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202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算法挑戰賽頒獎典禮暨首屆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挑戰賽啟動儀式圓滿結束,政、產、學、研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同見證大賽頒獎及啟動等重要環節,并在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生態沙龍中展開交流,共同探討產教融合生態建設新思路。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佘偉珍、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副秘書長梁范棟、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孫曉峰、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劉亞輝、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嚴剛、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鄧偉文、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校長尹萬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王建、天津大學無人駕駛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謝輝、合肥工業大學車輛工程系主任張炳力、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朱仲文、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院長助理馮碩、釔威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技術總監宮閃閃出席本次活動。
202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算法挑戰賽頒獎典禮
頒獎典禮現場,岳鳳來博士代表賽事組委會就開發生態建設以及202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算法挑戰賽相關成果進行展示,與會領導向獲獎團隊分別頒發了感知類和規控類一、二、三等獎以及應用獎,對參賽隊伍在自動駕駛感知、決策控制等領域體現出的創新性表示肯定和鼓勵。來自長安大學和東風技術中心的優秀賽隊代表分別就感知和規控算法作品進行了現場展示和匯報,并講述了作品設計過程及參賽心得,展現出新興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人才的生命力、行動力和創造力。
首屆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挑戰賽啟動儀式
無人駕駛挑戰賽啟動儀式現場,創新中心高嵩博士就首屆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挑戰賽方案進行介紹,后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北京汽車研究總院、釔威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代表上臺,共同啟動首屆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挑戰賽,為大賽賦予了良好開端。隨后舉行了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多功能車交車儀式,創新中心將4臺多功能車分別交付于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未來將進一步聯動創新中心技術創新、賽事設計與各校的教學實踐,促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工作深入化、持續化開展。
隨后,天津大學無人駕駛汽車交叉研究中心謝輝教授、合肥工業大學車輛工程系主任張炳力教授、釔威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宮閃閃總監,分別圍繞智能網聯超級智能體框架與思考、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與實踐、智能電動車產業實踐進行主題報告。
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生態沙龍
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副秘書長梁范棟與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嚴剛、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馮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汽車系主任王建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副院長朱仲文教授、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校長尹萬建教授等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教融合共同體部分成員單位代表,圍繞“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展開主題討論。
梁范棟副秘書長介紹了青創基金會的“創青春”品牌賽事,以及在汽車領域的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思路,并著重強調汽車將是未來的生活方式,對于汽車人才的培養,第一需要科研機構支持青年人才投入到產業創新中,第二需要相關單位積極發揮平臺作用推動產學研工作,第三需要推動青年人才進行國際交流。
馮碩從企業角度重點講述北汽研究總院在智能網聯技術領域的布局思路,同時介紹了人才引入方向與組織架構的革新,表示將不斷開發新的合作模式,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相關人才進行定向技術攻關。
王建教授表示北航在智能網聯人才培養領域已進行長期布局,并介紹了北航通過師資隊伍建設、本科及研究生培養方案的革新、自主編撰自動駕駛教材、自主開發實驗設備、產教融合合作等系列方式,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朱仲文教授介紹了合肥工業大學在車輛專業方面的實力以及未來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方向的工作提升思路,并表示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培育方向,一是需要政府做好頂層規劃、打好組合拳,二是需要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三是需要引導產業差異化發展,四是需要將人才培育與產業人才缺口相結合,五是需要加強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
尹萬建教授表示,學校在智能網聯汽車方向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工作,并介紹了未來的重點舉措,一是緊密對接區域產業需求,二是以產教融合為重要抓手,三是共建實踐基地,四是不斷更新課程內容。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算法挑戰賽以及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挑戰賽是創新中心聯合產業上下游共同開發良好生態的大型行業賽事,創新中心將持續以開發者為核心構建開發生態,鏈接行業關鍵資源,協同創新人才進行共性基礎核心技術迭代,推動車路云一體化方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