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的無人駕駛巴士項目“生變”,阿波龍小巴“賣一臺虧一臺”,百度主力研發人員已經撤出該項目。而百度方面對此回應表示,“相關報道不實”。
汽車之家特此向金龍客車方面求證,一位金龍客車的車身工程師回復說:“前期安排的工作都進行到了一定階段,車輛的測試工作我們一直都在做。至于市場運用,本來就是打問號的,存在一定風險。現在,相關的政策法規等也都尚未落地。我們也在福建地區的幾個地方進行試運營,總得來說市場還未明朗。方向是好的,但過程是曲折的,需要各方的努力。”
『百度&金龍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
據了解,百度&金龍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于2017年正式亮相,搭載L4級自動駕駛技術,阿波龍小巴既無方向盤也無剎車踏板,可用于載人也可用于物流行業。2018年,在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興致勃勃地宣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當前,阿波龍已經在北京、湖北武漢及河北雄安新區等地開展了試運營。
上周,爆料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Apollo開源項目。”、“目前,百度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20-30名左右。”該媒體還稱,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其透露,“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200萬元,售價150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在該新聞報出后不久,百度通過Apollo阿波羅智能駕駛官方微博回應,“目前百度無人駕駛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同時,百度還表示,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城市落地。
『百度Apollo阿波羅智能駕駛官方微博回應』
其實,除了百度之外,包括主機廠、著名零部件供應商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都曾先后推出過無人駕駛小巴概念產品,例如大陸CUbE、采埃孚e.GO Mover、東風Sharing-VAN和豐田e-Palette等等。在這些項目中,零部件企業大多是通過概念產品展現自己體系化的自動駕駛技術實力,而主機廠則旨在探索下一代出行服務新模式,為打造智慧出行新載體而做準備。
盡管各家產品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都大同小異。首先,無人駕駛小巴基本屬于L4級自動駕駛,未來也會升級到L5級;第二,大多采用通用底盤式架構,方便改裝成公交車或物流車;第三,基本應用于簡單、封閉的低速場景,如碼頭、機場或者園區等,時速一般在60km/h以下;第四,根據部分企業的規劃,2020年很有可能是無人駕駛小巴落地的關鍵節點,例如豐田e-Palette有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投入使用,采埃孚e.GO Mover計劃2019年量產,年度量產量計劃為五位數。
『豐田e-Palette概念無人駕駛小巴』
不過,就當前而言,無人駕駛小巴尚未大規模推廣,多處于試點運營階段。畢竟,安全性、法規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對這項新事物都多多少少有所約束,率先在封閉、低速場景開展運營也是無人駕駛小巴面對法規、技術成熟度等要求不得不做出的妥協。雖然與自動駕駛乘用車相比,共享出行市場對自動駕駛的成本敏感度明顯不如個人消費者,但成本動輒百萬以上的無人駕駛小巴依然很考驗企業的商業模式。不管怎么說,共享出行是自動駕駛落地的一大應用場景,不論是企業還是市場,亦或是消費者都需要時間去升級、去接受。(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