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本周新勢力方面,大眾新車將使用小鵬自研芯片與輔助駕駛技術,小鵬突然短期從1代VLA轉到2代VLA,原因是2代突破。行業中選擇自研路線的車企并不多。賽力斯香港上市認購火熱募資140億港元,業績擔憂首日開盤破發,3季報利潤上升,銷量逆勢下滑。對于市場的擔憂,賽力斯也清楚解決方案:出海+機器人。
傳統車企,比亞迪進軍日本K-Car市場,盡管挑戰巨大,但國內市場不讓打價格戰,營收利潤雙降,打開國際市場意義重大。吉利5.85億元就拿下巴西雷諾:較小代價實現海外擴張。
海外方面,特斯拉股東大會通過馬斯克1萬億美元薪酬激勵方案,創下商業史上最大金額,企業治理專家褒貶不一。

1. 比亞迪三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降,百億研發費賭明天
10月31日,比亞迪發布財報,披露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業績下滑。季度內,比亞迪實現營收1949.85億元,同比減少3.05%,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2.60%,降至78.23億元。
比亞迪是A股5000家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第1大企業:費用增速超過營收增速致利潤下降
前三個季度看,比亞迪累計營收達5662.66億元,同比增長12.75%。
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4.76%、至4650.54億元;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185.08億元和152.68億元,同比增長11.21%、23.04%;
研發費用更是同比增長31.30%,達到437.48億元。是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研發費用絕對值最高的企業,斷層領先其他國央企,是第二名中國建筑研發費用的2倍。
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致使比亞迪利潤承壓。
前三季度,比亞迪歸母凈利潤為233.33億元,同比下降7.55%。

銷量:增速創三年來新低
三季度,比亞迪汽車交付量111.4萬輛,同比下滑1.85%,這是比亞迪近三年季度銷量增速最低的季度。

公司當下的兩大戰略之一:高端化,并不理想
公司高端化主要依賴三個子品牌,方程豹、騰勢和仰望。今年前9月這三款車的銷量分別11.5、11.6、0.25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9%、28%和-62%。
作為公司最高端的車型仰望,今年銷量并不理想。騰勢的表現也有一些乏力,所以該品牌剛剛更迭了管理層,相比之下,方程豹今年的表現則比較亮眼。

戰略之二:出海,環比變化不大,今年停滯
三季度,比亞迪海外銷量23.3萬輛,同比146%,對比去年進步巨大;今年看,出海稍顯停滯。不過總體看是穩步增長。
一方面海外對混動車型需求逐步提升,受益土耳其、巴西、歐洲等地銷量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受益滾裝船投入,自建運力提升帶動銷量提升。
另外,公司加大海外市場投入,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落成投產,后續積極布局烏茲別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等市場,也有望提振盈利。
不過僅僅從三季度來看,公司三季度的高端和出海銷量相較二季度變化并不大。三季度,其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5.9%(剔除方程豹鈦3(參數|詢價)),環比下降了0.2個百分點,出海銷量占比 21.1%,環比同樣小幅回落。

2025年下半年以來,比亞迪汽車銷量增速放緩
前三季度,比亞迪銷售汽車326.01萬輛,同比增長18.64%。其中,三季度單季銷量約為111.42萬輛,同比減少1.82%。
2024年,比亞迪汽車銷量達到427萬輛,超越上汽集團,不僅站上了國內車企總銷量榜首,還躋身全球前六大車企。在此基礎上,比亞迪曾為2025年規劃了500萬輛的銷量目標。近期,比亞迪將年度銷量目標下調至460萬輛。
當前,國內汽車行業倡導“反內卷”,比亞迪最擅長的價格難以開展
比亞迪以零部件垂直整合聞名,成本控制能力極強。董事長王傳福曾稱公司“除了輪胎和玻璃,什么都自己造”。內部供應鏈有助于比亞迪從系統和集成層面推進降本,還幫助公司在和外部供應商談判時掌握極強的議價能力。
比亞迪曾發起多輪價格戰,成為國內車市價格戰最大受益者
憑借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產品迭代速度,比亞迪曾發起過多輪價格攻勢,并成為國內車市價格戰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整體而言,價格戰削弱了國內汽車行業的盈利能力,多數車企苦不堪言,卻又不得不投身其間。
被監管部門批評國內汽車行業無序價格戰
2025年5月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工信部先后發聲,批評國內汽車行業無序價格戰擠壓企業利潤空間、阻礙行業發展。工信部相關負責人稱,將對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加大整治力度。“反內卷”由此形成聲勢,為價格戰套上了“緊箍咒”。
短評:
總體來看,比亞迪當下仍處于“換檔調整期”。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導致銷量承壓,而毛利率環比改善顯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修復。出海與高端化仍是未來增長兩翼,但短期變化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