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本周行業大事件精彩不斷。中汽協預測2022年車市走勢;造車新勢力再迎新玩家,盒子汽車、自游家品牌正式發布;馬斯克被《時代周刊》評為2021年度風云人物;豐田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電動車戰略更加“激進”;吉利、力帆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本周精彩事件,請看E周見。
本周熱點新聞
■中汽協預測2022年汽車銷量2750萬輛
■國家統計局:11月汽車行業缺芯有所緩解
■盒子汽車、自游家新品牌發布
■馬斯克被《時代周刊》評為2021年度風云人物
■蔚來NIO Day在蘇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
■豐田電動化戰略再提速 雷克薩斯轉型純電動品牌
■力帆科技擬與吉利汽車共同設立合資公司
■電動車增至5款 寶馬“中國戰略”再升級
■深化與戴姆勒合作 北汽集團發布新公告
行業預測
■中汽協預測2022年汽車銷量2750萬輛
12月14日,在“2022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2年汽車市場總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預計乘用車明年銷量或達到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明年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此外,預計新能源汽車明年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
在他看來,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可能會有所不同。今年的市場是“前高后低”,明年市場估計是“前低后高”,一方面是基數因素;另外,芯片在上半年面臨的壓力肯定比下半年大,還有藍牌輕卡的政策也會對市場帶來影響。所以明年上半年可能日子會不太好過,但是下半年會恢復增長。
據中汽中心的預測,2022年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程度將逐漸趨緩,預計到明年第三季度,芯片供應將得到大幅緩解,但10%-20%的短缺可能還是一個常態。另外,2022年汽車芯片漲價頻率和幅度將會大幅減少,逐漸喪失漲價動能,甚至不排除到年底芯片價格出現下調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11月汽車行業缺芯有所緩解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2021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11月份汽車行業缺芯的狀況有所緩解。
付凌暉表示,從11月份來看,經濟繼續保持了恢復態勢。隨著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扎實推進,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力度加大,國民經濟繼續恢復,實體經濟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進出口增勢良好,民生保障有力,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汽車行業缺芯的狀況有所緩解,11月份汽車產量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
新勢力熱度不減
■馬斯克被《時代周刊》評為2021年度風云人物
12月13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2021年度風云人物為SpaceX公司創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幾乎沒有人能夠比肩他對地球生命、甚至是對外星生命所產生的影響。”《時代》周刊主編愛德華·費爾森塔爾如是評價馬斯克。
《時代》周刊在介紹馬斯克的文章中稱,“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馬斯克沒有房子,最近一直在拋售財產。他將衛星送入軌道,并利用太陽能運行;他駕駛著一輛他自己制造的汽車,不需要汽油、也幾乎不需要司機。他的手指一揮,就會引起股價的暴漲或暴跌。他的每一句話都被一大群粉絲奉為圭臬。當他橫掃全球時也夢想著移民火星,他的方下頜透露著不屈不撓。”
在成為《時代》周刊2021年度風云人物后,馬斯克轉發了《時代》周刊相關推文并寫下評論“謝謝”。
■盒子汽車、自游家新品牌發布
12月15日,智行盒子在北京舉行盒子汽車首秀暨品牌發布會。在會上智行盒子發布了兩款新品,分別是定位緊湊型MPV的智行盒子BM-400以及定位中大型MPV的智行盒子BM-600,前者將于2023年四季度上市,后者將于2024年三季度上市。這兩款車型專門為商用出行市場開發,未來將主攻出租車以及網約車市場,目前智行盒子收到的意向訂單量已達到4.2萬輛。
智行盒子在2017-2018年間,做了大量市場調研,發現網約車市場迎來大爆發,根據當時的行業調研報告統計,國內的市場規模約有140萬輛,但由于很多網約車并非正規注冊,所以實際的規模可能是其3-4倍。因此,巨大的市場前景推動了盒子汽車推出專門針對出租車以及網約車市場而設計的產品,并目標成為“B端賽道之王”。
12月15日,小牛創始人李一男創立的汽車品牌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位于常州金壇區的自游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了發布英文品牌“NIUTRON”,中文品牌“自游家”。
