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本田地球夢技術的2.0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先是用在第四代思域Type R(底盤代號為“FK2”)之上,發動機代號為“K20C1”。而此前已被曝光諜照的第五代思域Type R(基于第十代思域的底盤),其上搭載的是代號為“K20C3”的2.0T發動機。冠道上搭載的2.0T發動機型號同樣為“K20C3”。難道第五代思域Type R上搭載的發動機與冠道上搭載的發動機是一樣的?
為了得到問題的答案,我們特意咨詢了來自日本本田技研的工程師。據工程師介紹,冠道和第五代思域Type R上搭載的2.0T發動機基本硬件是相同的,如缸體、活塞、連桿、曲軸等部件。兩款車型搭載的2.0T發動機最大的區別在于冠道上搭載的2.0T發動機配置了能夠抵消活塞往復慣性力矩的平衡軸,而第五代思域Type R上搭載的2.0T發動機則沒有配備,為的是進一步減少內部運轉阻力,提升動力輸出。
兩款車渦輪增壓系統的最大增壓值也有一定區別,注重動力性能的第五代思域Type R最大增壓壓力會更高一些。
冠道和第五代思域Type R是兩款不同類型的車,發動機艙空間大小有較大的區別,所以發動機進排氣管路因應車型不同而有所調整。但兩款車的中冷器零件(對增壓后的空氣進行冷卻的零部件)是相同的。
● 拆解中我們將看到更多本田的黑科技
上面我們為大家揭示了本田冠道上搭載的2.0T發動機與第五代思域Type R上的2.0T發動機的區別以及在排氣側配置VTEC氣門升程控制系統的原因。下面我們將開始正式的拆解,挖掘這款發動機更多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 進氣、供油和點火系統
本田的這臺K20C3 2.0T發動機是繼L15B9 1.5T發動機后,本田在中國市場投放的第二款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我們的拆解就從進氣、供油和點火系統開始吧!
現在市面上在售的新型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上大多會采用一種叫做高滾流燃燒室的設計。這種設計通過進氣道角度及氣缸進氣口形狀的優化設計,增強進入氣缸新鮮空氣的滾流強度。在進氣行程中制造強滾流能提升發動機燃燒效率,從而降低燃油消耗率。
如果各位網友對于火花塞這個零部件的參數還不是很了解,推薦您閱讀《實用型技術手冊(4) 火花塞技術揭秘》,通過該文章您能了解到更多關于火花塞的實用知識。
● VTEC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
VTEC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作為本田的專利技術,每次進行本田發動機拆解都必須重點關注。前文我們也已經介紹過,本田之所以會在這款K20C3 2.0T發動機的排氣側設置氣門升程控制系統,主要是為了對氣缸掃氣效果以及內部EGR比率進行控制,實現排放水平和發動機性能的提升。下面我們通過拆解,進一步來看看VTEC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的結構。
該發動機的米勒循環工作模式在部分負荷工況下介入,目的是利用熱效率較高的米勒循環工作模式來提升燃油經濟性。在中低負荷工況下,通過進排氣門正時調節器控制氣缸掃氣強度,保證內部EGR比率處于合理范圍內,避免因為廢氣殘留量過大而導致發動機工作不穩定。更多米勒循環工作模式的解讀,可參看《高壓縮比的秘密 拆創馳藍天2.0L發動機》的介紹。
本田在不同類型發動機上采用的氣門升程控制系統雖然結構相似,但作用并不相同。本田在這款K20C3 2.0T發動機的排氣側引入了氣門升程控制系統,為的是在中低負荷工況下降低發動機排放,提升廢氣流速,抑制渦輪遲滯;在高負載工況下,降低排氣阻力,提升發動機的功率輸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