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2012年5月13日,東風小康第100萬輛汽車下線儀式在重慶江津雙福工業園東風小康生產基地隆重舉行。東風小康的首款車型于2005年5月22日亮相,同年12月23日,東風小康第1萬輛汽車下線。2010年5月23日,東風小康十堰第二工廠投產,第50萬輛汽車正式下線。而在今天,迎來了東風小康的第100萬輛車下線,位居行業前三甲。從零到100萬,東風小康僅用了6年的時間。研發人員也從1000人增長到10000人。
東風小康公司、東風集團領導、重慶市委領導出席此次下線儀式。東風小康于2003年6月27日成立,由東風汽車公司和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各持股50%組建,主要從事微型客車、貨車、商用車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業務。目前已在全國建立了1500個專營店,80余家外國經銷商。(文/汽車之家 王寅)
更多閱讀:
競爭力有所提升 搶先小試東風小康V29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203/314072.html
簡單實用/四驅是亮點 小試東風小康V27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105/196612.html
官方信息:
5月13日,東風小康第100萬輛汽車下線儀式在重慶江津雙福工業園東風小康生產基地隆重舉行。這個日子,注定要被東風小康載入史冊,也注定會被中國汽車工業記載入史冊。這不僅是東風小康第100萬輛汽車下線的日子,更是中國微車行業迎來嶄新篇章的開端。
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國家工信部代表、產業司司長鄭立新,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小康公司董事長朱福壽,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董事長、東風小康公司總經理張興海等政府領導、國家部委代表、集團領導出席下線儀式并致辭。
『東風小康公司總經理張興海在致辭』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在致辭』
各位領導在致辭中,在肯定東風小康工作成績之余,還對東風小康的未來發展給予厚望。多年來始終關注、支持、幫助東風小康發展的各界領導,迎接完東風小康下線的第100萬輛汽車,還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東風小康先進的生產線。
創立于2003年6月27日的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湖北、重慶兩大生產基地,四個擁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的整車制造工廠,具備年產微車50萬輛的能力,公司員工超過10000人。位于新建的重慶江津雙福工業園生產東風小康基地,籍重慶市貫徹落實國家“314”總體部署、加快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之際,于2010年9月建成投產,今年產量將達到10萬輛,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董事長、東風小康公司總經理張興海在歡迎詞中表示,既欣慰于東風小康在這幾年所取得的成績,又感慨于各界領導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幫助。正因為這樣,他反復強調,第一百萬輛東風小康汽車的下線,是各方面力量匯聚的結果。張興海認為,東風小康此次百萬輛汽車下線,創造了兩個傳奇:六年前還是零,六年后成就了百萬規模,中國微車行業絕無僅有,東風小康創造了一個傳奇;東風汽車公司與小康工業集團的合作充滿著智慧,開創了中國汽車產業央企與民企合作成功造車的先河。以一種行業絕無僅有的方式進入汽車領域,并且用事實證明獲得了成功,這又是一個傳奇。
微車傳奇 六年鑄就百萬規模
在東風汽車公司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公司的悉心孕育下,隨著第一輛東風小康汽車的上市,拉開了中國汽車產業全新發展模式下的一個微車品牌迅速成長的序幕,直至成就今日的行業前三地位和百萬輛汽車規模。2007年,東風小康銷量躍居行業前四強,2010年東風小康銷量躍居行業前三強。2011年,中國微車行業銷量同比下降10%,東風小康逆勢上揚,實現銷量同比增幅10%。
6年成就百萬傳奇,在東風小康人看來,這一傳奇之所以被創造出來,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說天時,自東風小康入市以來,國內微車市場迎來爆發式發展階段,市場潛力空前釋放,東風小康如魚得水;道地利,重慶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生產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在吸收并接納汽車巨頭的產業轉移方面具有優勢。目前,重慶汽車產業基地已形成包括總裝、發動機、變速器、零部件、銷售服務在內的完整產業鏈,非常具有競爭力;話人和,東風小康兼容并蓄,團結所有可團結的力量,在“超越自己目標,追求行業領跑”的東風小康精神驅動下,腳踏實地、潛心發展實體經濟。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小康公司董事長朱福壽在致辭』
東風小康汽車百萬輛下線,佐證了央企與民營企業合資的成功模式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馬正其副市長在儀式現場表示,小康工業集團由摩托車及零部件行業進行產業升級,轉型進入汽車整車領域,并充分發揮國企體制優勢和民企機制優勢,牢牢把握市場脈搏,后來居上,處處先聲奪人,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在講話中表示,東風小康是央企和民企合資合作的結晶,雙方的合作充滿了智慧與和諧,開創了中央特大型企業與民營企業合資造車的先河,這既是一次體制的創新,也是經濟增長模式的突破。該合作模式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高度評價,并被廣泛推廣。
東風小康汽車百萬輛下線,印證了群策群力、高效執行的關鍵。張興海坦言,這份成功匯聚了各方面力量,是所有關心、支持東風小康發展和為東風小康事業拼搏的全價值鏈共同努力的結果。全價值鏈的形成,強大的研發能力、技術支持、產品規劃和品牌影響力,完善的市場營銷和綜合管理等全方位的企業、產品體系和品牌價值做支撐,東風小康不僅“得道者多助”,且充分發揮了每一分助力的作用,激發了全價值鏈的活力與能量。
尤為重要的是,東風小康百萬輛下線,充分體現出“東風小康人”敢想敢干、既有創新又能吃苦的性格優勢。踐行“專一造汽車,專家鑄品質,專業就領先,專心有客戶”的東風小康宣言,六年專一做微車,且按照世界級品質標準來做,成就今日東風小康之規模,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就拿微車行業普遍下滑的2011年來說,東風小康逆勢上揚、一枝獨秀,足以說明盡管面臨“天時地利人和”的利好環境,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但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讓優勢演變成勝勢。
匯聚力量 把東風小康做強做大
東風汽車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骨干企業之一,銷售規模位居行業第二,2011年汽車銷量305.87萬輛,當年東風小康以33萬輛的銷量,貢獻度超過10%。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東風小康充分得到市場、用戶的認可和喜愛;全價值鏈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已具備規模效應,成為不可或缺的品牌;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勉勵等不無關系,也與東風小康那顆“強者的心”緊密相關。2012年,面對變革中的行業形勢,東風小康審時度勢,確立了“強勁性增長”的方略,追求長期、良性發展。按照“強勁性增長”要求,東風小康將在中期事業計劃內,努力實現年銷量平均漲幅20%以上,爭取實現20%的市場占有率目標,確保行業前三地位,努力達到東風品牌“2+2”戰線對東風小康的要求。
而早在2011年12月10日,東風汽車公司發布了自主品牌中期事業計劃,即“乾”D300計劃,總體目標是:到2016年,東風總體自主品牌銷量達到300萬輛,其中,東風品牌商用車100萬輛,東風品牌乘用車100萬輛,其他自主品牌100萬輛。東風商用車做到國內第一、世界前三;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穩居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第一陣營。而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事業主要從三條戰線推進,第一條戰線是東風品牌的自主乘用車事業,形成“2+2”的事業布局。第一個“2”代表東風乘用車公司、東風小康汽車公司,可見在東風汽車公司的自主品牌戰略中,東風小康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面對未來,張興海和全體“東風小康人”堅信:從今天起,東風小康公司全體員工將站在一百萬輛這個全新起點上,以嶄新姿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在各級黨政部門、社會各界、東風小康全價值鏈的關心和支持下,東風小康秉承“專一造汽車,專家鑄品質,專業就領先,專心有客戶”的宣言,以“專一、專家、專業、專心”鑄就新的傳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