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交通工具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主機廠、上下游配套系統制造商在國家政策的協同下,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領先于其它經濟體。當然,歐洲和北美地區也在電動化的道路上繼續努力,中國電動車企能否拓展海外市場,對其產品和品牌都有著不小的考驗。對已在歐洲市場布局的愛馳汽車而言,為了獲得第一手歐洲市場對其產品的反饋,以及對首款產品愛馳U5(參數|詢價)的可靠性驗證,愛馳U5歐亞穿越挑戰之旅正式啟程。
● 從西安到法蘭克福總里程超1.4萬公里。
量產版愛馳U5早在去年11月底就已經正式發布了,原型概念車愛馳U5 ION更是在18年4月就已亮相,但新車正式上市仍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或是第四季度,愛馳造車的速度相比其它新勢力而言算是比較緩慢的。同為新勢力造車的威馬EX5從原型車誕生(17年12月)到首批量產版正式上市(18年9月)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那么愛馳究竟在等什么?事實上在量產版U5正式亮相后,愛馳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驗證和測試工作上。
愛馳U5一直以來都在經歷著各種測試,此前已有多臺試制車經歷了新疆吐魯番的高溫、江蘇鹽城測試場的百萬公里耐久以及黑龍江北安冬季的極寒,接下來還將前往海南開展高濕環境下的動態及靜態測試。以上這些測試都是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的,與實際道路所面臨的復雜狀況仍有所不同。考慮到愛馳汽車未來布局歐洲市場的需要,此次歐亞穿越之旅同時也是針對歐洲版U5的一次實際驗證。
愛馳U5是愛馳品牌即將在2019年內推出的首款量產車型,該車定位于中型純電動SUV市場。此次穿越之行的主角是兩臺愛馳U5歐洲版試制車,雖然還未完全達到量產版本的狀態,但整體造型設計、動力和儲能系統等已“整裝待發”。兩臺U5連同其它保障車一起已經于7月17日從西安出發,隨即將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挪威、瑞典、瑞士、德國等國家最終以德國法蘭克福為目的地,計劃用60天時間完成整個穿越挑戰。
除了考察車輛本身的耐久性之外,考慮到愛馳U5還將面向歐洲市場銷售,此次穿越也是對沿途國家,尤其是歐洲地區的電樁分布和充電情況進行考察。為了能夠在歐洲地區充電,兩臺U5試制車的充電接口采用的是歐洲的規格和充電協議,這也導致兩臺車均無法利用國內的商用充電樁充電,我參加的國內段體驗段只能采用人工接線的方式充電。
● 試制車調教仍以舒適性為主要取向。
兩臺愛馳U5采用前輪驅動,電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40千瓦和315牛·米,搭配的是固定齒比變速箱。穿越車型搭載的是寧德時代提供的65千瓦時三元鋰電池,NEDC循環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約為503公里,未來的量產版車型也將是同樣的動力和儲能系統。
乘坐感受究竟如何?雖然車輛還未達到最終的量產狀態,不過調校方向基本確定。兩臺車都采用了偏舒適的調校形式,減振器對顛簸路面的連續起伏抑制得很好,高速路況下車身也十分平穩,對改善乘坐舒適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行進途中,我們發現3號車副駕側風噪較大,工程師認為這或許是與車門密封條有關,目前這個問題已經記錄下來,以便未來對其作進一步調整。
方向盤為電動助力轉向,手感有三擋可調,手感還不錯。動能回收功能也有三擋可調,當電池電量低于97%時,動能回收便默認處于開啟狀態,只要松開剎車&加速踏板滑行時就會介入。輕踩剎車踏板時只有動能回收介入,隨著深度增加機械剎車隨后介入,其中的銜接點有些突兀,這個問題已發回上海總部的研發中心進行策略上的調整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