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人av,欧美亚洲专区,亚洲精品.com,亚洲v国产v

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政策 正文

預測2023| 鄭赟:汽車產業將迎10大趨勢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編者按】2022年車市步入收官階段,經歷三年疫情沖擊,起伏中的中國車市,來到又一個命運的十字路口。2023年,向左還是向右?穩守還是反擊?人們各有答案,也各懷期許。中國車市的巨輪將駛向何處?人們明知難以預測,卻仍不免好奇。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汽車之家發起「預測2023」系列策劃,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羅蘭貝格等權威機構專家,對車市走向做出專業預測,同時與汽車廠商高管交流做出市場前瞻。

汽車之家


  此為系列第四篇,由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汽車行業中心負責人鄭赟執筆。2022年對于全球汽車產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盡管受俄烏沖突、芯片短缺、鋰價飆升、自動駕駛資本降溫等事件的影響,中國汽車行業仍呈現出強勁的韌性和活力,產業生態的變革升級之速不減。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升、出口初具規模、本土智能技術推陳出新、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后市場新模式探索層出不窮,2022年諸多產業亮點凸顯。自主市場市占率、新能源車滲透率和整車出口規模的三個數據新高標志著本土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印證了羅蘭貝格汽車團隊在2022年伊始提出的趨勢研判。

汽車之家

  邁入2023年,鄭赟認為,盡管面臨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中國正在以不變的基本面和不斷轉型的競爭力譜寫一篇發展新故事。開放與共贏預計將成為2023年的經濟發展新基調,給予汽車產業極大的發展助力。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將在高質、創新、低碳方面做出更堅實的貢獻。我們也預計,在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將進一步提速智能電動化和商業模式革新之勢,突破核心產業鏈技術創新,并深化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中國影響力。

前兩篇回顧:

第一篇:《預測2023|許海東:三大利好與六重挑戰》
第二篇:《預測2023|馮屹:車市銷量有望增長4.9%》
第二篇:《預測2023|王青:車市預計增速2%左右》


趨勢1 全球供應鏈體系再平衡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來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因素愈發增多,在經歷了2022年日臻熱烈的供應鏈安全和回流思辨后,我們認為中國將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繼續扮演“新高地”的重要角色,成為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供應鏈的“新中心”,各家車企和零部件也勢必將以更多不同的形式深化中國供應鏈布局。

  總體而言,中國汽車供應鏈將在2023年呈現以下產業環境新特點:

  - 更穩健的市場端需求:羅蘭貝格第12期《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在電動車與智能化接受度上再度領先全球。2023年疫情政策的調整與經濟復蘇將貢獻強勁的購車需求拉力,消費者將對高價值的智能網聯電動車表現出尤其強烈的興趣。

  - 更領先的供應鏈水平:隨著“新四化”系統部件的供應鏈結構已發生顛覆性變革,國內電池供應商占據超過50%的全球市場份額,全球下一波芯片產能轉移將中國作為重要目的地之一;加之本土玩家水平持續提升,中國產業集群優勢效應將愈發凸顯。

  - 更深入的本土化要求:無論是國內更穩定的營商環境對供應安全性的保障,還是國內消費者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都在不斷驅動主機廠構建本土化供應鏈,以更好、更快地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短期重要性依舊,長期戰略性優勢更是不言而喻。對于全球化車企和零部件企業而言,如何再看待中國市場、再定位中國業務、再探討布局平衡,將是貫穿2023年的持續主題。

趨勢2 中國車企乘風出海再加速

  在政經動蕩、技術迭代、低碳加速、消費價值觀演變等共同推動下,2023年或將開啟百年汽車產業的新一輪全球化窗口期。我們觀察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績斐然,不僅實現了出口總量的突破,更是達到了歐洲國家的中高端市場滲透。

汽車之家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產品的溢價認可和新服務模式在歐洲市場的落地。比亞迪、領克、上汽、長安、蔚來、理想等十多個不同類型的中國品牌也紛紛發布了歐洲市場規劃,加速海外布局。我們認為,中國車企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先發能力優勢和產品優勢,以及相對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將是中國品牌實現出海突破、品牌向上的關鍵。

  此外,國內領先中國品牌車企在過去十余年積累的全球化運營的寶貴經驗探索、新勢力新品牌的用戶運營與服務創新能力等同樣是中國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場持續突破并實現全球化經營的關鍵能力。預計2023年中國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出海將取得更高成就,更多的中國車企和零部件企業也將站上世界舞臺。

