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資金更重要的事兒
在寫作技巧中,有種手法叫做先抑后揚。相信大家已經猜到我接下來要說什么了,沒錯,特斯拉與戴姆勒的蜜月期并沒有想象中的長。甜蜜過后,德國人與美國人都看清了對方的性格特點,同時也理清了自己想要什么。
對美國人而言,橫亙在眼前的資金大山需要趕緊逾越。除了資金,他們還想從合作中得到更多。當時的小馬或許沒想到,未來的合作竟真的如他所愿,除了帶來資金,還有各類經驗,這一次的大腿來自東方。
今天的豐田早已不是那個只能開發、制造在亞洲地區大賣產品的車企,而是有了與大眾爭奪世界第一寶座的體量與能力,這樣的結果與多年前的運籌帷幄不無關聯。在大家的印象里,豐田一直是混動技術路線的代表,殊不知在特斯拉成立初期,它們之間還曾就純電動產品進行過合作。
除了拉來投資以及研發車型外,特斯拉與豐田的合作還幫助美國人最終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幫助,最終政府與特斯拉簽署了4.6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不夸張的說,購自豐田的NUMMI工廠和豐田、戴姆勒、美國能源部共計超5億美元的資金為特斯拉Model S的順利量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雖然最終純電動版RAV4上市之后銷量并不及預期,且雙方在合作中摩擦不斷,合作再次以失敗告終,但無疑特斯拉在這一次的合作中又得到了大量關于車輛研發、量產的經驗,這為今后Model系列產品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爬升產能不止靠“臨時建筑”
從表面上看,特斯拉的成功確實與這個臨時建筑有關,此前馬斯克曾洋洋得意的表示這一整條生產線是在歐洲組裝好之后,一次性空運到美國的。不過,除此以外,隱藏更深的是特斯拉工程團隊的努力。
首先,從目前公布的信息看,與Model S、Model X相比,Model 3生產流程進行了優化,負責底盤部分的工程主管Lars Moravy舉了一個例子。Model S、Model X電機和電池固定在底盤上需要14個工序,17名工人,而在Model 3上相同系統裝配僅需5個工位,同時拖自動化設備的福,這些工位已經完全不需要工人。這還僅僅是生產效率提升的表層,更深層次的優化來自車輛研發設計階段的高集成化設計。
當然,很多事物都是雙刃劍。集成化設計雖然有利于生產效率提升,能讓車主得到更大的使用空間,但這對相關系統散熱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高度集成的系統對生產環節物流運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高度集成的系統意味著單一零部件召回時,需要返修的產品數量大幅提升,車主在后期使用環節中,出現問題后維修費用也相對較高。
全文總結:
對今天的眾多新興車企而言,特斯拉無疑是它們追逐的榜樣之一,在與傳統車企的較量中,用純電動車這個目前技術并稱不上完全成熟的產品,搶奪了不少燃油車的市場。不過,特斯拉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這之前他們有著與戴姆勒、豐田合作的經驗,雖然結果并不理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人得到了整車設計、生產的眾多經驗。當然,不容忽視的還有特定時代下的偶然因素。可以說,特斯拉的成功并非不可復制,而完全復制也不一定就能成功。(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