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面對新能源浪潮,東風日產也全面轉型新能源。在2022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攜旗下品牌全系車型悉數登場,向外界宣告電驅化戰略布局全面提速。
其中,日產品牌將堅持純電、e-POWER雙線并舉的電驅化路線,于2023年推出包括ARIYA艾睿雅(參數|詢價)標準續航版本、全新一代奇駿e-POWER在內的“電驅新品風暴”;啟辰品牌也正式發布新能源轉型戰略,推出基于啟辰V-π原生純電平臺打造的首款概念車型Ve concept,以及啟辰DD-i超混動技術的首款車型啟辰大V DD-i超混動。
『啟辰大V』
“近幾年,汽車行業變化還是挺大的。在產品宣傳中,我們沒有特別強調一些參數、配置,反而更多回歸消費者,強調圍繞客戶的需求。品牌與客戶的連接,可能是今后最大的一個轉變!睎|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啟辰事業總部總部長助理、市場部部長張茂華表示。
根據規劃,未來5年,東風日產旗下日產、啟辰、英菲尼迪三個品牌將投放超過20款新車,覆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東風日產將在9款車型中,部署包括日產純電和e-POWER混動在內的電驅化技術,使電氣化車型銷量占比達到40%。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3年的東風日產與中國汽車市場共同發展,其在近期已實現了1500萬整車銷量。
“1500萬對我們來說有三個標簽,一是行業里最快實現1500萬的車企,二是首個達成1500萬銷量的日系車企;三是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最年輕的車企。”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張勁華稱,“未來東風日產還是以綠色、低碳、智能作為抓手,以多品牌、多賽道整體發展戰略,把1500萬用戶作為我們的基盤和護城河,形成日產、啟辰、英菲三大品牌的聚力跟合力,給中國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對于2023年的車市預判,張勁華認為一定是反彈和騰飛的一年,包括老百姓的消費信心、消費水平都會逐漸慢慢恢復。這些判斷來源于他最近拜訪經銷商時發現,用戶來店已經恢復到疫情前95%左右!斑@是非常好的現象,從主機廠來說,我們很有信心2023年能恢復到正常的水平!
以下為對話實錄(刪減版):
Q:前段時間,我們達成了1500萬輛整車銷量,也是最快完成1500萬銷量,這對于東風日產來說意味著什么?在這個規模之上,東風日產未來會有什么考量和布局?
張勁華:東風日產從2003年成立這個品牌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實現1500萬臺銷量,應該說在市場上是第一家在這么短時間實現。
1500萬對我們來說有幾個標簽,第一是行業里面最快實現1500萬的車企,同時也是首個達成1500萬銷量的日系車企;第三個,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最年輕的車企。
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用15年的時間實現了1000萬臺的跨越,通過未來4年時間,我們達成了1500萬,這個實際上始終領先行業,這是第一個標簽,最快達到1500萬銷量車企。
第二個是日系車企,日系車在市場里面還是比較受客戶的喜愛。對于日產來看,我們在銷量領先其他日系品牌,我們已經達到1500萬臺的幅度,所以我們在市場上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
第三個是最年輕的合資企業,實現1500萬輛的車企。在短短的十余年里面,東風日產創造了很多奇跡,在十幾年里面,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我們也挺過來了,所以年輕的東風日產,十幾歲的東風日產,我覺得未來可期,請大家多關注。
未來整個布局,我們還是以綠色、低碳、智能作為抓手,以多品牌、多賽道整體發展戰略,把1500萬用戶作為我們的基盤和“護城河”,形成日產、啟辰、英菲三大品牌的聚力跟合力,給我們中國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跟更好的服務。
Q: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在增長,明年來看,可能還會提升,這樣的話,燃油車市場會被壓縮。那東風日產的營銷策略是不是要做一些改變?
張勁華:ARIYA作為東風日產首款電動車型,它實際上集成了技術日產的大成,各項技術都融入到車里面,基于云圖專業純電平臺,融入包括飛毯式的電池艙,e-4ORCE純電四驅系統等技術。
『Ariya艾睿雅』
這個車產品力來看的話,一定是有優勢的。坦白說,以車的市場表現,在電動車這一塊,我們自己在嘗試新的營銷方式。電動車領域,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去了解一些包括合資品牌,新勢力品牌的做法。以前我們造出一臺新車,無非就是砸廣告,慢慢做一些轉化,到最后成交,這是傳統的做法。對于現在新的媒體情況環境,包括新的客戶接觸媒體習慣來看,他一定是有變化的,一定是會從之前說教式的營銷方式,播個廣告,讓老百姓了解,現在老百姓有很多的信息來源,對于我們來說,在營銷方面也在不斷地轉型。
ARIYA有專屬的營銷矩陣,就是自媒體矩陣,包括抖音、知乎、小紅書等,我們都會有通過運營的方式建立我們的營銷。到現在,ARIYA已經超過300萬的注冊用戶,從現在新的一種營銷形態上面,它的模式跟傳統模式有區別,首先要實現種草,然后最后實現收割,它跟傳統模式不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在做嘗試。
我覺得明年ARIYA更有機會,明年年初我們會推出一款標準續航版。市場上都說這個車定價的問題,里面的配置都是有成本,這方面不多說。明年我們會推出標準續航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Q:對于所有合資企業的純電動汽車,最大的痛點就是智能化,確實是弱了一點,尤其是中控屏那一塊不夠酷炫,或者使用起來不夠流暢,還有智能駕駛也沒有像新勢力一樣那么好,所以說這種認知造成了你賣這個價位,人家會覺得貴。有沒有考慮過純電動在中國市場,智能化這一塊完全由中國人來主導?
