的很多酒店,有的極具設計感,而有的在裝修豪華的同時也能讓你立刻舒緩下來。
談絕對動力、介紹駕駛模式對這兩車來說似乎沒太大必要——S 450 L MATIC比A8L多出來的27馬力根本察覺不到,而不同的駕駛模式對這兩輛大車來說也完全可以忽略。有意思的是,兩車的動力特性跟它們的內外設計所表現出來的氣質正好相反。S 450 L 4MATIC的油門前段稍有虛位,這個標定對于它來說是合適的,在頻繁起步時,車身動作向來不會失了風度。而當你深踩油門時,發力也絕不吝嗇,除了低速時偶發的頓挫,動力稱得上是順滑。
A8L 55 TFSI quattro則顯得有點穩重,它和S 450 L 4MATIC的油門調校類似,動力總像是有所保留,變速箱雖然也足夠順暢,但同樣的加速動作下,駕駛它需要比S 450 L 4MATIC踩更深的油門。單車而論,這算不上缺點,只不過在兩車交替駕駛之后,這種差異化的感受會讓你有個比較。
常說某個車開起來像船,全新A8L才是刷新了我對“開起來像船”的認知。在舒適模式下,它真的就像一艘豪華郵輪,底盤像是有層水膜一樣,整車有種浮在路面上的感覺,駕駛者幾乎被剝奪了感知路面的權利。從乘客的角度來說,這種綿潤的感受無疑是奢侈的,你會暫時不去想目的地是哪,以及接下來會有什么工作,只想讓這行駛持續下去,我確信A8L底盤舒適度的上限要高于S級。
兩車都配備了空氣懸架,但S級的底盤感受不像全新A8L那么寬大松軟,不過懸架的表現要更為均衡——在過彎或是經過減速帶時,無論是對車身的支撐還是對顛簸的處理,S級都要比全新A8L出色得多。或許全新A8L在好的路況下能給你95分的舒適度,這也就是我說的所謂上限,而S級則在所有路況下都有著90分以上的穩定發揮。
全新A8L的后輪轉向技術更多還是服務于掉頭、停車等情形,偏輕的轉向力度賦予了它輕盈的特質,適應了它的體格之后便會發現其實它是大型車里最輕柔的存在。不過在升至中速之后,轉向并沒有達到預計的隨之變重,再加上模糊的路感,這多少讓人有些不安,再有就是車道保持的介入實在是過于粗暴,這些細節都影響了全新A8L的穩重感。S級則還是實打實的風格,它的轉向比A8L重,回饋力度也更小,精準度雖然不及寶馬系,總體無功無過的表現還是明顯優于全新A8L。
全新A8L很會討好人,它所表現出來的舒適性和駕駛感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簡單考驗之后,濃烈的同時也都露出了明顯缺點;而S級更平靜和強大,它不會拿一些極致的感受來向你證明什么,卻把每項都做得恰到好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