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多媒體體驗] 目前智能手機有80%的功能與通話無關,而未來的汽車也將會是這樣,大部分功能與交通無關——馬云。馬爸爸所說的情況看似離我們還遙遠,但似乎又很近,也是各大主機廠研發的方向。
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比肩特斯拉的10.4英寸大屏、手機遠程控制、開放的系統平臺,以上的關鍵詞統統來自于榮威的RX5。這篇文章我們不談它的外觀、不聊它的內飾、不說它的駕駛感受,只來評評它到底是否真正符合“互聯網汽車”的身份。
● 互聯網汽車的定義——業界沒有明確概念
如果你突然問我什么是互聯網汽車,我可能會一時語塞,因為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并沒有一個公認的解釋,絕大多都是汽車廠商自己的吹噓和媒體的跟風評論。
在我心中的互聯網汽車,應該是和美國大片中的橋段相似。當我坐進車中汽車會主動向我問好,當我要去某地時只需動動嘴皮子就可以睡覺了,醒來的時候已經到達目的地、當我在路上被別人反復“欺負”時,會切換出武器、甚至開啟自毀模式。說的有點遠了,總之一切的一切都脫離不開懶的態度,恨不得它能在汽車上把所有的事兒都替我干了。咳......當然車震除外。
● 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互聯網汽車)
通過百度百科,得出了目前較為“權威”的互聯網汽車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擁有智能系統、無人駕駛汽車或互聯網企業生產的汽車。
通過字面意義就很好了解,智能指的是車輛提供全智能的車載系統,通過互聯網使汽車和手機等終端設備實現無縫連接,例如遠程控制、語音控制車輛等。無人駕駛汽車,參照DC、漫威系列電影主人公的座駕即可,無需多說。前段時間炒得比較火熱的FF 91就是一家徹徹底底互聯網公司的產物,據說樂視的CEO賈躍亭為此項目投上了巨額的支持。
● 阿里巴巴研發的車載系統
榮威RX5的多媒體系統使用的是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共同合作的YunOS系統,從“出身”來說,RX5已經符合半個互聯網汽車的身份了,再加上車內自帶了4G網絡,所以在上市之初就號稱自己是全國首款量產的互聯網汽車。
在榮威RX5的上市發布會中,馬云親臨現場,并對于榮威RX5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在上次的試駕會上,我曾短暫地體驗了榮威RX5的智能系統,所以這次我們不做籠統的評價,只針對細節進行考量。鑒于前面的內容太晦澀,那么先來看個體驗視頻。
下面,我將以圖文的方式呈現體驗的內容:
- 大屏很給力
售價14.88萬元的20T 兩驅互聯網智享版以上版本的車型均配備了10.4英寸的大屏,比9.7英寸的iPad還要大一圈,而iPad mini則只有7.9英寸。
其他低配車型則標配了8英寸的多媒體屏幕,并搭載了上汽自主研發的inkaLink系統,并支持蘋果的CarPlay和安卓系統的百度CarLife,可以適配9成以上的智能手機,從這點看RX5對智聯用戶體驗的基礎工作做得不錯。
可能很多朋友會質疑為什么車載多媒體屏幕普遍體驗較差,其實這是因為費類電子產品,只需通過簡單地ISO9000認證,而車載屏幕,雖說是電子產品,但執行的是汽車行業標準,和ISO9000相比,汽車的行業標準要更加嚴苛。同時車載產品的工作環境也更加惡劣,高溫高濕、低溫極寒、震動、防靜電等等因素限制了其硬件的流暢度。另外車載產品需要和整車一起研發,開發時間兩年起,那么可想而知,原裝的車載屏幕在開發過程中有多困難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