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日,有媒體報道,造車新勢力云度新能源陷入工人離職頻繁、強制員工休假等困境。對此,云度新能源公關負責人周良回應汽車之家稱,上述消息不屬實,企業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且下半年將會有新車型推出。
“去年底,受新能源政策調整影響,我們選擇提前儲備一批車輛,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集中生產。在保證供應的前提下,春節期間,前后給員工多放了半個月的假期,因此并不存在強制休假的情況。”云度方面稱,目前公司約有1100多人,其中工人大約在400至500人左右,研發人員等約為700人。
不過,從銷量來看,云度新能源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確實并不好看,前6月數據分別為344輛、180輛、239輛、200輛、220輛、200輛,累計為1383輛。這與年初其定下的2萬輛銷量目標有很大的差距。
周良稱,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補貼持續退坡,以及汽車整體市場下行等,這一定程度上給云度新能源造成不少壓力。不過在他看來,全年完成2萬輛銷量目標難度不大。
“下半年,企業將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的車型。”云度相關負責人指出,云度新能源將在今年10月至11月推出一款小微型車,該車主要針對三大市場,一是微出行市場,這一部分市場有很大空間,且小微型車在盈利和靈活度上具有很大的優勢;二是低速電動車市場,第一批低速電動車面臨換代,為小微型車增加了市場前景;三是向此前未觸及地區延伸,隨著地補取消,之前一些沒有覆蓋的地區,也可以慢慢加入考慮。“明年中旬,云度新能源還會推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上述云度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與此同時,云度新能源還將開拓共享出行領域市場。“目前我們車型銷量主要都是私人領域,下半年將積極開拓出行領域,預計今年私人端和出行端銷量比例在6∶4。”
實際上,云度新能源在出行領域此前并非沒有動作。一方面,與一汽轎車簽署合作協議,除了計劃今年底將推出合作研發的新車,同時雙方還將在網約車等領域合作;另一方面,云度新能源還與上海北斗交大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并實現51輛車的交付。云度方面稱,“未來企業將會有很多出行領域消息分享。當然也不排斥建立自有出行品牌,不過這要在微型車上市之后才會考慮。”
云度新能源領域另一大備受關注的問題,即融資。在新勢力車企在資本市場“鬧”的火熱之際,云度新能源僅在2018年傳出已于當年上半年開啟融資通道,此后并無更多消息傳出。
云度方面解釋稱,沒有進一步消息傳出的原因在于企業背景。成立于2015年底的云度新能源,背后有四大股東,一是福建汽車工業集團,二是莆田國投(相當于莆田市政府),三是海源機械(也是福建的國企),剩下的為公司高管和員工持有。
“由于我們國有成分占比較高,在融資過程中確實沒有其他一些新勢力企業靈活,且手續和過程上比較復雜。”不過,云度新能源方面指出,企業近期已經有確切的資本要進來,正在進行流程辦理中,合適的時間會公開,爭取今年內向外界公布。
實際上,都在說自己是新勢力造車交付第一家,但從時間上來算,云度新能源或是真正的首家。早在2017年10月,其首款車型即量產發布,并開始陸續交付;2018年3月,第二款量產車型π3也步入市場。但是隨著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新能源補貼“腰斬”,且企業產品體系較為單一并缺乏記憶點,使得云度腳步逐漸落后于其他新造車企。云度新能源或也意識到上述問題,今明兩年,將陸續推出多款車型,豐富產品體系,不過相對于多,“精”對于車企,特別是新勢力企業可能更加重要,未來云度新能源能否推出更有記憶點的車型,拿下更多市場?我們將持續關注。(文/汽車之家 章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