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又是一年一屆的廣州車展,當前兩天80余款新車一股腦兒的呈現給各位后,不知道哪些車和事兒給你心目中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一堆造型炫酷的概念車?還是新能源產品?再或是我們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自主高端化”呢?
相信很多網友們看到“自主高端化”這五個字可能毫無心理準備,原因很簡單,首先,在2012年之前,鼓勵購買自主車的政策的取消,地方限購,各自車型的不斷推陳出新,確實給自主品牌巨大的壓力。而是市場也的確如此,自主品牌車型今年的銷量幾乎集體走向寒冬,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我們又何談“自主高端”呢?
『此次車展上的四個“自主高端”新軍』
然而在今年的廣州車展現場,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比亞迪的全新中型車思銳以幾乎逆天的配置沖擊自主中型車市場;海馬汽車推出了旗下首款中型車M8;北汽更是在薩博的基礎上打造了中大型車紳寶D320;以制造SUV見長的長城也發布了定位高端的SUV車型H8量產版,這些車型全都是此次車展上的“明星”。看到了“明星”,則看到了希望,由此也引發了我們想和大家聊聊“自主高端”的話題。
● 自主走向高端勢在必行/急不可待
2012年是自主品牌艱難的一年。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銷量一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5%;在下半年的幾個月稍有回暖之后,1-10月銷量同比降幅約為2%。而中心城市的限購則是進一步惡化了自主車型的銷售前景。在北京、上海、廣州限購之后,傳言還將限購的城市包括西安等地。
在車型方面,自主品牌目前的主力集中在售價較為低端的車型上,據數據顯示自主品牌低端車的銷量占據了自身30%以上的份額。另外相比合資、進口品牌全面占領的中型車及以上市場,微型車/小型車領域不但利潤低,市場份額更是驟減。從工信部的銷量數據來看我們就能了解一二:2011年1月,整個汽車市場微型車月銷量為8.1萬輛左右,到今年的9月,微型車整體銷量僅為3.5萬輛,市場份額也從去年1月的6.5%降到今年年中的3.5%。同樣在小型車市場也面臨窘境,除了近一兩年上市的K2、POLO、瑞納等新車型能夠有上萬的銷量外,其他上市時間較長的車型例如飛度、鋒范等車型的銷量均跌至3000輛左右,這與兩年前的小型車市場火爆一時的場面也截然不同。
從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對于低端車型市場的表現,我們也能從車展陣容上窺見一斑,微型車領域除了smart限量版,已無廠商推出新車;在小型車領域,僅有的10款新車中有4款年度小改款、5個新增車型,僅有西雅特Ibiza一款為全新車型。
像微型車小型車這樣的經濟型車型對于我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它讓多少百姓家庭擁有一輛車不再是夢想,然而當消費者上升到“不僅僅是擁有一輛車這么簡單”,消費者對于車的要求升高了,微型車/小型車的市場份額也注定被壓縮,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緊湊型車、中型車乃至更高端的市場是所有汽車制造商的全面發力點,更是自主品牌勢在必行、急不可待需要突破的難關。
● 自主高端本不是剛剛有,現狀并不樂觀
然而自主品牌走向高端這個難關我們一直在突破,卻并未見到明顯成就。2011年年中,奇瑞推出全新中型車瑞麒G6,起售價達到了18.98萬元。可想而知,噓聲一片,在當時汽車之家的上市文章接近2000樓的討論中,也大多是“這價格……太震撼了”“再優秀的奇瑞也是奇瑞”這樣的聲音。當然從市場反應來看,瑞麒G6的推出也確實沒有受到認可,從上市到現在的15個月里,瑞麒G6共銷售454輛。
說到這里,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自主品牌突破高端的代表車型帝豪EC8,“外觀大氣”、“配置超值”是大家對它的普遍評價,10萬起的價格也不算超出心理承受值,同時帝豪EC8確實也是自主品牌里中型車銷量冠軍,雖然如此,月銷1000多輛的成績還是不能和合資品牌動輒3萬月的銷量成績同日而語。
● 品牌塑造任重而道遠
說到自主品牌雖然一直在推出中高端車型但卻不見成績,汽車之家也就這個話題對話了奇瑞汽車當時的總經理馬德驥。他表示,自主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不足是大家認為瑞麒G6售價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與自主品牌一直以低價戰略、沒有將產品品質放在足夠重要的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關于品牌的塑造,業界普遍認為,汽車市場應該由幾部分組成,一是入門級品牌、二是價值品牌、三是溢價品牌、四是高端豪華品牌。《汽車商業評論》也曾報道過現代常務副總李峰的一段觀點。他認為,“汽車企業發展三階段分為價格驅動階段、品質驅動階段和品牌驅動階段,每一個階段對于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可能都得花10年-20年的努力,并非一蹴而就。”從這段話中我們或許也能找到自主高端無法短時間內被大家認可的原因。在大多數自主品牌仍然靠著低價低端車型打市場的同時,抓品牌或許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然而在當下,自主領軍企業已經開始尋求戰略轉型、注重技術,品牌塑造任重道遠并且迫在眉睫。
● 我們需要做什么?
