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說] 螢火蟲是個小型車,可供防護、緩沖的空間結構必然不如大車,卻能在中保研測試中獲得第一檔成績——G/G+/G+/G+,怎么做到的?
這個評價屬于什么水平?
G/G+/G+/G+這一檔是中保研測試至今的最好成績,僅有問界M9、樂道L60、螢火蟲獲得。同時,螢火蟲也是中保研測試至今的所有車型里,尺寸最小的。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2024年評測車型 第三次結果
2024年評測車型均依據《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2023版規程》測評,新規程在“G”之上新增了“G+”等級,需大項下的子項成績均為“G”,才能獲得“G+”。
螢火蟲重點安全設計解讀
車內乘員安全指數“G+”,包括8個子項,均為“G”,才能獲得“G+”。其中,駕駛員和乘員側的正面25%偏置碰撞、正面50%偏置碰撞、側面碰撞這三項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測試項目。
主副駕正面25%偏置碰撞(64.4km/h)是難度極高的測試項目,曾讓中保研和不少熱門車“一戰成名”。該項模擬車頭一側與電線桿、樹干、其他車輛發生碰撞。
在車頭,前防撞梁和前縱梁等是主要防護結構,而25%偏置碰撞的位置靠外側,有些車的前部護盾(最結實的受力、吸能結構)被避開,受到弱點擊破,獲得暴擊傷害,結果之慘烈可想而知。
縱梁后邊的前圍板,也就是座艙與動力艙中間的隔板,設計了三根1500Mpa級熱成型鋼,可將撞擊力分散,抵抗變形,還能阻擋潰縮零件對座艙的入侵。
前圍板和前防撞梁都有斜度,可在撞擊時導引車身“滑偏”,也能起到一些卸力作用。這種設計在業內是常見設計。
再往后,前門設計了四道力傳導路徑,A柱、門檻以及車門兩道防撞梁(1500Mpa),繼續分散和傳導撞擊力,降低避免乘員艙變形率。
50%偏置碰撞(50km/h)中,前防撞梁和前縱梁起了重要作用。
超寬的兩根前防撞梁作為第一道防線,就是為了在碰撞時犧牲自己,吸收能量,并將撞擊力向后傳導,分散傷害。
前防撞梁彎折后,作為主體骨架的前縱梁和副車架也開始受力,開始穩定地發生彎曲和皺縮,將撞擊力吸收掉、分散掉。
螢火蟲的副車架設計和特斯拉有相似結構,均采用全框式+U型圓管梁結構,剛度較高,可供安裝電機。
U型圓管梁的設計還有個好處,可承受力更大,且能讓車身偏轉卸力。向外拱形的設計相比平管,可承受力更大,同時副車架焊接在U型管斜側,一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可承受力,一方面則利用斜向的力傳導路徑,讓遭遇偏置碰撞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撞擊力方向,讓車身偏轉,分散撞擊力。
側面碰撞(50km/h)主要模擬在路口、其它失控車輛對本車造成的側面撞擊。如果說前碰撞,小型車還有車頭作為緩沖空間,那么側面由于尺寸的限制,緩沖空間可就小得多,安全保障難度也相當高。
中保研2023版規程中,側碰難度升級,壁障質量從2020版的1500kg 升級到1650kg,碰撞能量增加10%,且撞擊高度也提高了。生存空間(B柱與座椅中心線距離)要達到G等級,標準也從≥12.5cm,提高到≥18cm,標準提升44%。
螢火蟲前門的兩根防撞梁(1500MPa熱成型鋼),其橫截面采用“M型”彎曲加厚設計,增加了緩沖空間,這也是業內對于車門防撞梁的常用設計思路。
據官方數據,車門抵抗撞擊的變形量可減少64mm,對小車的側面來說是相當可觀的尺寸。
安全氣囊
車身骨架的結實和緩沖結構,保障座艙空間不被侵入,內部則靠氣囊保護人體。
螢火蟲全系標配9個安全氣囊,在側碰中起到重要防護作用的是前排中央安全氣囊(雙腔遠端氣囊),也就是在主副駕乘員中間的氣囊。由于側撞發生后,乘員頭部及身體會失控甩動,身體(尤其頭部)會互相撞擊,這樣產生的二次傷害不容小覷。
前排中央安全氣囊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二次傷害,該配置在國內一般是指導價11萬左右起的車上開始標配,而在小型車中,除了螢火蟲,目前僅有smart精靈#1和MINI系列等少數車型配備。
前排中間氣囊配備車型 |
|||
小型車 |
標配款指導價 |
其他級別車型(最便宜三款) |
標配款指導價 |
螢火蟲 |
11.98萬起 |
比亞迪海豹06 |
11.98萬起 |
smart精靈#1 |
17.49萬起 |
廣汽本田鉑智3X |
11.98萬起 |
MINI |
24.38萬起 |
比亞迪秦L |
12.98萬起 |
電動MINI COOPER電動MINI COOPER |
20.98萬起 |
|
|
電動MINI JCW |
29.98萬起 |
|
|
在中央氣囊之前,側碰時的第一道內部屏障則是側氣簾,重點保護乘員的頭部。螢火蟲的側氣簾采用超大超長設計,從A柱到C柱,能夠覆蓋前后車窗所有乘員可觸達的區域。
安全設計的基礎是高強度材料的使用,白車身高強度鋼和鋁合金使用占比達到83.4%,抗扭剛度達到35700牛·米/度。這讓模擬車輛側翻、翻滾以及被貨車壓到的場景下的車頂強度試驗,螢火蟲也拿到了G。
車外行人輔助安全G+
車外行人與輔助安全指數的評價均得到G+。
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G
該項并未獲得“G+”,不過“G”就是該項自中保研測試成立以來的最好成績,且拿到G的極少。2024年評級車型中,除了螢火蟲,僅賽力斯問界M9、大眾邁騰、樂道L60、日產探陸也獲得“G”。
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這一項主要測試在低速下的碰撞損壞率,以及維修價格。其在中保研測試中排序第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保險業背景的中保研測試,該評級對車輛保費、賠償率的設定,有一定的參考依據。
之所以是“一定的參考依據”,是因為市場競爭環境、法規政策以及經營策略等因素,可能影響更重要。
編輯分析:
在國內,小型車主要是平價代步車,主銷車型為星愿、海鷗、五菱賓果等,這部分車主要用于都市、城鎮的低速日常代步,對價格敏感。
螢火蟲是在smart/MINI與星愿/海鷗之間,提供了一個中間選擇的精品小車,安全、智能化以及個性設計方面與smart/MINI差不多,品牌溢價能力暫時還差一些,但價格要低不少。
面向的車主群體需要代步小車,但也有設計質感、安全配置、智能服務、品牌形象等需求,對價格相對沒那么敏感。當然,這個需求的規模也就小得多。
此外,螢火蟲的造型設計、安全設計,也體現出了對歐洲市場的野心。
安全設計及配置水平,官方透露是中歐雙標準。在歐洲E-NCAP測試中,相近尺寸的被定義為“城市和超級迷你型”,以下是近年來的車型成績。
造型設計方面,設計總監Kris Tomasson曾透露,獨特的“三燈”靈感來自基督教中的“三位一體”,是歐洲民眾更容易接受的文化。
如果是奔著蔚來系的換電技術來的,那需要注意,現有的蔚來換電站暫不支持螢火蟲,它將來會接入蔚來第五代換電站,預計要等到明年初才會啟用。(文 汽車之家 衛江鵬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