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ACE的內飾設計:比外觀更像F-TYPE
我們之前說到柏沛文是E-PACE項目的外觀設計團隊負責人,內飾并不是他所負責的,所以在內飾的部分,柏沛文只是簡單的給我們概括了一些基礎的點。考慮到活動時長和所得信息的有限,我也就把這幾個基礎的點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打開車門,就會發現E-PACE的中控臺與之前F-PACE的開放式設計完全不是一個風格,而是和外觀一樣更類似于F-TYPE的設計,整體的布局均已駕駛者為中心,儀表盤頂部線條和檔桿旁扶手的折線都和尾燈中的賽道設計理念如出一轍。
中控臺立面的傾角要遠大于F-PACE,并且配色和細節設計也更加豐富多彩。雖然整個中控臺都沒有采用F-PACE上的皮革包覆,但即便是搪塑工藝也能夠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高級感,這其中的點睛之筆便是雙縫線的采用,以致于在此前的海外試駕上,大部分的媒體都被這一細節給蒙了過去,以為E-PACE也采用了皮革中控臺,其實并非如此。
全液晶儀表盤和大屏幕娛樂系統都是時下流行的配置,并且在硬件水準上也要比之前的車型升級了,體驗上會更加暢快。空調旋鈕的設計理念來源于相機的鏡頭,除了造型上要滿足柏沛文口中的“好看”標準之外,每一次轉動都必須給予駕駛者精準的反饋,這種反饋不僅來源于觸感,同時也通過旋鈕中央的數字來體現。
座椅在功能上毋需過分擔心,包括多向電動、加熱和記憶等一應俱全,高檔溫莎皮材質在國產高配車型上也可以見到。菱形縫線和打孔工藝既保證了視覺效果,又具備舒適性,同時前排座椅的靠背在不犧牲舒適性的基礎上降低了厚度,為后排乘客騰出了更多空間,而據說國產后的E-PACE又對前排座椅的填充物和坐墊長度做了改進,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舒適性方面的高要求。
車內的儲物空間也非常的多樣化,又呈現出一定的數字化趨向,例如中控臺下方的空間未來或將會擁有無線充電功能,其襯墊如絲綢質感的視覺效果下實質卻是傳統的橡膠材質,可見細節之處也運用了不同的制造工藝來展現設計美感。車門和擋把后方都有非常大的水杯架,扶手箱的位置有獨立的手機和ipad放置槽,并且前后共提供了最多達5個USB接口,可充分滿足年輕人外出時的充電需求。
后備廂的空間對于緊湊型SUV而言勢必會是劣勢,柏沛文表示設計團隊非常明白這一點,因此后備廂內部的設計是非常規整的,盡可能不犧牲掉任何的空間,其容量為484L。同時考慮到年輕消費者較低的滿載出行率,因此在行李較多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放倒后排座椅來獲取高達1141L的空間。而即便不放倒后排座椅,從官方數據上看后備廂要放下一臺童車、一整套高爾夫球具或是6個登機箱也是完全ok的。
■ 編輯總結:
在見面會之余,我們也問了柏沛文對E-PACE的設計是否還存有遺憾?類似的問題我們以往也詢問過許多的設計師,但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有”,大家都認為最好的那臺永遠是下一臺。但是柏沛文給我們的回答卻是“沒有”,他認為當初在概念階段對于E-PACE的重要設計理念,到了量產車上已經全部實現了,這也是設計團隊和工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至于下一臺,它仍然會是不同的一臺車,和E-PACE相比是沒有孰好孰壞的,所以對于E-PACE這臺車而言,柏沛文沒有任何的遺憾。
雖然只是一次簡單的有關E-PACE設計方面的媒體見面會,但通過和柏沛文的溝通,我們還是能了解到不少新車設計背后的故事。作為緊湊型豪華SUV,這臺車最大的亮點就是跑車化的設計,這也是為何它看起來并不像是F-PACE的小弟,反而像是抬高了的F-TYPE,這也使得E-PACE在未來的產品定位上或將有和對手錯位競爭的機會。通過更年輕和運動化的設計,E-PACE或許真的能夠開辟出緊湊型豪華SUV這一細分市場中進一步細分的領域。至于中國的年輕人是否愿意買單,等到上市的時候或許就會有答案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