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期待理由:饋電工況油耗4.3L/100km,還有誰?!
豐田在混動技術上的造詣毋庸置疑,2005年就將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的普銳斯導入國內,可以說是國內混動車型的先行者。但較為高昂的售價等因素,讓該車的銷量并不理想。好在2015年,豐田的兩個合作伙伴分別國產卡羅拉雙擎和雷凌雙擎,也就是卡羅拉和雷凌的油電混動版本,兩款車基于燃油版打造,但售價與燃油版基本持平。
從最新的銷量數據來看,卡羅拉雙擎1-11月份累計銷量7.49萬輛,同比增長36.04%;其中11月份單月銷量達到7971輛,同比增長46.63%。雷凌雙擎今年累計銷量3.99萬輛,同比增長9.64%。不難看出,消費者對豐田混動技術呈現逐步認可的狀態。
豐田并不滿足于油電混動一種形式,2018年北京車展上,豐田兌現了兩年前許下的“諾言”,帶來了卡羅拉與雷凌的插電混動版車型,并分別命名為:卡羅拉雙擎E+、雷凌雙擎E+。這兩款車型為中國市場專屬,它們共享了一套由1.8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動機及電池組構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
卡羅拉/雷凌雙擎E+是在豐田成熟的混動技術上進化而來,純電動行駛里程55km,官方數據顯示整套系統在綜合工況下油耗為1.3L/100km,在饋電工況下的油耗為4.3L/100km(饋電工況即電池電量為零的情況下)。從油耗表現來看,卡羅拉/雷凌雙擎E+競爭力強悍。
『圖為卡羅拉雙擎E+、雷凌雙擎E+』
從外觀來看,兩款車均基于現款車型打造而來,僅在細節處有所不同。細節部分,新車在前格柵以及前大燈內部加入了藍色元素點綴,彰顯其新能源身份。另外大燈燈源標配LED,這一點好評,其中卡羅拉雙擎E+的LED日間行車燈只有高配兩個車型才有。
『圖為卡羅拉雙擎E+、雷凌雙擎E+』
車尾部分,兩款車各擁有一根貫穿兩側的藍色裝飾條,卡羅拉雙擎E+更為明顯,其余部分與燃油版車型區別不大。加油口在車身左側,車身右側是充電口。充電部分,以卡羅拉雙擎E+為例,該車支持公共交流充電樁和便攜式充電器兩種方式,分別需要3小時左右和5小時左右可充滿。
『圖為卡羅拉雙擎E+,與雷凌雙擎E+僅配置上有區別』
內飾方面,兩款車均沿用燃油版車型設計,時下的流行元素它都沒有,或許這也是其魅力所在,不屑于做“表面功夫”。配置方面,新車采用8英寸觸控屏幕,并支持百度CarLife手機互聯功能。但值得吐槽的是,全系沒有倒車雷達功能。
動力方面,兩款車均搭載1.8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動機及電池組構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99馬力,最大扭矩142牛·米;電動機最大功率72馬力,最大扭矩207牛·米。傳動系統方面,其依舊匹配E-CVT無級變速箱。
空間感受上,卡羅拉雙擎E+是基于現款卡羅拉打造而出,乘坐/儲物空間都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中間位置的乘坐舒適性較好,靠背不硬,地板中央地臺凸起也不高。
至于駕控感受,我的同事馬亦驍試駕了卡羅拉雙擎E+,以下內容節選自他撰寫的文章《更適合中國市場 試駕豐田卡羅拉雙擎E+》純電動模式下,EV CITY模式下油門很靈敏,初段動力釋放沒有一點延遲,不過受限于最大功率只有72馬力的電動機,在中后段能明顯感受到加速感的衰退,不如某些國產插電混動車型來的過癮。將電子擋桿向后拉能進入B擋,這是卡羅拉雙擎E+的動能回收擋,只有一個擋位可選,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松油門后的拖拽感沒有那么明顯,不會對日常駕駛時的舒適性造成影響。
EV MODE模式下,油門踏板的開度稍微大一些,發動機便能開始工作,發動機啟動時動力銜接得相當好,沒有什么讓人有不適感的地方。但是必須要說的是,如果在時速較高時讓發動機介入,那么E-CVT變速箱會把轉速拉高以換取最優的動力輸出,這時發動機噪音便傳入了車廂內,比較惱人。在混動模式下,卡羅拉雙擎E+和卡羅拉混動版的駕駛感受非常類似。
得益于位于第二排座椅后的電池組所增加的配重,卡羅拉雙擎E+的懸架給人的感覺較之普通版卡羅拉要厚重一些,調校的風格是偏舒適性,對于路面上的小振動過濾得挺徹底,以相對較高的時速通過減速帶時也沒有多余的彈跳,懸架的調校值得給一個好評。
總結:豐田選擇拿卡羅拉和雷凌兩款車推出插電混動版本很容易理解,意在傳承卡羅拉的金字招牌,并且多年的混動技術十分成熟,與其推出全新的車型,倒不如放在大家都熟悉的車型上,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可靠、成熟的混動技術,較低的油耗,以及卡羅拉/雷凌較高的用戶基礎與口碑,都將為這兩款插電混動車型有了一個好的起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