與此同時,自游家新能源也向外界透露了造車進程,宣布首款產品自游家NV將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同年9月份啟動交付。李一男表示,自游家新能源首款車自游家NV堅持增程和純電兩個方向并重。
■蔚來NIO Day在蘇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
12月18日,蔚來NIO Day在蘇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蔚來宣布,繼2021年進入挪威市場后,2022年蔚來的產品與全體系服務將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正式落地。同時,蔚來計劃到2025年,為全球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第五款車型ET5也正式發布,定位中型智能電動轎跑。新車搭載蔚來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NAD.ET5,售價32.8萬元起,計劃明年9月開啟交付。另外,ET7量產過程中共有超20項全新配置和功能得到了優化與增強,將于1月20日開啟鎖單,3月28日開啟交付。
傳統車企動作頻頻
■力帆科技擬與吉利汽車共同設立合資公司
12月13日,力帆科技發布公告稱,其擬與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雙方以貨幣資金方式各投資人民幣3億元,持股比例為50%。
公告稱,合資公司設立在重慶市兩江新區直管區,經營范圍為整車設計、研發、銷售(含配件、零部件加工設備、汽車裝飾);貨物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軟件開發;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
吉利汽車將全力支持合資公司的造車業務管理與運營,并依托吉利汽車在造車全環節的體系化優勢,通過精細管理和產業賦能,對力帆科技汽車研發體系、供應鏈管理、技術平臺、銷售渠道及體系化的全制造管理方案進行整合、完善和升級,推動力帆科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吉利汽車與力帆科技還將協調出行公司、換電服務公司,匹配車型,合理打造換電網絡生態。
■深化與戴姆勒合作 北汽集團發布新公告
12月13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汽集團”)宣布,為加強雙方期戰略合作,已經通過繼續投資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集團”)股份9.98%。同時,戴姆勒集團持有北汽集團在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車)9.55%的股份,以及持有北汽集團在A股上市公司(北汽藍谷)2.46%的股份。
北汽集團方面表示,增持進一步體現了北汽集團對戴姆勒集團的充分信任,也反映了北汽集團作為長期投資者對戴姆勒集團的鼎力支持。北汽集團重視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戰略和經濟層面所具備的獨特重要性,對梅賽德斯-奔馳在未來轉型過程中所蘊藏的大潛力充滿信心。
北汽集團和戴姆勒集團順應汽車產業“新四化”發展趨勢,并致于為中國碳中和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至2021年底,梅賽德斯-奔馳將在華引入共四款純電車型,包括EQA、EQB、EQC及EQS。其中EQA、EQB和EQC已在中國投產,明年全新EQE也將進行國產。
■豐田電動化戰略再提速 雷克薩斯轉型純電動品牌
12月14日,豐田集團宣布將投入350億美金用于電動車研發,并提出于2030年實現年銷350萬臺電動車的計劃。豐田集團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到2030年時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將帶來30款純電動車型,同時雷克薩斯品牌到2035年將會停售燃油車。
在發布會上,豐田集團還一次性發布了15輛純電動車,覆蓋了各種車型產品線,其中不僅包含11款大規模走量車型,還有皮卡、越野車以及一款貼著雷克薩斯跑車。不再執著于氫能源的豐田,終于開始吹響進軍純電動車市場的集結號。
除了電動化戰略和銷量目標外,豐田集團還加大了對于電池技術的投入,從原先的5000億日元(約279.5億人民幣)提高了20000億日元(1118億人民幣)。在電動化轉型中,豐田和雷克薩斯將于2035年實現碳中和。發布會結束當天,豐田的股價小幅上漲,市值突破了2500億美元,貴人語遲的豐田,正式加入了電動化大趨勢。
■電動車增至5款 寶馬“中國戰略”再升級
12月16日,寶馬集團在線舉辦了主題為“家在中國”年會,用“12345”等數字歸納了今年的成果和新的計劃,“中國優先”戰略的再次得到強化。2022年,寶馬集團將在沈陽和張家港迎來三座全新/升級的新工廠開業,并在沈陽投產第二款寶馬純電動車,進一步提升中國作為寶馬集團全球三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地位。
2022年的一大亮點是將展示首款純電動豪華旗艦轎車寶馬i7。另外寶馬集團明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純電動車型將達5款,新增寶馬i4、純電動寶馬3系,后者將在沈陽工廠生產,成為寶馬首款國產的純電動轎車。
接下來,寶馬的電動化進程將從小步快跑轉向大步邁進,并且重點提升純電動車型的份額。2023年,寶馬將在目前約90%的細分市場中擁有至少一款純電動車型,2025年將迎來電動產品攻勢的頂峰,計劃完成累計200萬輛純電動車型的交付,2030年這一目標數字被提到了驚人的1000萬輛。(文/汽車之家 楊益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