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人av,欧美亚洲专区,亚洲精品.com,亚洲v国产v

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錯把油車當電車的拜登:要掌控電池鏈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美國總統喬·拜登日前出席了底特律北美國際汽車展。自稱“汽車人”的拜登發推稱,“今天我參觀了底特律車展,親眼目睹了電動汽車,這些電動汽車讓我有很多理由對我們的未來感到樂觀。”但尷尬的是,拜登配了一張自己與燃油車的照片——車輛是雪佛蘭2023款科爾維特(參數|詢價)Z06。

汽車之家

  雖然這引來了網民和共和黨的嘲諷,但不得不說自拜登執政之后,美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扶持政策正不斷推陳出新。拜登在這屆底特律車展上承諾,將提供數百億美元的貸款、制造業和消費者稅收減免和撥款,以加快從內燃機汽車向清潔電動汽車的轉型。

  同時,他還強調了近期的一些立法成就,其中一個是《通脹削減法案》,里面提到美國對于使用敏感國的電池組和原材料將不提供新能源汽車的補貼。

  實際上,拜登在去年就將矛頭指向動力電池:“中國制造了全球80%的動力電池,他們不僅在中國制造,還在德國和墨西哥制造,然后出口到全世界。”眼看中國在電池產業鏈的崛起,拜登堅定地立下FLAG,“中國贏不了!因為我們不會讓他們贏。”

  在拜登的執政下,美國電動汽車市場被寄予厚望,期待它能同中國和歐洲一樣成功被打開。同時,欲與中國“少瓜葛”的美國,執意要掌控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電動汽車產業真能“脫鉤”?

  拜登近日簽署生效了《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中對中國企業影響最大的是對清潔能源汽車補貼設置了動力電池限制條款,也被業內視為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脫鉤”。

  該法案提出,將繼續為新車提供7500美元稅收抵免,取消車企20萬輛補貼規模上限,但是增設“美國制造”要求。即車輛必須在美國組裝,動力電池組件大比例在北美生產,關鍵礦物原料大比例由美國生產或由美國自由貿易伙伴生產,且動力電池組件、關鍵礦物原料不得來自外國敏感實體。

汽車之家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總裁白洛(Carla Bailo)在談到法案中的這些目標時說:“以現在我們缺乏材料的程度來看,我不認為今天有任何產品能達到這個標準。”

  此話不假。由于自身資源量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限制,美國本地的電池原材料開發和加工一直相對較為緩慢。

  動力電池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是鎳、鈷、鋰三種金屬。全球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美“鋰三角”,即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維亞;鎳資源開采主要集中在印尼和菲律賓;鈷資源則大多分布在非洲剛果(金)等國家。動力電池加工產業鏈則集中在中、日、韓三國。

  “法案將促使新能源車企尋找更多機會從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采購材料,進而影響全球電池材料供應鏈。供應鏈的轉移可能會增加電池材料成本。”惠譽評級北美企業評級高級董事Stephen Brown對此評價。

汽車之家

  美國汽車創新聯盟主席John Bozzella更是坦言,目前美國市場上的72種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中約有70%將不再符合條件。2023年1月1日開始執行原材料40%和電池組件50%的最低占比限制條款后,沒有任何車型有資格獲得全額補貼。這將會影響美國實現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40%-50%的目標。

  比亞迪董秘李黔對美國電動汽車“脫鉤”一事也進行了回應。他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沒看出來,電動車行業咋能脫鉤?在電動車行業,美國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靠加大補貼來扶持,而中國已經完全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了。

  實際上,已有國家先于我們出手,硬懟美國。據韓國媒體報道,在美國剛出爐《通脹削減法案》后,韓國政府就不批準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韓國L&F公司在美國建設工廠。

  韓國產業部給出的理由是,充電電池相關材料、工藝、生產技術是決定電池產業競爭力基礎的最尖端技術。如果這些技術流向海外,將會對韓國產業和國家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從現實來看,即使不用中國的電池,短期內美國還是要依賴于韓國電池供應商,其中福特與 SKI深度綁定,計劃打造三座合計130GWh的超級工廠;通用則與LG新能源合資建廠;Stellantis與LG新能源及三星SDI均有布局動力電池。

汽車之家

『通用電動車平臺采用LG新能源電池』

  雖然《通脹削減法》中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力度不及市場預期,但是,政策不設補貼規模上限且明確補貼覆蓋未來十年,時間跨度特別久。

  不過,美國主要的車企聯盟汽車創新聯盟認為,按照法案要求,美國車企想要獲得部分補貼,至少需要4年時間調整供應鏈,如果想要完全符合原材料和組件制造地兩個限制條件,獲得全額補貼,則至少需要等到2027年或2028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特斯拉、通用已經完全不再享受單車7500元補貼,但如果后期滿足補貼要求也能受益。據悉,為了獲得美國電池制造稅收抵免的資格,特斯拉已宣布停止了在德國制造電池的計劃。目前,他們正在討論將制造設備運往美當地。

中國企業的損失大嗎?