剛才我們已經聊到品牌的打造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階段,那么關于自主高端形象的塑造,除了品牌營銷,我們到底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呢?別著急,我們先來看看是否能從今年廣州車展上的這些新自主高端車型上找找答案:
◆ 長城H8——給我們的提示:品質過硬最關鍵【車展實拍】
『長城汽車在SUV領域的口碑大家有目共睹』
說到長城汽車,你能想到的是什么?一直很有口碑的哈弗H3、品質不錯的哈弗H6。在過去的時間里,長城給消費者留下了踏實做產品、努力做SUV的印象。到現在,說到自主SUV車型,相信電腦面前的你首先想到的也是哈弗系列。好的口碑面前,長城在此時推出高端車型哈弗H8也不會令人驚訝了。
長城以哈弗H3、H6樹立品牌形象的例子足以向我們說明產品品質的重要。而現實是,中國的自主汽車長久以來為了生存而不得已將銷量作為著重點,無從顧及到產品品質等其他方面,并且到現在依然沒有完全擺脫這樣的現狀。而產品品質無疑是任何一個制造業關鍵的因素。正像有報道中稱:“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最大軟肋,在于產品品質不行,沒有產品,就不會有品牌。”
『帝豪EC7獲歐洲碰撞標準4星成績從側面證明了吉利對于汽車品質的重視』
『由于采用了新的標準和工藝,比亞迪的思銳在做工上也有明顯提升』
當然在最近的二、三年,我們也能看到自主品牌的改變。帝豪EC7獲得了歐洲碰撞標準的4星、比亞迪新近推出的車型在做工上的顯著提升我們也有目共睹;除此之外,長城汽車通過和博格華納簽署協議將引進渦輪增壓等技術;長安汽車、華晨汽車也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各個品牌已經在追尋一條通往產品品質的路。
◆ 北汽紳寶D320——給我們的提示:“拿來”主義能做的更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高
此次車展上的紳寶D320,基于薩博9-5平臺打造,除了有著不錯的外觀設計配置豐富之外,其配備的2.0T和2.3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底盤均來自薩博。而我們也終于在時隔3年之后,看到北汽在收購薩博技術之后推出了首款車型。
實際上,在國內現在的合資合作乃至收購的例子還有很多:2012年3月份,沃爾沃與吉利正式簽署技術轉讓協議,沃爾沃將為吉利旗下各款車型提供技術支持;上汽/南汽收購MG和羅孚的技術和品牌,打造出了榮威和MG兩個子品牌;在技術方面,吉利收購DSI公司,從此開始推出一系列搭載自主6AT變速器的車型……相信這些先進的研發和制造技術的引入一定會為我們的自主品牌產品注入力量。多給一些時間,相信產品基礎競爭力的提升也 終會帶來品牌形象的提升。
◆ 比亞迪思銳——給我們的提示:創新思路、出奇制勝【車展體驗】
比亞迪最近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感慨,繼可遙控駕駛的速銳上市之后,此次廣州車展上更是帶來了“配置逆天”的比亞迪思銳,除了我們能想象到的無鑰匙啟動、ESP等等,更是配備有10.2英寸的液晶觸摸屏、HUD抬頭顯示/夜視輔助等,另外從現在的消息來看,未來比亞迪的手表鑰匙也有可能出現在新車上。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討論這些高科技配置的實際體驗和耐用性。我們要聊的是,這些其他自主品牌乃至合資品牌都沒有的新科技,不但讓思銳、速銳賺足了眼球,也讓我們思考技術的創新應用對品牌溢價的作用。
『比亞迪思銳上搭載了豐富的配置』
長久以來,中國的汽車制造僅僅停留在“制造”上,這也是產業鏈最低端的環節,沒有創新的技術乃至自己的技術是自主品牌目前為止面臨的嚴峻問題。不把自身做強何來品牌?我們暫且不談比亞迪的遙控車到底速度有多快,吉利的落水自動開窗技術是否足夠完善。敢想、敢做,就已經說明了我們的自主品牌不僅僅只是跟隨合資廠商的步伐在前行,而有這樣的態度和勇氣,又何愁沒有核心技術、何愁品牌溢價?一切或許只是時間而已。
總結:誠然,現階段自主品牌面臨的困難是嚴峻的,自主品牌的高端計劃迫在眉睫也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欣喜的是,自主品牌廠商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通過不同的道路在向著自主高端進發。不管是提升產品品質的長城,還是力圖創新達到驚人目的的比亞迪,或是借他人之力的吉利汽車,路雖不同,卻都通“羅馬”。相信他們都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真正完成自主高端化。(文/汽車之家 曾曉云)
點擊進入廣州車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