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10月21日~24日,第三十二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 2025)在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召開。SAECCE 2025通過匯聚行業智慧、展示前沿技術、搭建合作橋梁,并攜手全球汽車科技力量,服務全球汽車科技發展,共創世界級汽車科技創新平臺。
在SAECCE 2025于10月22日下午召開的“開幕式暨全體大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進行開場致辭。他在致辭中指出,“十四五”以來,中國汽車產業產銷規模大幅提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生態建設卓有成效。

李駿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向縱深演進,對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了顛覆性影響,汽車迎來從產品功能屬性到產業鏈環節要素、再到產業生態系統的全面變革,其中既蘊藏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同時認為,汽車產業變革已拓展至全局,發展機遇大于困難挑戰,需要高水平協同創新以應對市場變化。
以下為演講實錄(汽車之家精編):
尊敬的田世宏副局長、馬震副市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同各位再次相聚山城重慶,參加2025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向出席本次大會的各位領導、各界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四五”以來,我國汽車產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引領和推動汽車產業發展質效躍升,有力支撐汽車強國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一是產銷規模大幅提升。2024年,我國汽車產量、銷量雙雙突破3100萬輛,創造歷史新高,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由2020年的不足140萬輛,提升到2024年的接近1300萬輛,市場占比也由5.4%提升至超過40%。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均達到2400萬輛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超過46%,市場增速達到約35%。
二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過去五年,我國混動專用發動機有效熱效率持續提升,動力電池單體成本降低30%,快充能力提升至4C及以上倍率,固液混合電池、分布式電驅動系統等加速突破應用,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續駛里程達到500公里,提升30%以上,L2級輔助駕駛功能在乘用車占新車中的應用比例,已由約16%提升至超過60%。
三是生態建設卓有成效。我國構建了全球規模最大、配套完整、韌性強勁的汽車產業體系,形成了豐富多元的創新場景、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在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換電模式應用、智能網聯汽車上路通行、車路云協同發展等多方面開展了前瞻試點,為汽車前沿技術突破應用、迭代升級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基礎條件。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向縱深演進,正在對汽車產業發展帶來顛覆性影響,汽車迎來從產品功能屬性到產業鏈環節要素、再到產業生態系統的全面變革,其中既蘊藏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借此機會,我想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第一,產業變革已拓展至全局
電動化、低碳化技術進入發展快車道,推動車用能源結構發生革命性變化,為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化技術快速迭代、深度賦能,推動汽車從傳統交通工具向具備自進化、自迭代能力的具身智能體轉型升級,帶來技術創新范式、生產制造方式、銷售服務模式的重大變革。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汽車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拓展,驅動汽車產業生態全面重塑,將顯著影響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發展機遇大于困難挑戰
汽車產業變革浪潮洶涌,對政府產業管理方式、行業支撐協調能力、企業競爭合作關系等提出新的要求。但更應當看到,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發展機遇遠大于挑戰。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推廣,將帶來規模空前的增量市場,并帶動鋰電池、清潔氫能等多個萬億級新興產業的協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化落地,將推動汽車產業價值重心向智能出行服務、智能座艙服務等環節轉移,催生全新商業模式,打造新的價值增長極。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關聯產業深度融合,帶動跨行業主體深度參與產業發展,通過跨界融合、資源集聚,進一步拓寬增長空間,提升發展質效。
第三,高水平協同創新是應變之策
面對產業百年發展變革,任何單一主體都難以獨立應對,亟需建立和完善上下游貫通、產學研協同、跨領域融合的創新發展生態體系,高效整合資源要素,匯聚各方互補優勢,以高水平協同創新為引領,合力研發新技術、探索新模式、打造新業態,共同突破轉型升級發展中的問題挑戰,確保產業在百年巨變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為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愿立足行業人才托舉者、科技發展引領者、協同創新推動者、汽車文化普及者的使命定位,圍繞學術交流、戰略研究、協同創新、人才托舉等方面統籌開展以下重點工作,引領和支撐各方加速聚集創新發展合力,共同推動產業邁向更為穩健、更為韌性、更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征程。
一是提升學術發展引領能力。加強各類學術活動和科技期刊的頂層設計與協同融合,推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AITX”汽車創新技術展等平臺建設,打造世界一流汽車科技期刊品牌,不斷拓展汽車學術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建立健全高層次、多形式的學術交流生態體系。
二是不斷推進創新路標建設。今天下午,我們即將面向全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的成果,為產業未來十五年的創新發展之路提供方向指引。未來,我們將組織行業力量持續推進路線圖的深化研究與迭代發展,加強以路線圖為核心的科技趨勢預見、技術路線研判、技術進展評估等工作,引領產業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是大力推動產業協同創新。充分發揮學會國家級創新平臺聯合體、創新聯盟作用,引導產學研、跨行業力量協同推動基礎前沿領域、交叉融合領域技術創新。大力推進中國CSAE團體標準建設發展,不斷提升技術標準的前瞻性、引領性。推動構建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平臺,為上下游深化創新合作提供關鍵支撐。
四是支撐行業創新人才培育。面向產業變革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推動智能電動車輛一級學科交叉建設,推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同時不斷提升技能培訓、專業賽事的規模質量,提高人才獎勵舉薦工作的及時性、精準性、長效性,支撐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供給,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重慶積極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面向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不斷強化產業創新、深化產業融合、優化產業生態,產業發展已走在全國前列。
面向未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愿持續深化與重慶各界的務實合作,助力重慶汽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家級汽車行業組織的橋梁樞紐作用,助力各方在產業變革中共享發展機遇,攜手應對挑戰,匯聚起推進產業高水平自主自強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澎湃力量,為加快建設汽車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最后,再次向出席大會的各方領導、各界來賓表示衷心感謝。希望大家在本屆年會中都能有所收獲,不虛此行。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