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自動駕駛技術其實有著比較強的地域屬性,這體現在交通環境、法規標準等方面,比如國外的自動駕駛就不能直接引進國內。同樣,在國內不同地區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多數省市都已經在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測試,一個互信、互認、互通的更大范圍的測試區就顯得非常必要了。而長三角地區會率先成為該類測試區的“排頭兵”。
日前,在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上海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上海晶眾科技以及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共同簽署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能力構建》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同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場景庫基礎架構,建立長三角協同的場景庫體系,提升聯盟技術服務能力,并搭建長三角地區智能網聯汽車合作與交流平臺。
上海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在道路測試管理、場景庫研究、車路網云一體化體系等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晶眾科技則是一家地圖廠商,它持有甲級導航地圖測繪資質,擁有該資質才能進行厘米級高精地圖的采集和制作,據稱全國絕大部分國家級智能網聯測試區都使用的是晶眾地圖;而江蘇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在AI、人-車-環境系統綜合態勢感知、高精定位、智能決策及車輛控制等領域也有所突破。
這三家單位合作的核心主旨就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一體化發展。上海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總經理李霖稱,“整個智能網聯市場將在2023年左右逐漸走向蓬勃發展,為此他們必須早做準備。”
在9月7日,上海、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一市曾共同簽訂《長江三角洲區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互認合作協議》,推動區域內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數據共享與測試結果互認,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研發進程,促進車聯網應用快速落地。
前兩日,首批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也正式發放,吉利汽車、江淮汽車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中智行獲得了首批測試牌照。獲得“長三角測試牌照”也意味著,企業能夠在長三角各個城市指定的公開道路上進行測試。
長三角地區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所展開的一系列舉措,極大促進了自動駕駛的發展,有利于該地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對于企業來說,一個互信、互認、互通的測試區,避免了重復測試所導致的資源浪費,節約了研發成本,并縮短了技術開發周期。
有理由相信,長三角地區只是先行試點示范,摸索可復制的模式。未來,國內或許將涌現出更多互認的測試區,智慧交通也將逐步步入正軌。(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