張勁華:人機這一塊,其實坦白說,我深度試駕過自主品牌產品,區別有沒有?有,大不大?我認為不是非常大。我之前深度試駕過P7,包括理想、蔚來的車,我都有試駕過。比如我開自動駕駛,我感覺不到什么太大區別,無非就是與前車保持距離、車道居中,還有自動變道,這些功能我們也都有,不比別的品牌差。但是在人機這一塊,可以負責任說,在合資品牌人機這一塊,東風日產是做得最好的,這個我是有自信的。
對于自主品牌這一塊,我們還有一些空間可以追趕,或者說提升,這個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我們團隊也會更加努力,更好地提升這一塊。
Q:明年燃油車跟純電并舉的情況下,什么新的東西支撐銷量往上走?
張茂華:近幾年,汽車行業變化還是挺大的。啟辰今天借廣州車展舉辦之際,重點介紹了DD-i超混動,還有V-π原生純電平臺,我們沒有特別強調一些參數、配置,反而更多回歸消費者,價格是10—20萬的區間,現在新能源的滲透率之所以上升,一方面是PHEV的增長,第二就是在10—20萬區間這個主流市場,用戶對電車的接受度。
所以我們更多強調圍繞客戶的需求,你買PHEV,第一,續航的話,綜合起來能做到1000公里,這樣就沒有任何的里程焦慮。還有就是油耗,算下來是很低的一個用車成本。東風日產的車聯網,包括智能座艙,這個是東風日產合資企業技術中心開發的,實際上東風日產某種意義上是規模最大的汽車專業IT公司,我們是有這么多的純電積累。
雖然說品牌轉型,我們也會推出新品,但是我覺得核心就是面對客戶,首先是客戶的定義要準確,提供的產品要滿足需求。還有就是在超級APP、小程序,去年我們也做了啟辰首屆車主大會,所以這種就是品牌跟客戶的連接,我覺得可能是今后最大的一個轉變!
Q:啟辰跟日產在做新能源的轉型,這兩個在戰略的定位有什么不一樣?
張茂華:整個企業策略面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變,在定位和決策上會有一些不一樣。啟辰是東風日產的自主品牌,研發都在國內,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所以說啟辰會全面向純電轉型,聚焦在PHEV、BEV,這個是合資企業里面,東風日產算是一個特點。
日產是最早做電動車,累積現在有75年歷史,回到3年前,聆風某種意義上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的電動車,而且我覺得還有一點值得驕傲的是,累計行駛里程超過210億公里,沒有起火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一方面,這種技術的堅持和戰略,某種意義上,大概在2000年初,日產當初面向新能源,選擇電動化作為新能源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日產在全球還是有電動化概念,我們還有e-POWER。
NISSAN既有在新能源上的純電,又有啟辰在本土快速融合的響應當地市場,我覺得這個組合還是能夠跟別人形成差異,同時也能體現出優勢。
『聆風』
Q:市面上10—20萬區間,自主品牌的車型銷量也不錯,那日產純電技術優勢在哪?
張茂華:10—20萬,我們是做過調研的,現在對于新能源,一是現在產品非常豐富,功能也做得非常好。還有就是現在進入了普羅大眾的主流消費,因為東風日產有大廠的品質保障,有大廠的服務體系。我覺得靠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東風日產實際上是最早做車聯網的一個合資公司,而且東風日產技術中心自己研發,我們在這一塊做得還是相當好的。在后面兩年,大家可能看我們搭載的車聯網系統,包括智能座艙,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
Q:東風日產三品牌已融為一體,現在日產店很多都擺放了啟辰車、英菲尼迪車。2023年這一千家店能否相互售賣,把銷量搞上去?
張茂華:東風日產NISSAN,還有啟辰、英菲(英菲是高端品牌)。當然我們這是把自己的優勢盡量放大,因為我們有這么成熟的經銷商網絡,還有覆蓋面。實際上啟辰本身在2010年品牌發布之后,今年2022年對經銷商的業務,不管是車市,還是對這方面的市場,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年,因為今年在不同時間段,不同的地方,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現在市場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關于新能源。因為日產有兩個非常不錯的產品,從全球角度,速度肯定是跟不上本土企業,所以啟辰可以先上,充分利用渠道資源的推行,把我們車型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體驗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