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中國汽車界一場痛快淋漓的頭腦風暴。它發生在4月12日,從清晨到日暮,十場演講八大討論,500余名與會者共同參與、完成了以“重構”為主題的2014年第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2009年開始,“決心與恒心”、“尋找未來競爭的制高點”、“盛世危局”、“挑戰與變革”和“榜樣”,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一直引領汽車行業當年的話題趨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在本屆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汽車業正在面臨資本、市場和技術的國際化接軌,到2020年將會實現革命性的變化。
《汽車商業評論》總編輯賈可為在場聽眾解讀了“重構”的意義。過去的一年,中國汽車銷量繼續狂飆突進,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第二次改革開放,業內已經達成共識:全球經濟及汽車業發展的新態勢促使中國汽車業或早或晚必將發生巨大變局。
這個過程中,中國汽車市場上的所有從業者——無論是跨國的,還是本土的;無論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亦無論是主機廠還是供應商,均要重新定位,重新出發。
在此背景下,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指出,中國汽車企業正在面臨產業轉移和產業轉型兩大挑戰,后者的難度更大。“汽車產業必須多向IT產業學習,并應該加強與IT產業的深度合作”。騰訊公司副總裁馬喆人則從互聯網思維跨界闡述了未來汽車企業將可能發生的變化。
羅盛人才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翟斌提出,新時代中國汽車業的人才要從傳統的專家和當下正在流行的跨界型人才向可以實現跨界、整合、自下而上全領域貫通型轉變。
斯堪尼亞中國戰略中心執行董事何墨池(Mats Harborn)從重卡角度解讀了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北汽股份副總裁梁國鋒則描述了中國汽車企業當下面臨的六大挑戰,包括汽車本身、渠道模式和傳播內容等均需要重大調整等。
此外,本屆論壇還就當下汽車行業最為重要,而且熱門的話題,如國有車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合資股比開放、汽車企業設計管理理念、互聯網對汽車營銷和技術以及整個價值鏈帶來的轉變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時,與會嘉賓亦就汽車金融、電動車創新商業模式,以及在華零部件企業的品牌打造和競爭態勢進行了充分的思想交流。
第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由汽車商業評論主辦,搜狐汽車、騰訊汽車、網易汽車聯合主辦,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協辦,推動力傳媒承辦。
北汽集團、一汽-大眾奧迪、斯堪尼亞中國、佛吉亞中國公司、上海瑞瓏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