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漂移
正事說完了,最后我想跟大家簡單聊聊漂移這件事。漂移其實不太講究驅動形式,但后驅車漂移最簡單,也最容易做出漂亮的動作,所以本次我就單就后驅車的漂移簡單說說吧。說實話漂移這方面不是我的專業,只能把一些控車心得說出來與大家探討,歡迎大家看完了以后在留言區和我一起繼續討論這個話題。
每個人對于漂移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了耍帥、為了體驗《頭文字D》的感覺、為了取悅你的副駕駛、為了享受快感……不論什么,你一定不要為了跑得快而漂移,至少在柏油路上是越漂越慢的。由于之前討論過的滑移角曲線特性影響,輪胎在大角度滑動中會丟失很多摩擦力,同時加劇無謂的磨損。在汽車場地賽事中,漂移幾乎很少會用到,除了偶爾需要快速變化車頭指向,或者應付意外情況以外。另外要強調一下,在公共道路上別玩這個,想玩還是請到賽車場或是專門的汽車運動場地來。
漂移說簡單點,其實是刻意營造一個轉向過度的行駛狀態,并在一定距離內保持這種不平衡狀態。這種轉向過度必須在可控范圍內且可以隨時改出,不然就成了“失控”。在整個滑動過程中,車輛要使用自身動力繼續保持滑動速度,如果車尾只是依靠慣性產生短暫橫移,而車身位置幾乎沒有移動的話,就多半成了“甩尾”。
漂移第一步是要讓后輪突破抓地力產生滑動。要做到這個,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動力滑移和重心轉移。動力滑移一般用在大馬力后驅車上,使用發動力的強大扭矩讓后輪在彎道中失去抓地力,向彎道外側滑動。如果發動機扭矩足夠,這是響應速度最快的方式,可以在行駛方向上隨時進入漂移狀態,這也是專業漂移賽車動輒幾百馬力的原因。
另一種方法是利用重心轉移,可以在彎道中快速收油門讓重心前移,再重新踩下油門讓失去重心的后輪滑動。或者可以利用車身左右晃動的鐘擺效應讓外側前輪獲得最大附著力,從而促使后輪失去重心滑動。控制良好的鐘擺效應甚至可以在非后驅車型上實現漂移。
車尾滑動起來了,我們要保持住滑動狀態,這是需要克服的第二個難關。保持車尾滑動狀態除了一定強度的油門保持以外,主要注意兩點:一個是始終將前輪對準滑動方向,另一個是油門不要有太劇烈的收放動作。漂移已經是一個不平衡的行駛狀態,任何過大幅度的干擾都有可能大幅改變車身重心,對漂移的順利進行造成干擾。許多漂移初學者都在這里產生過困擾,也就是車尾開始滑動后無法停住,車身自轉180度導致漂移失敗,多半是前輪指向和油門收放過于劇烈這兩個原因引起的。
當我們正常開車時,前輪負責轉向,后輪提供轉向的支點。在漂移時候這個概念就變了,通過油門控制的后輪通過不同程度的扭動車身實現轉向,前輪則為車身扭動提供平衡支點。將動力提高一點,車尾會向外滑動,縮短轉彎半徑;動力收小一點,車尾則會順向后面,延長轉彎半徑。如果動力繼續減小,車尾會重新恢復抓地力回到行駛軌跡上,漂移也就結束了。方向控制和及時改出是漂移面對的第三個難關。掌握這三點,你已經能做出一些基本的漂移動作了。下面我給大家看一段培訓中的繞樁漂移科目視頻,也就是在雪地上用漂移進行繞樁動作。
有些汽車的電子穩定程序都帶有運動模式,系統允許車身有一定程度的滑動,在發現駕駛者出現嚴重失誤時再出手相救。這很有趣,可以讓初學者用很簡單的方法體驗滑移,對于練習車輛控制的信心和學習效率都有幫助。不過這里要重申一下,電子系統不是萬能的,最可靠的控制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
好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漂移是個嘩眾取眾的玩意兒,沒有實際意義。實際上漂移是一種車輛失控自救的絕佳演練,通過不斷的人為讓車輛失控,對于失控臨界點的把控將會越來越熟悉。漂移能提高你的控車能力,反過來如果控車能力到了一定水平,漂移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好了,這次冰雪駕駛和漂移的話題就聊到這里,后面給大家看一段參加培訓時跑冰雪賽道的視頻,就當是消遣吧。本來說好的車外視角視頻最終沒有拿到,很抱歉只能看車內視角的啦。
● 寫在最后
當活動最后結束的時候我明白了一件事,BMW精英駕駛培訓專門提供一組冰雪駕駛不是單純讓大家玩得高興這么簡單,其實最終還是一堂寓教于樂的駕駛技能培訓課程。兩天的冰雪路況實戰讓人對濕滑路面駕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以后面對雨雪天氣會有更多的信心。同時冰雪駕駛培訓也是對賽道駕駛技術的提高,冰雪路面用和柏油路相同的駕駛規律、比柏油路慢得多的節奏讓大家練習了車輛失控的處理方法和簡單的漂移教程。我周圍有幾個自稱為“后驅狗”的好朋友,除了賽道技術不凡以外,但凡有個下雪天就抄起他們的后驅車一溜煙跑到空場地上轉圈圈。下次北京再下雪的時候,我也許會考慮加入他們,并給他們講這些從冰雪駕駛培訓帶回來的見聞和感觸。下雪天,也許真的不止玩雪這么簡單。(文/汽車之家 許云鶴)
相關閱讀
充滿樂趣!體驗2015寶馬海拉爾冰雪試駕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503/86394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