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車首發(fā)] 繼今年3月奧迪正式發(fā)布全新一代A6 Avant之后,現(xiàn)在我們終于迎來三廂版車型的發(fā)布。雖然標軸版本不會進入到國內市場,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提前預覽國產全新奧迪A6L的樣子。此外,一汽奧迪不僅將會國產全新奧迪A6L,還將會原汁原味引入全新奧迪A6 Avant,您可以點擊《一文看懂全新A6 Avant》了解旅行版車型,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三廂版車型都有哪些特點。
新車特點
外觀:七種數(shù)字燈光簽名,風阻系數(shù)僅0.23?
新車前臉與此前發(fā)布的旅行版車型基本保持一致,那么與現(xiàn)款奧迪A6相比,可以看到全新奧迪A6在保留家族設計風格的同時進行了很多細節(jié)上的調整。它擁有更大尺寸的六邊形格柵,兩側霧燈區(qū)域的進氣口也增加了空氣動力學設計,另外它的發(fā)動機艙蓋也擁有更深邃的筋線設計,整體的運動感得到大幅提升。
當然大燈依舊是看點之一,新車搭載數(shù)字LED日間行車燈,每個大燈由48個獨立的LED燈段組成;尾部則配備第二代數(shù)字OLED尾燈,兩側各有198個OLED光源。前大燈與尾燈共有七種數(shù)字燈光簽名,部分為動態(tài)簽名,各個發(fā)光單元均可智能調節(jié)亮度,充分滿足個性化需求。
來到車側,其車頂線條與現(xiàn)款奧迪A6基本保持一致,不過在車尾隱約呈現(xiàn)出小鴨尾設計,同時尾廂擁有妖嬈的曲線,看上去活潑了不少。這一代車型還十分注重風阻系數(shù)的優(yōu)化,在半隱藏式門把手等設計的加持下,使其風阻系數(shù)低至0.23,創(chuàng)下奧迪內燃機量產車型的的最佳紀錄。
目前官方并未公布新車的具體車身數(shù)據(jù),作為參考,全新奧迪A6 Avant車長4.99米,寬度為1.88米,軸距為2927mm,預計全新奧迪A6的車身參數(shù)會十分相似。此外,我還嘗試通過PS對其進行加長處理,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協(xié)調的,當然這僅供娛樂,具體樣子咱們一起等待官方發(fā)布為準。
來到車尾,新車不僅配備OLED尾燈,而且還采用了“分體式”尾燈設計,還是很別出心裁的。在貫穿式尾燈兩側擁有空氣動力學設計,配合下方雙邊共兩出式排氣以及小鴨尾設計,展現(xiàn)出不錯的運動感,另外該車的后包圍裝飾也很有質感。
內飾:家族化風格,國產后排一定更出色
來到車內11.9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以及14.5英寸中控屏組成的連屏設計將會成為奧迪最新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其還通過OLED曲面屏設計使其向駕駛員側傾斜。此外,車內還會提供10.9英寸副駕娛樂屏以及HUD抬頭顯示,其中副駕屏可瀏覽網(wǎng)站、流媒體視頻和導航等等,抬頭顯示屏可展示速度、主動輔助系統(tǒng)、導航指示或媒體數(shù)據(jù)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風擋下方,新車還配備由84個LED發(fā)光單元組成的交互燈橫亙于左右兩側的A柱,其除了迎賓功能以外,還具備特殊的燈光序列以及顯示動態(tài)轉彎信號,比如打開轉向燈時車內氛圍燈也會隨之進行動態(tài)的變化。此外我們還能夠看到全新樣式的雙幅式多功能方向盤、氛圍燈布局以及電子擋把等,另外一些燈光和座椅按鍵也集成在了門板處,整體的新鮮感還是很強的。
后排從官圖上來看與現(xiàn)款奧迪A6還是有較高的延續(xù)性,依舊是十分熟悉的風格。不過在看不到的地方,全新一代奧迪A6針對靜音性下了很大功夫,在用量重量幾乎不變的情況下,新車比現(xiàn)款奧迪A6的隔音效果提升了30%,并支持隔音玻璃的選裝。此外,新車還將搭載全新可開關六段式全景玻璃天幕,使車內實現(xiàn)充足陽光照射或有效遮陰。
動力:米勒循環(huán)+可變渦輪幾何技術+漸進式轉向系統(tǒng)
首先動力方面,全新奧迪A6將會搭載2.0 TFSI四缸發(fā)動機,其采用改進版米勒循環(huán)與可變渦輪幾何技術(VTG),最大輸出功率為150千瓦,最大扭矩為340牛·米;另外還會提供3.0 TFSI六缸發(fā)動機,其最大輸出功率為270千瓦,最大扭矩為550牛·米。另外還有48V電機可額外提供18kW的輸出功率,在動能回收階段,最大回收功率為25kW。
此外,全新奧迪A6還將標配quattro智能四驅系統(tǒng)和漸進式轉向系統(tǒng),后者可幫助提升轉向的響應速度和精準度。消費者還可以選裝全輪轉向系統(tǒng)與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tǒng),其中自適應空氣懸架可調節(jié)車身高度和減震效果,其還首次實現(xiàn)了通過語音控制,例如“升起車輛”或“降低空氣懸架”,即可完成操作。