趨勢3 中國品牌向上破局見成效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滲透及其紡錘形的市場結構催生了高端市場機會。中國品牌借勢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和技術突破,在品牌上不斷躍升。諸多中國品牌推出全新豪華新能源品牌(如比亞迪“仰望”、東風“猛士”等),并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生態體系打造、新物種產品推出等打破中國品牌“天花板”。

比亞迪 仰望U8 2023款 基本型

『仰望U8』

  面向大眾市場的新勢力(如埃安、哪吒、零跑等)和傳統品牌(如吉利、長安等)也在立穩市場的同時,發揚文化自信,通過品牌的全球化塑造、科技化引領、內涵新銳化、外延生態化,積極探索品牌向上。

  此外,中國品牌對本地人群的趨勢洞察越發前瞻、精準,正逐步精準定位新高端、新人群,并加強精準營銷,提升營銷效能。產品組合豐富、品牌內涵深化與品牌生態打造將使得車企間的競爭更為激烈,預計2023年將是中國新能源品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一年。

趨勢4 用戶運營價值新篇正開啟

  用戶運營的概念已深入汽車全產業鏈,整車廠、供應商、服務商等都在用戶運營的大概念之下探索屬于自身的定義和實施抓手:有的將“用戶運營”作為補充性的市場推廣陣地,有的將其作為可直達的創新銷售渠道,有的將其作為可變現的用戶資產沉淀基石,也有的將其作為必經的數據串聯流程。

  隨著各企業積極布局用戶運營相關的基本體系構建,用戶基盤及活躍度已實現初步積累。面向2023年,用戶運營的聚焦重點將轉向價值實現促進,在已有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厘清能力構建發展路徑以及清晰的效果考量指標,共同高效推進業務舉措迭代,支撐用戶運營價值實現。與此同時,為支撐價值提升目標,用戶運營從全面粗放化步入精益化階段,對用戶運營相關的組織協同能力及數字工具要求提出挑戰。用戶運營體系構建的上半場圍繞散點化運營舉措推動理念變革,而下半場將聚焦精益化能力構建和價值創造開啟新篇。

汽車之家

趨勢5 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車企在向用戶型企業轉型的過程中,產品的設計、生產、交付等全環節將更多考慮用戶的需求,并體現在研發流程管理、銷量預測管理、訂單管理、排產管理、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全環節,方法、流程、責任部門、協同部門、與供應商的合作模式等都會發生調整,更加體系化、智能化、全局化的數字化體系部署能夠全面打通車企端到端的全環節,實現用戶需求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充分輸入,能夠根據用戶訂單進行生產訂單管理,且高效管理用戶定制化車型需求的自動排產和供應鏈管理,在全面建立訂單到交付透明化和數據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主動分析和優化調整的能力,真正將數字化賦能全產業鏈優化。

  2022年,我們已經看到部分車企在該領域的實踐,2023年必將有更多車企探索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解決方案。

趨勢6 商用車迎零碳物流新時代

  能源革命的大趨勢帶來了新能源商用車的快速增長,也促使頭部商用車產業鏈企業思考如何在零部件、整車、購用管修換全生命旅程和物流生態中促進新能源產業及零碳物流的發展。目前,創新的商業模式正成為行業頭部玩家的新制勝法寶,并從圍繞車的租賃+金融+后市場服務到圍繞能源生態、物流生態、碳資管全方位進行創新模式探索和“護城河”構建。同樣地,能源企業、物流承運、場站、服務商等生態玩家也積極入局,通過自建、投資、合作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共建零碳物流新時代。

  與此同時,傳統企業積極尋求核心零部件系統、電子電氣架構等技術研發和轉型,以期厚積薄發,長期制勝新能源新時代。隨著特斯拉Semi上市、奔馳推出eActros Longhaul500km續航等產品,全球頭部企業的積極布局將加速產品技術迭代升級。輕商領域還將涌現圍繞滑板底盤的可靈活多變上裝的全新產品,基于技術驅動模式創新,出現如訂閱式、TaaS(Truck as a Service) 等創新商業模式。