  曾一騎絕塵的特斯拉,目前已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售出了64萬輛電動汽車,而此前第一名的特斯拉僅售出了56.4萬輛,屈居第二名。

  事實上,馬斯克曾多次嘲諷比亞迪,甚至在采訪中直噴,“比亞迪是一家沒有技術,且車價對于產品而言太高的公司。”但這也沒妨礙特斯拉與比亞迪成為朋友。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比亞迪供應的刀片電池已經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

汽車之家

  可見,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永恒的利益,中美新能源早已融合在一起。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鏈集群。為了強化產業鏈話語權,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廠商還將觸角盡力延伸到上游產業鏈,不少中國企業還通過參股、包銷、自有等方式參與海外礦山的開發,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是開發海外鋰礦較多的企業。

  可以說,在全球動力電池TOP10中,6家中國企業、3家韓國企業、1家日本企業已成常態。從最新的SNE Research數據看,中國六家企業共占據市場份額56%,其中寧德時代市場份額從此前的28%提升至34%。

  相比其他國家,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已經完成了一次從上到下的全面突圍——上游礦產資源跑馬圈地、中游動力電池站穩腳跟、下游汽車品牌遍地開花。

  而拜登是鐵了心要與全球“電池硬脫鉤”。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美國眾議院議長引發的緊張局勢,寧德時代決定推遲宣布在北美建廠。據悉,該工廠原計劃投資數十億美元,為特斯拉和福特汽車供貨。

  此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還明確表態;“我們一定要去美市場!”但目前,寧德時代轉而投資了73.4億歐元在匈牙利市場上。

汽車之家

  或許,會有越來越多企業會暫緩進軍美國市場或在美建廠的計劃。原本,中國車企要出口美國就異常艱難,除了政治干預外,美國還有著非常嚴苛的法規體系,中國車企頻頻受限。自2005年以來,已有6家中國品牌做過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美國《通脹消減法案》的頒布,本質上對中國車企的損失有限,因為中國車企還沒有在美國大規模投資建廠,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幾乎為零。既然壓根就沒有業務,那最壞的結果就是進不去美國市場。

  “目前來看,最大的損失有可能就是動力電池的出口,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可以靠歐洲市場彌補,越來越大的規模效益也能為中國電池企業帶來成本優勢。”上述人士稱。

美國能找回“失去的四年”嗎?

  自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新能源汽車就經歷了“失去的四年”,在國家政策層面幾乎停滯,被中國和歐洲遠遠甩在身后。

  2020年全年,全美電動車銷量不到35萬輛,而中國和歐洲的這一數字分別是124萬輛和136萬輛,數量相差天懸地隔。

  拜登想要靠加大補貼刺激消費者需求,目前來看并不容易,因為美國設置的限制條款太為復雜,導致車企、消費者難以拿到真金白銀。

  此前,拜登提出的兩個刺激法案也備受挫折。拜登剛上臺時,曾接連甩出兩個“王炸”:一個是對電動車產業給予1740億美元的刺激政策,用來補貼消費和建設充電樁等等;另一個是恢復特朗普政府時期取消的新能源車購車補貼,并將單車補貼金額上限調整至1.25萬美元。

汽車之家

  不同于其它國家,美國選擇石油還是新能源,絕不僅僅是一個工業領域的路線問題,而是一個事關政治的風向標。

  比如,有一個矛盾點是美國石油業有非常多隱性的補貼政策,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汽油的低稅率。國內曾有研究機構調研過汽油稅收占最終零售價格的比例,發現美國是11%,而中國是30%,日本為39%,德國更是高達57%。

  因此,1740億補貼在共和黨的輪番阻撓之下已嚴重縮水,1.25萬補貼也設置了門檻:有4500美元只補給“有工會”的車企——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將特斯拉和其它車企攔在了門外。

  實際上,除了特斯拉一直占據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約60%-80%的份額外,美國三大本土車企由于包袱沉重,轉型滯后,缺乏能打的爆款產品,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表現一直比較拉胯。

汽車之家

  根據ICCT數據統計,2020年美國市場在售新能源車型為59款,而同期中國、歐洲供給車型分別為300和180款。

  從銷量數據上看,雖然2021年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一倍多,達到63萬輛,但中國的銷量幾乎翻了3倍,達到330萬輛,約占全球總量的一半;歐洲的銷售額增長了65%,達到230萬輛。

  而今年上半年在拜登吆喝油價飆漲的背景下,美國新能源車銷量費了老大勁也只增長52%,而同期的中國,即使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新能源車銷量仍然增長了118%。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通用、福特、豐田、大眾等老牌車企以及Rivian等電動新勢力的加速進場,預計2022年美國電動汽車車型將突破100款,有望進入百家爭鳴的競爭狀態。F150-Lighting、R1T、Cybertruck等將填補了純電皮卡市場的空白,Lyric、Mustang Mach-E、Wrangler等車型也有望進一步加速對美國SUV市場的滲透。

汽車之家

  眼下,在電動汽車領域,美國明顯已經落后一個身位了。目前,美國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在6.59%,仍處于低位,而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達到22%。

  正如李黔所言,“中國電動車行業多年來就是在不斷廝殺中發展的。現在的狀態是,美國靠扶持,中國靠內卷和迭代,誰是趨勢,一目了然。凡是能在中國市場里充分競爭還能活著爬出來的企業,拿到國際市場上去,多半沒對手。”

  不過,如何保持電動汽車的先發優勢是我們未來考慮的重點。畢竟,新能源汽車的賽道還很長,在智能化領域,我們的芯片還被卡脖子……(文/汽車之家 彭斐)


錯把油車當電車的拜登:要掌控電池鏈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電動車車聞
整車
更多精彩內容:
熱點新車解析
向編輯彭斐提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武强县| 翁牛特旗| 犍为县| 来宾市| 新宁县| 会同县| 蓝山县| 瑞金市| 沛县| 琼结县| 东方市| 名山县| 石城县| 张掖市| 安化县| 洛南县| 新野县| 乐昌市| 轮台县| 名山县| 汉沽区| 武强县| 吴堡县| 临猗县| 连江县| 湖州市| 东丰县| 贵德县| 海丰县| 蒙阴县| 东丰县| 老河口市| 朝阳县| 红河县| 合水县| 永登县| 冀州市| 沙田区| 轮台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