奧迪A6/A6L歷史:
看完了全新一代奧迪A6,我們再來簡單回顧奧迪A6/A6L的歷史。1965年汽車聯(lián)盟(由奧迪、DKW、霍希和漫游者組成)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子公司,原本他們并不被允許開發(fā)自己的車型,只是作為工廠來生產大眾甲殼蟲。不過研發(fā)團隊依舊以“車身改造”的名義秘密開發(fā)出一款全新車型,并最終獲得了狼堡的集團管理層批準,它就是奧迪100(C1),也正是奧迪A6的前身。
奧迪100(C1)在1968年-1976年的8年間,總共制造了827474輛,并作為功勛車型助力奧迪成功打入豪華行政轎車市場。1976年至1982年,第二代奧迪100(C2)繼續(xù)高歌猛進,同時它也成為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的車型系列,并且在中高端市場中開始與梅賽德斯W 123和寶馬5系展開較量,最終共計制造了902408輛。
1982年至1991年,第三代奧迪100(C3)共計生產了1096348輛,也正是這一代產品的Avant版摒棄了掀背概念,轉而成為一款更為典型的旅行車,開啟了后續(xù)傳奇之路。這一代車型也首次進入國內市場,1986年,上海大眾和長春一汽各自散件組裝了100輛奧迪100(C3)。次年,一汽組裝500輛,上海大眾組裝499輛。在經(jīng)過試裝后,最終奧迪項目落地一汽。此外,一汽-大眾還在1996年5月推出過一款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fā)車型——奧迪200(C3)。這代車型在我國一經(jīng)面世便被各地有關機構和部門搶購,并很快成為了官車、公務用車的代名詞。
1990年12月,第四代也是最后一代以奧迪100(C4)命名的車型問世,到1994年,中期改款車型正式更名為奧迪A6,相應的運動版從S4更名為S6。這代車型于1992年底由一汽-大眾引入國產,不過由于當時沿海轎車的走私活動非常嚴重,還曾導致“水貨的價格便宜,一汽產的價格貴”等現(xiàn)象發(fā)生。
1997年至2004年的第五代奧迪A6(C5)造型成為經(jīng)典,同時也正是這代車型從1999年進入國內市場后,首次進行了加長處理,軸距加長90mm后迅速以寬裕的后排空間成為其最大的亮點。從1999年9月下線至2005年4月停產,國產奧迪A6(C5)累計銷售20多萬輛,成為國內豪華車市場的標桿級產品。
2004年至2011年的第六代奧迪A6(C6)首次使用“大嘴格柵”設計成為日后奧迪經(jīng)典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同時這代產品設計之初,就把“中國版”加長的因素和相關的數(shù)據(jù)考量了進去。不過它在進入國內市場后,依舊比全球版車型進一步加長了100mm。這代車型也迎來奧迪A6國產十周年以及第50萬輛新車的里程碑,并一直在國內行政級轎車市場上牢牢占據(jù)著60%以上的市場份額。
奧迪A6的第七代車型(C7)于2011年問世,前期版本的A6配備了全LED燈組,2014年中期改款則搭載矩陣LED大燈,所以也是從這代車型開始,奧迪逐漸走上了引領車燈設計的道路,還獲得了“燈廠”的美譽。而國產奧迪A6L(C7)則是首次與標準軸距車型同步開發(fā),進行了從未有過的深度本土化研發(fā),寬裕的后排空間和十余項中國專屬配置,讓這款車再次走在了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之前。2017年6月,臨近C7生命周期的尾聲,官方把A6 Avant也引進到中國市場。
2018年,奧迪A6(C8)正式發(fā)布,其大燈再次進化為高清矩陣式LED大燈,且首次采用了全新雙外觀造型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國產奧迪A6L在進一步加長的基礎上,也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競爭力,雖然與奔馳E級和寶馬5系的競爭異常激烈,但依舊在2024年以17.7萬輛的成績獲得了中大型轎車市場的銷冠。
編輯點評:
其實從奧迪A6的歷史不難看出(點擊這里查看詳細奧迪A6歷史),它不僅對于奧迪品牌是頂梁柱級別的產品,同時它也是打開全球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扛把子”車型。面對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本次全新奧迪A6的換代自然也不敢怠慢,針對外觀、內飾、配置、平臺以及動力系統(tǒng)均進行了全面的提升。當然,我們也期待未來國產長軸距版車型能夠帶來更多驚喜,延續(xù)輝煌。(文/汽車之家 郭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