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寶駿品牌發布以后,未來上汽通用五菱還是雙品牌嗎?還是會用雪佛蘭的品牌?
袁智軍:我們的樂馳還是會用到雪佛蘭的品牌。
5、在“寶駿”第一款車基礎上要建150家店。
媒體:現在計劃在第一款車上,經銷店網絡有多少家?
楊杰:第一批150家左右。
媒體:主要分布的區域呢?
楊杰:在一些主要的地級的城市,主要關注二、三線城市。
6、“寶駿”第一款車與凱越的關系。
媒體:外界都在傳寶駿這個品牌是來自上海通用的老款,可能覺得這個品牌的技術不先進,甚至有點落后,從您銷售的角度來講,怎么樣說服這個市場接受這個并不先進的一個品牌呢?
楊杰:品牌沒有先進和落后。
媒體:技術方面呢?
楊杰:我原來是學機械的,學過零件設計這門課的,如果出這門課題的話,第一件事情到圖書館找資料,然后來對比做一些分析,最后說我們要設計一個什么東西,從中吸取精華,剛才有提到設計這個LOGO怎么設計的?
我們也做過分析的,像奔馳,豐田中間是鏤空的,也有中間是實體的,我們也做過銀色的,也有里面顏色相對復雜的,做任何一個產品的開發都要吸取過去的經驗。剛剛我提到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會越來越理性,他們會逐步看到并不是你引進的哪款車。作為平臺技術來講,凱越這款車不能代表一個平臺,某一個平臺肯定會有很多車,為什么平臺會比較少呢?在這些工藝部分,材料部分沒有重大突破的時候,只能從結構突破。
這一段時間大家都會來問是不是由凱越改過來的,我們肯定會參考很多車,包括凱越,真正大家去開了以后肯定會有不一樣,消費者有一個感覺什么樣的車是適合我的,即使說這個車現在有很多的宣傳,源自什么?一個豪華品牌的發動機,有幾個用戶真的能講清楚呢。
7、自主研發實力如何提升?
媒體:還有一個問一下袁總,關于我們這個產品研發的問題,現在說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通用這邊來支持的,這樣的話我們怎么樣來培養自己的自主研發能力呢?我們有沒有一個預期,大概多久以后自己獨立研發呢?然后我們進軍中級車市場,在微車這一塊實際上有很多和長安那邊有競爭,但是在中級車市場完全不是同樣的概念,我們寶駿的品牌怎么樣面對這個競爭?我們有一些什么樣的計劃呢?這方面能不能說一下?
袁智軍:第一個問題我回答。研發的話,我們剛才講到在市場方面要進行很好的銷售,第一個是乘用車體系,第二個是商用車體系,到了其他的系統都會對車型做相應的分離。所以說我們在制造方面,在柳州西部工廠都是按照轎車制造模式來建造的,那么在研發方面也是這樣。我們在商用車這個方面,已經能夠進行自主開發,從02年開發的五菱之光,還有五菱宏光,這些車型都是基于我們商業車的研發力量進行自主開發的,這些研發和國內有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進行了合作,像與吉林大學汽車底盤上合作,與湖南大學合作車身安全結構上面的研制。
在乘用車這方面的開發,肯定是通用的經驗和技術遠遠優于五菱的,因為通用本身就是做這個車型的,有上百年的經驗,所以通用會給我們很多技術方面的支持,包括通用北美,還有通用其他的區域向上汽通用五菱提供研發力量。
我們自身也會不斷的提升在乘用車這個領域研發的團隊實力,剛才說是分開也不是完全分開,商用車的研發和乘用車的研發有區別,但是也有一些共性,我們這個商用車和國家定義的商用車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個方面都是可以進行借鑒的,我們更多的是,在今后的感知質量和設計造型方面加強我們自主研發的能力,也希望通過幾個車型的開發形成自己研發的力量,像現在這個車型的話年底上市,接下來要開發其他的差異化的產品,只有通過幾個車型的鍛煉,我們的研發能力才會成長起來。
媒體:這個預期大概要多久?
袁智軍:三到五年是要的。
楊杰:我回答第二個問題,商用車市場競爭也蠻激烈的,在傳統的微型客車和卡車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集中度很高,引導了一些消費導向,另外本身消費者的需求比較集中,誰做的更好誰就能滿足需求。但乘用車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很難有一款產品能包羅萬象。我們在這一部分經驗還是有些不足,但是我們過去通過樂馳這個產品了解了乘用車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我們認為,如果對消費者的這些消費的行為和內心深處的東西有把握的話,他們會認可我們的品牌。五菱汽車能夠走到現在,是很好的兌現了自己的品牌。我們認為客戶的滿意度,來源于品牌是否作出了價值上的承諾,最后做了一些兌現。你告訴別人,我可以提供這樣的一個產品,可以給你帶來這樣的價值。
媒體:承諾的價格是?
楊杰:品牌不承諾價格。我們希望是給客戶一個包括在產品本身、銷售服務環節當中,讓他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包括產品本身,包括相關的服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