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算不上一款美麗的車,直來直去的線條與早些時候的Giulietta那種柔美曲線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Giulia依然具有鮮明的個性,車頭三角形的格柵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一輛阿爾法·羅密歐,而車尾絕對是一個亮點,看似平淡無奇卻有著獨特的挑逗性,后備箱蓋上的“凹槽”一直延續到車尾,形成一個獨特的缺口,而略微向內凹陷的車尾面板甚至可以讓人聯想起一些偉大的意大利跑車和賽車——即使在阿爾法·羅密歐TZ或是法拉利250GTO上也能找到類似的設計。
當然,Giulia的鮮明個性不僅體現在外形上,更體現在它的駕駛特性上。眼前這款Giulia 1300 Super是1970年推出的“高性能”版本,在1965年問世的Giulia 1300 Ti(Turismo Internazionale)基礎上,原有的單下吸式化油器被雙平吸式化油器取代,使排量1290毫升的發動機最高功率由82馬力提高到87馬力,在那個年代的小排量發動機中也算是出類拔萃。最引人入勝的要數其特別的聲音,裝有雙化油器的發動機在4000轉/分時演奏出最動聽的音樂,換擋的感覺犀利干脆。緊湊的造型和合理的座椅高度提供了良好的視野,膠木質地的三幅式方向盤也很符合運動車型的特征。
盡管這款車的動力遠無法用強勁來形容,但活躍的車身動態表現和直接的路面反饋,使得駕駛這款車成為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為了體驗這種純粹的樂趣,你必須快速靈活地轉動方向,Giulia是一輛極限很高的車,它那傳遞性優異的轉向系統始終可以使車處于可控范圍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Giulia是一款重量只有1噸左右的后驅車,它在快速過彎時車尾會出現不和諧的擺動。不過,正是如此積極的反饋才讓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它的性格,或許這種看似不可控,實則可控的狀態,才是駕駛樂趣的源泉。
再來看看它的后繼車型Giulietta。正如剛才提到的,Giulietta是一個比Giulia更早的車型名字。第一代Giulietta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敞篷車和一種名叫Giulietta Sprint的雙門轎跑車,而名為Giulietta Berlina的四門轎車版相對而言乏善可陳。事實上,這是阿爾法·羅密歐第二次復興Giulietta這個名字,第一次是在1977年。
全新Giulietta或許依然可以用個性十足來形容,它的車身線條極富美感,前臉有著家族標志性的三角形電鍍格柵,牌照框架被“擠”到一邊,如同阿爾法·羅密歐歷史上許多經典車型一樣。然而,即使出自這個目前主要依靠個性設計而立足車壇的品牌,Giulietta也難以擺脫同質化的趨勢。比如,Giulietta沿用了147的隱藏后門把手設計,使其看上去像是一款雙門轎跑車。這種設計在2000年確實很有新意,但放在當下,類似的設計早已比比皆是,在奇瑞A3上也能見到。尾部看去,不看標識的話,這難道不是一輛歐寶Astra嗎?總的來說,Giulietta至少已無法像前任147那樣,在滾滾車流中擁有無與倫比的辨識度。
我們這輛Giulietta擁有一臺2.0升JTDM渦輪增壓柴油機,最高功率為170馬力。如果嫌動力不夠,還可以選擇搭載“1750”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的Quadrifoglio Verde(三葉草)版本,235馬力的最高功率足以使它躋身高性能鋼炮俱樂部。Giulietta的駕駛者可以通過標準配備的“DNA選擇鈕”在動感、正常和全天候三個模式間進行切換,直接改變發動機、變速箱、轉向系統、Q2電子差速器以及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的設定。
毫無疑問,今天的Giulietta比40年前的Giulia 1300 Super更快,操控更精準,更智能化也更安全,制造裝配工藝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Giulietta還擁有Giulia 1300 Super那種簡單純粹的駕駛樂趣嗎?它與菲亞特或其它品牌的家用兩廂車還有多大的區別?更重要的是,還有多少顧客愿意追逐這種所謂的個性呢?
◆ 相關閱讀點擊
1. 大嗓門小可愛 試阿爾法羅密歐敞篷跑車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0909/69893.html
2. 可愛又環保的小車!阿爾法MiTo對比迷你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0902/5480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