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連年增長的新能源車銷量遇上高漲的出行需求,電動汽車充電焦慮也再度被放大。特別是節假日出行,排隊現象嚴重,比如服務區10輛車在排3個充電樁,擔心半路拋錨連空調也不敢開。
為了緩解里程焦慮,近年來不斷有車企推出大容量電池,但新能源汽車真正的痛點還是充電速度太慢,對于新能源純電汽車用戶來說,多么希望能夠“充電5分鐘,續航百公里”,同燃油車加油速度無限接近。
這一理想或許并不遙遠,一家被譽為“新能源領域黑馬”的企業——易能時代經過多年的探索,近期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40kW高效率直流快充模塊,幫助充電樁產業技術升級改造。至于目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到什么階段?新能源車主如何獲得更快速且穩定的充電體驗?易能時代如何幫助第三方充電樁企業和車企降低運營成本,打破盈利難問題?近日,汽車之家就以上問題與易能時代創始人蘇昕進行了對話。
『易能時代創始人蘇昕』
■技術升級換代 一大批充電樁將被淘汰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車樁比約為2.5:1,距離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提出的“2025年實現車樁比2:1,2030年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尤其部分鄉鎮的充電樁數量遠遠不足。
不僅如此,充電樁的利用率兩極分化明顯。據了解,在早期建設的一批充電樁中,部分無人問津,加之缺乏運營維護,已成為“僵尸樁”。對于這些亂象,蘇昕認為,充電樁設施建設初期,企業為了拿補貼,只管“量”,不斷地超前投建,并且是商用車為主,打價格戰,而沒有考慮“質”,大多都是慢充樁且缺少運營和管理。不過從2021年開始,這一部分的增加量已經沒有了,早前的“僵尸樁”也正逐漸被吸收掉。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在公共充電樁中,能滿足高功率快充的充電樁不足一半,約42.4%。“充電樁的換代升級實際上會是一個挑戰,早期一個充電樁只有30kW功率,此后逐步變成100kW、120kW等,兩三年內會有一大批充電樁慢慢地被淘汰!碧K昕稱。
此前,第三方充電樁運營商對快充技術興致平平,一部分原因在于超充樁的成本太高,企業資金回本周期太長。
在近日舉辦的2023上海充換電展CPSE上,易能時代展示的啟明40Pro 40kW高效率直流快充模塊轉換效率高達97.5%,平均功率損耗比市面同類產品降低40%以上,系統功率密度高,待機功耗低,大幅降低電能耗損,從根本上解決了能源消耗為行業帶來的經營壓力,幫助行業實現降本增效。
此外,易能時代的產品可以幫助充電樁企業在設備不用大改地情況下,就能換代升級。比如,原先一個充電樁放了3個30kW充電模塊的90kW電樁,現在一個60kW充電模塊,搭載3個就能達到180kW,實現擴容。這會大大提升企業的投資回報。
常溫情況下,啟明40Pro 40kW高效率直流快充模塊滿載持續運行機身溫度不超過36°C,比同類產品低20℃,并且其可適用于-40°C-+75°C工作環境,即便是在極端惡劣的工況之下,依舊能夠正常工作,產品使用壽命更長,運維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以來,充電樁行業政策利好不斷: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4月,國家發改委表示將下大力氣穩定汽車消費;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汽車企業開發更適宜縣鄉村地區使用的車型。
不同于過去的“跑馬圈地”,現在充電樁企業關注的重點不同了!八麄儠P注整個電樁的性價比結構,更家關注整個生態結構的融合度,而不只是搭一個充電樁而已!碧K昕稱,“現在很多充電樁兩年到三年就開始大批量出現損壞,但在國家戰略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現在企業要考量五年至十年以上,充電樁能否穩定運行,并要符合碳中和背景下的電損耗減少!
■快充、800V高壓充電能否跑通?
快充就意味著縮短充電時間,提高功率。從技術角度看,超快充有兩條技術路線實現,一是大電流,二是高電壓。前者對熱管理要求高,推廣難度大。而發展800V平臺是一個已經高度確定性的趨勢。
2019年,保時捷發布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臺車型Taycan之后,高壓快充一直被視為電動跑車的專屬配置。眼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車企開始押注800V高壓平臺。
2021年11月,小鵬發布了基于800V高壓SiC平臺的量產車小鵬G9,新車超級充電5分鐘可行駛200多公里。小鵬G9的所有元器件都是800V的,支持800V的高壓;同月,長城SL發布機甲龍,其采用800V充電技術,充電10分鐘可續航401公里,充電15分鐘可續航545公里,峰值電流可達600A;理想汽車曾在理想L8發布會上表示:“在過去幾年,我們在積極地布局純電平臺,理想汽車的純電動車型將全部采用800V高壓平臺!
此外,比亞迪、華為、極氪、嵐圖、蔚來等也相繼推出了800V的落地規劃。不過,從真正應用落地情況來看,目前只是很小的范圍內應用,且由于成本限制,大多聚焦于高端車型。
實際上,有800V的車,并不代表有800V的電。高壓快充技術不僅僅是車的問題,而是跟基礎設施強相關。畢竟目前國內主流的直流快充樁,絕大多數是針對400V平臺的車型開發的。唯一能夠滿足800V高壓充電需求的,也只有最近一年才開始推出的200-1000V直流充電樁,目前行業應用較少。
那是不是意味著800V的快充路線跑不通?蘇昕認為,此前也有過擔憂,但自從近期一些國家政策出臺后,這個不確定已經降得比較低了。原因在于國家要推動這個技術,就一定能構建起來。
2023年2月,八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快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快速換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應用,加快‘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等重點任務,實現“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的目標。
整個環境的基礎設施是需要迅速構建。“所以柔性充電、儲能配置等就變得不可或缺了,否則就會出問題。一旦這些部分落實下去,它不僅能減少對電網的沖擊,還能反向成為電網的補充!碧K昕稱。
高壓快充技術對電動汽車行業會帶來非常大的改變,不僅是一項創新的技術,更是影響體系性的一個技術。超充的普及推廣也并非一日之功,仍需全產業鏈的共同配合。大功率充電不僅僅是一個接口,它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車、槍、樁等全產業鏈。
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中國在電網的基礎設施方面有獨特優勢,一旦技術上或者經濟可行性上能夠驗證的話,在中國推廣這個技術會更快一些。(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