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有門路,但成本卻挾持著發展
為了成本控制和服務于續航,這兩個重要原因在挾持電機技術的發展。博格華納作為目前全球永磁同步電機系統的提供商之一,關于電機發展技術趨勢方面也表示過:當前市場中感應異步電機雖然擁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但同樣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比如體積大、重量高以及對不同車輛平臺的兼容性不佳等問題,這也是為何很多中國新能源車企選擇永磁同步電機的另外一個原因。
但在未來的應用趨勢上,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繼續擴大,成本控制依然是對于制造商來說首要的考慮因素,所以感應異步電機也會因此會在接下來受到更多重視。根據新能源市場的增長速度來看,永磁材料的需求會讓價格越來越高,性價比的缺失會讓感應電機的成本優勢進一步顯現。根據之前的成功案例,特斯拉使用特殊設計的銅線和銅環來進行焊接,從而彌補了感應異步電機在高轉速下的穩定性以及效率,也證明了未來感應電機技術的可開拓性。
雖然技術有明確的發展思路,但在整個行業都追求高續航指標的當前,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被永磁同步電機給承包了,在沒有明顯差異化的技術前提下,電機也從自身角度被弱化掉了關注度,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反正用的都是永磁同步電機,也沒什么可在深究的了。
『新款江鈴E200也更換為了永磁同步電機』
正如前文所說,電機作為三電技術的核心之一,理論上在市場成長推進的過程中本應該做出更好的技術改進,比如更好的轉換效率以及功率輸出的優化。但事實上,近兩年的時間里電機技術領域似乎是一個停滯的狀態,多數車企都在依靠統一的供應商進行電機的采購,而擁有獨立電機技術的企業并不多,技術同質化現象也由此進一步顯現了出來。
中國當前純電動汽車市場仍以微型和小型車為主,在十萬元售價左右,車企既要拿出足夠好看的“續航”數據還要控制成產成本,當所有的產品賣點都在向續航傾斜時,電機這一關鍵的硬件部分自然就因為“成本受限”問題而被忽視掉了。純電動車從磷酸鐵鋰電池過渡到成本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上后,這一部分成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讓車企對電機技術的重視進一步弱化。
相比2017年,當前中國市場中在售的純電動汽車的確在續航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在其他參數指標上整體水平仍停滯不前。電機技術的發展在業內來看也有著明確的推進路線,無論是感應異步還是永磁同步電機,接下來會繼續向小型化、高效率以及集成式的方向發展,但對于剛剛走出萌芽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究竟是技術照顧需求,還是需求跟隨技術呢?如果始終受限于照顧續航以及入門車型的低成本考慮,電機技術的發展速度仍然不會太快。
總結:在續航第一剛需面前,三電技術難被一視同仁。
技術需要用落地的產品來說話,電池容量帶來的續航之所以更被我們看中,還是因為其的好與壞能夠在產品上直白的體現出來,而反之電機與電控就不具備這樣的特性,尤其對于純電動汽車這樣的新事物而言,雖然都被統稱為“三電核心技術”,但現階段想要被一視同仁仍有難度。有人說電機與電控技術的發展是要經過市場“先吃飽再吃好”的過程,在純電動汽車還未在續航這一指標上讓大家“吃飽”之前,其它的技術指標又該如何被談起呢。
可也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三電技術是相互協作的,技術并行才是市場走向成熟化的根本。海外車企目前已經在三電技術上要比中國品牌走的更遠一些,也因此產生了另外一個重要的數據指標來作為純電動車的評定,那就是電耗。電耗是如何被科學計算出來的,它是否也像油耗一樣能夠作為一條硬性的參考指標?關于能夠左右純電動汽車電耗數值的電控技術,我們下期繼續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