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年來,汽車產業鏈正由“鏈式關系”,逐步演變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為進一步識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創新發展方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舉辦“國際汽車電子與軟件大會·滴水湖峰會”,圍繞智能網聯汽車電子與軟件創新發展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合作。
大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執行副會長羅俊杰發表精彩致辭,他表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也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尤其體現在產業生態與關鍵核心技術層面,比如國內大算力芯片與國外最先進的芯片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且關鍵芯片的設計工具尚未掌握,供應鏈自主可控面臨著嚴峻挑戰;其次,承擔軟硬解耦功能操作系統相關技術,也有待進一步強化,操作系統整車集成測試屏還未形成統一成熟的解決方案,汽車安全管理也缺乏系統解決方案,融合安全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索;核心標準體系也有待強化,重要的交互接口也缺少標準化設計,影響了互操作性,容易導致產業生態存在碎片化!
以下為發言實錄精選:
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正逐漸成為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核心載體,對半導體、通訊、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發展,以及交通城市的智能化轉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與牽引作用,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全球范圍內主要汽車強國均把智能網聯汽車列為戰略制高點,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進程的持續演進,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參與者愈發眾多,產業的邊界日益拓展,產業鏈也由過去的鏈式垂直關系演變為涵蓋軟件、硬件、通訊、解決方案商和基礎設施提供商等眾多領域,且跨界共用的多維度網狀新型生態體系,在此體系下,產業核心的價值點愈發集中到汽車芯片、基礎軟件、算法模型、網聯生態等關鍵的核心領域。
智能網聯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在政、產、學、研、用等方主體共同努力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取得眾多標志性進展,比如在總體上看,輔助駕駛已經實現大規模的推廣應用,L2正在進入城市道路等復雜場景,L3自動駕駛開啟了準商業化的量產,國內多家企業已經具備L3智能駕駛量產的能力,L4的示范作用也在持續擴大。
但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也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尤其是體現在產業生態與關鍵核心技術層面,比如國內大算力芯片與國外最先進的芯片相比,在算子庫支持豐富度、工具鏈完善程度等仍具有一定差距,且關鍵芯片的設計工具尚未掌握,供應鏈自主可控面臨著嚴峻挑戰;其次,承擔軟硬解耦功能操作系統相關技術,也有待進一步強化,操作系統整車集成測試屏還未形成統一成熟的解決方案,汽車安全管理也缺乏系統解決方案,融合安全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索;最后,核心標準體系也有待強化,重要的交互接口也缺少標準化設計,影響了互操作性,容易導致產業生態存在碎片化。
汽車的智能網聯化發展已經使汽車成為一個綜合性全產業的競爭,競爭的焦點轉變為以電子電氣架構、芯片、基礎軟件、計算平臺為代表的核心關鍵環節,以當前我國的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確實存在著基礎軟件相對薄弱、關鍵零部件以及研發測試工具鏈對外依存度等等一些問題,特別是在當下,國際經濟貿易形勢還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的宏觀背景下,集中行業力量來共同攻關核心技術,已經顯得刻不容緩。
同時我們要看到,在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需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建設,通過標準有效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同時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重點技術領域,更好的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力量,來推動行業參與者探索前沿領域,加強核心技術的輸出能力,引領智能網聯汽車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共同加速智能網聯化的技術進步,推動構建智能網聯汽車融合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
我們正處于汽車產業歷史性變革的關鍵時期,回顧歷史,但凡變革皆伴隨各國競爭力的洗牌與格局的重塑,而競爭力的形成主要依靠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們需要集中力量加強合作,在智能網聯汽車核心競爭領域形成原始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縮小我國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促使我國逐步成為新技術,引領世界潮流,同時更好的服務全球汽車文明的能力。讓我們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共同助力我國住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能級的升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