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一個小會議室內,來自全國各地的汽車操作系統研發團隊帶頭人正在熱烈的討論。
“歐美企業的新一代中央集成電子電氣架構很快就要大范圍推廣,一旦成為事實標準和新生態,我們就更難追趕了……”
“這款閉源操作系統在車載領域市占率超過50%,在車控領域滲透率達到90%,這才是我們行業最大的威脅……”
“這些開源操作系統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咱們可以繼承……”
“操作系統不僅是內核,還有工具鏈、中間件,我們得統籌考慮……”
“這個開源操作系統無法通過汽車安全中高級認證,這是硬傷解決不了。還得是微內核……”
這是2023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討會研討現場。來自產業機構、高校、主機廠、軟件開發頭部企業的學者、企業家聚焦操作系統,發表觀點并深入研討。
時間回到2022年9月6日,2022全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現場,南京!叭绻麤]有操作系統,芯片再強,汽車做的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比珖䥇f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警示道,“好在現在全球智能汽車發展格局沒有定,留給我們的時間窗口大概是三年、最多是五年時間,如果我們要增強緊迫感,我寧可用三年的時間,通過三年的努力打造一個自主可控的、開源開放的、最好是免費的操作系統,形成在中國市場上的產業發展生態。”(摘自現場發言記錄)
2022年9月,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發起一項操作系統統計。“我們現在居然同時有二十八款汽車操作系統,實在沒想到竟然有這么多,而且還如此類似。”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副秘書長宋可為無奈地看著手中的統計表,“這么多ROM類操作系統不僅分散了業界的操作系統人才,也無助于解決我國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安全和數據安全。我們需要有基礎操作系統的中國方案,要盡快填補這個空白,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并堅持開源開放、協同創新。”
“我們西部智聯(李克強院士工作站)這次邀請各位專家齊聚重慶,就是希望大家能就如何發展汽車操作系統,快速推出中國方案提出建議,今天咱們是閉門會議,有一說一,也希望大家今天能達成一個共識,為日后的緊密合作開個好頭兒。”西部智聯開源操作系統技術專家肖堃第一個發言。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敝衅麉f軟件分會尤強秘書長在3月16日(重慶)《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討會》上擲地有聲,“中電科普華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我們需要的是大家通力合作,協同創新。國產車用操作系統的開發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要將目前有限的資源盡快匯聚在一起,在此基礎上推出中國汽車操作系統的開源方案。一旦歐美的中央集成電子電氣架構成熟,我們這一代人就會錯過這個窗口,錯過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歷史機遇!
“開源已經成為確保我國供應鏈安全,保障我國信息化關鍵基礎設施和網絡數據安全的關鍵技術。但開源不是萬能的,我們可以借助開源來打破科技封鎖和技術壟斷,但最終還是要通過開源的生態優勢為我們謀求一席之地,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迎難而上,通過‘啃硬骨頭’、‘主動填坑’來補足我們的短板,這個過程也是建立我們技術核心競爭力的過程!
宋可為在研討會上談到,“我們剛剛爭論的是具體的技術路線,大家似乎對開源作為構建汽車操作系統中國方案的重要途徑并無異議,那么我們先以此作為今天的共識,向業內傳遞我們的開源倡議。具體技術路線可在后續詳細討論,也可作為開源社區中的多個興趣小組同時建立,并行發展。天下難事必行于易,我們先動起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驗證和校正我們的技術路線!
“此外,開源并不簡單。選擇開放許可協議,源碼開放,提供自由下載,這僅僅是個開端。后續的開源合規,社區運營、商業模式設定、商業生態建立等等,這一切均需要專業人士參與策劃和治理。我個人對安卓操作系統的開源戰略進行了多年跟蹤和分析,建議大家要從商業生態、技術生態、開源合規等多個維度來審視未來我們的開源汽車操作系統,如何消除許可證沖突、代碼審校和重構,在商業模式設定之后如何維系商業生態和開源生態(技術生態)的平衡等等都將決定我們的中國方案能否成功推出,并持續發展更迭!彼慰蔀檠a充道。
2023年3月20日,在匯集多方反饋建議后,倡議書內容達成一致,正式對外發布。
附《倡議書》原文。
關于促進汽車操作系統開源開放、協同發展的倡議
中國 重慶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指出,“如果沒有操作系統,芯片再強,汽車做得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如果‘缺芯少魂’這個問題不解決,汽車產業走不快,也走不遠。汽車操作系統是供應鏈問題,必須要推出汽車操作系統的中國主流方案,時間窗口大致在3-5年!
歐美頂級車企的新一代中央集成電子電氣架構將快速交付市場形成新生態,贏家通吃的互聯網法則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同樣適用,而這一切將在2024年前發生。
二十年來,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培育了數以萬計的技術人才,不論是微內核方向還是宏內核方向,中國開發者遍布其中。然而在汽車操作系統領域,跨界技術人才確十分匱乏。根據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的數據,截至2023年2月我國已經涌現出多達二十八款汽車操作系統,架構類似甚至同宗同源。在當前風云突變的國際環境下我國所面對的供應鏈風險急劇增加,而車用操作系統產業日益加劇的碎片化和技術人才資源的極度分散,無不令人扼腕痛惜。
為扭轉被動局面,提升產業協同創新效率,促進我國汽車操作系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我們一同發出倡議,號召國內操作系統業界同仁和汽車產業技術精英以建設汽車操作系統中國主流方案為己任,通過開源開放、通力協作,共同構建汽車操作系統新生態,有效降低相關技術供應鏈的潛在風險,為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提供可靠的核心技術支撐。
二〇二三年三月十六日
聯合倡議發起人:
西部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暨李克強院士工作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
中科院汽車軟件創新中心、
北京開源創新委員會、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電子科技大學嵌入式軟件工程中心
普華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國汽智控(重慶)科技有限公司、
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北京初心開源技術有限公司、
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
重慶賽力斯新能源汽車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國科礎石(重慶)軟件有限公司、
CSDN開發者社區、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