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Waymo與Uber之間曾圍繞竊取自動駕駛商業機密一案展開過訴訟大戰,最終以Uber賠償價值約2.45億美元(超過17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并且不能使用Waymo任何自動駕駛技術為條件與Waymo達成和解。在Waymo與Uber和解一年多以后,這起竊密案中的一位關鍵人物——前Uber自動汽車業務負責人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很有可能會迎來10年牢獄之災。
『Waymo自動駕駛汽車』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大陪審團已對萊萬多夫斯基提起了訴訟,指控其竊取Waymo自動駕駛商業機密,并出售給Uber。起訴書中稱,萊萬多夫斯基在擔任Waymo工程師期間犯下了33項盜竊罪和竊取Waymo商業機密罪。如果罪名成立,萊萬多夫斯基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另外每項罪名最高可罰款25萬美元(約180萬元人民幣),外加其他經濟賠償。
『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
據了解,天才工程師萊萬多夫斯基曾是Waymo自動駕駛項目核心研發人員之一。2016年,萊萬多夫斯基離開Waymo并創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不久后,Uber以6.8億美元(約4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OTTO。不過,Waymo發現萊萬多夫斯基在離職前下載了1.4萬份自動駕駛機密文件。此后,Waymo與Uber及萊萬多夫斯基開啟了關于自動駕駛知識產權的斗爭。
目前,因受訴訟事件的影響,萊萬多夫斯基已經辭去了另一家自動駕駛卡車企業Pronto AI首席執行官一職,其律師邁爾斯·艾里希稱,他的當事人沒有從任何人那里竊取任何東西,起訴書只是改寫了一年半以前和解的民事訴訟中不足為信的主張。他還表示,萊萬多夫斯基在Waymo工作時所下載文件是被授權使用的信息。
其實,在自動駕駛圈內,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竊密的新聞事件并不少見。除了Waymo控告Uber竊取機密外,蘋果曾起訴其前自動駕駛工程師張曉浪(后加盟小鵬汽車)竊取商業機密,特斯拉也起訴過前員工竊取了公司自動駕駛源代碼。就國內而言,百度同樣指控過前高管王勁(離開百度后創立自動駕駛公司景馳科技,現改名為“文遠知行”)侵犯公司機密。
從頻發的“自動駕駛竊密”新聞中可以看出,自動駕駛技術背后的暗戰不斷。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可謂“高歌猛進”,正值市場方興未艾之際,全行業對技術和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尤其專業人才更是匱乏。在這個圈子中,挖角高管、員工頻跳槽、竊取技術等現象也變得越來越多!叭R萬多夫斯基機密竊取案”有可能不是最后一例,但如果萊萬多夫斯基最終被判以10年刑期,那么可以說是敲響了自動駕駛行業警鐘,良性競爭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