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如今,AI(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到智能電器、智能汽車,科技正賦予AI愈來愈多的想象力。
去年年底,眾多互聯網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表示,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8月18日,在“AI這時代,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1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通過3個小時的在線,生動展示人工智能在出行、生活、產業、自主創新等領域如何改善社會民生。在大會現場,百度發布了L5級 “汽車機器人”和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在線中表示,“汽車機器人”將是未來汽車的終極形態,它具備自動駕駛、智能助理、忠誠陪伴和自我學習的特點。
錨定L5
就在蔚來仍深陷輔助駕駛致死案風波的當下,李彥宏在在線中依然對自動駕駛的未來充滿信心。百度發布的Apollo汽車機器人,不設方向盤、踏板,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酷炫、科幻讓人直呼,彷佛是電影情節照進了現實。
在百度世界大會阿那亞分會場,演員金晨和央視車評人王嘉寧作為百度AI體驗官第一時間體驗了汽車機器人。體驗開始前,兩位體驗官通過AI小助理呼叫了一輛汽車機器人。行駛中,汽車機器人全程自動駕駛,順利應對無保護左轉、避讓行人和其他車輛等復雜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從現有的相關自動駕駛測試法規來看,不允許沒有駕駛員的車輛上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中明確提到,測試駕駛人應始終處于測試車輛的駕駛座位上、始終監控車輛運行狀態及周圍環境,隨時準備接管車輛。當測試駕駛人發現車輛處于不適合自動駕駛的狀態或系統提示需要人工操作時,應及時接管車輛。
在自動駕駛方面,百度一向以高調姿態示人,這并不是第一次“激進“的秀肌肉。在2017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北京五環路上。根據當時的法規,并不允許無人駕駛車上路。
無論是從技術發展還是正在開展的業務,百度無疑是自動駕駛的激進派,直接錨定自動駕駛的最高級別L5(無人駕駛)。在發布會現場,百度發布全新升級的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 據李彥宏介紹,百度此次推出的蘿卜快跑,結合了Apollo過去兩年的運營實踐,能向大眾提供商業運營和多元化增值服務,加速全民無人化出行時代到來。
繞不開的“商業化”
李彥宏說,“蘿卜快跑”取自“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諧音,現場還播放了一段李彥宏在西二旗體驗蘿卜快跑的視頻,當時車輛處于無人駕駛的狀態。
對于all in 自動駕駛、死磕智能汽車的百度來說,盡管車隊規模、測試里程,相關專利都堪稱是國內之最,但百度 Apollo 做了九年迄今仍未盈利,商用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在百度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會后,李彥宏在全員信中明確提出,Apollo的三大商業模式:一是為主機廠商提供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二是百度造車;三是robotaxi。
今年6月,百度推出了第五代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與前幾代產品相比,Apollo Moon的傳感器布置已經和市場上的量產車沒有區別,同時其硬件可靠性進一步提升,核心計算單元和傳感器實現5年質保,能夠達到2萬小時無故障穩定運行。此外,Apollo Moon 48萬元的成本,已經達到業界一般自動駕駛車輛的三分之一。更低的成本意味著可以更快地投入大規模運營。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累計接待乘客超過40萬人次,測試里程超過1400萬公里,自動駕駛專利數量超過2900件,在北京、廣州、長沙、滄州四城開放載人服務。
在發布會現場的在線中,百度還展示了其AI智能信控系統在河北保定的顯著落地成效。百度在保定84個路口部署了AI智能信控系統,形成的一條條“綠波帶”使車輛行程時間平均縮短約20%。李彥宏說,聰明的車離不開智慧的路。目前,百度ACE(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高效出行)智能交通引擎正在深耕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車多條賽道,相關成果已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近30多個城市落地。
自動駕駛 豐儉由人
有業內人士稱,自動駕駛下半場的角逐已經開啟,規模化商業運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
作為全新升級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結合了百度Apollo過去兩年的運營實踐。李彥宏表示,預計未來三年內蘿卜快跑將覆蓋30個城市。
在發布會現場,車評人撒貝寧不止一次的問到,在無人駕駛真正來臨之前,普通消費者怎樣才能享受到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體驗。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震宇說,百度既可以幫助車企打造具備持續進化能力的智能汽車,也可以通過與吉利聯手打造的集度汽車,整合百度自動駕駛方面的創新,把最先進的技術第一時間推向市場。
李彥宏強調,百度Apollo作為一個開放平臺,最炫、最酷、最先進的技術,對所有主機廠商都是開放的。“我們會盡心盡力地服務好所有主機廠商客戶,讓每一輛新上市的車都具備他們想要的無人駕駛技術。”
盡管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乃至汽車智能化進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瓶頸等待突破,互聯網與汽車深度融合的趨勢不可逆轉。“AI+汽車”什么樣,從科技公司到車企都作出了大膽的構想與探索。然而,“三年接入30個城市”只是李彥宏雄心勃勃的目標,百度始終沒有對外披露首批無人駕駛車型何時量產以及量產具體規模相關細節 。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曾在朋友圈中寫道:“全無人駕駛汽車在2025年后才可能出現,現在還沒有清晰的實現路徑。我甚至開始懷疑只依靠軟件+汽車可能很多年都無法實現全自動駕駛。”此外, 就連自動駕駛頂級技術公司Waymo都頻頻下調對無人駕駛的預期。
百度或許能描繪未來自動駕駛的最終形態,卻很難回答當下的自動駕駛汽車應該是什么樣。正如Waymo內部稱,即便自動駕駛99%的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但恰恰是最后1%的瓶頸決定了企業的生死。(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