汽車之家

『特斯拉Semi』

  2023年的新能源商用車將迎來新玩家的持續入局與老玩家的快步迭代,并通過新模式、新產品、新機制以決勝新賽道。

趨勢7 智能部件本地布局見新機

  汽車產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創新將決定其差異化程度和長期的利潤增長空間,尤其是智能部件。在新冠疫情、地緣摩擦等諸多不確定性風險以及國內供應商生產和研發能力逐步成熟的共同推動下,國內領先的主機廠集團已經在積極尋找國產替代的解決方案,以保障供應、降低成本。對此,技術創新和國產替代將成為汽車產業上游投資方向的重要考量因素。

  本土安全的討論不僅圍繞部件供應,在日益嚴苛的監管要求下,數據安全及其合規治理將提上議程。涉及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功能開發等業務的外商企業需提前準備。綜上,我們認為,圍繞智能部件、數據、服務等本土化進程將持續加速,為積極應對快速迭代的中國市場需求,外商在中國所設實體的自主決策權將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財務投資和人事組織方面。

汽車之家

趨勢8 核心材料量價供需歸理性

  全球汽車芯片短缺預計于2023年下半年開始逐步緩解,這得益于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緩解以及半導體產能的加速恢復。芯片工業體系將呈現以下三大特點:第一,不同芯片種類的短缺程度差異較大,微控制單元(MCU)所需的傳統制程計算芯片在2023年仍將出現較高程度的供不應求,并帶來車企相對保守的產量預期和配置搭載;第二,汽車半導體價值鏈的復雜性和脆弱性仍將長期存在,產業參與者須采取中長期的風險管理和規避措施;第三,國產化替代進程將持續加速,尤其是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等功率半導體、存儲芯片以及片上系統(SoC)等領先制程的計算芯片。當前,已有不少國產芯片廠進入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的認證流程中,甚至量產上車。

  伴隨2022年新能源汽車快速上量,鋰電池材料呈現出供需失衡和價量齊升的產業挑戰。由于 2021年受疫情抑制的需求恢復、供應端計劃擴張產能并未如期等原因,全球電池材料的價格在 2022年上半年達到了創紀錄高位,并在短期內因供需緊張仍維持在高位。我們認為,盡管未來十年鋰礦與鎳礦將維持“緊平衡”狀態,但考慮到全球和國內主要電池材料企業的產能擴張計劃提速,預計2023年的供需緊張將得到一定緩解,供需關系和價格也將逐步回歸理性。對于產業參與者而言,在未來大環境高度不確定、汽車芯片和電池材料供需仍不匹配的趨勢下,全面做好供應鏈滲透、采取戰略舉措方能有效應對材料短缺。

趨勢9 自動駕駛商業落地新探索

  面對當前自動駕駛功能搭載率和用戶滿意度仍存瓶頸的挑戰,主機廠與供應商正在探索新的運營范式以增強自動駕駛的用戶接受度和體驗,通過運營自動駕駛實現變現。我們相信2023年,自動駕駛將以全新的“服務形態”出現在用戶面前。為了解決“高頻場景體驗差”(如自動泊車等)以及“成熟場景使用頻率低”等痛點,不同車企根據自身技術、用戶運營體系等核心資源與能力稟賦,探索多種范式,將自動駕駛當作一種資產運營。例如,按照用戶常用路線開通自動駕駛功能(而非傳統的低/中/高版本),并提供訂閱付費服務;在后臺成立運營中心(人力+自動化),并基于此提供豐富的遠程接管場景(需有賴于政策的支持),將其融合在車企已經打造的龐大的用戶運營體系中。

  與此同時,行業內也在持續探討保險配套措施,如部分主機廠推出“泊車險”并將其融合在用戶服務包中進行銷售。已擁有保險牌照的特斯拉已經在美國以“主機廠+保險公司”的身份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套件和相關運營服務,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車險價值鏈將會隨著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而重新分布,主機廠也會成為重要的投保人,險種及產品(如產品責任險等)也會逐步多樣化。

汽車之家

趨勢10 后市場孕育“被動”新變革

  在電動化與智能化加速滲透疊加疫情反復的背景下,國內汽車后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獨立后市場玩家。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國內近8萬家獨立后市場門店關停或轉手,大部分為中小規模門店,行業整合與淘汰進程加速。新能源車對傳統維保服務需求顯著下降,據羅蘭貝格測算,相對燃油車,純電動車售后維保價值降低近34%,且帶來全新電動部件與智能部件的維保挑戰。玩家需積極尋求合作轉型或擴大業務范疇,如精細養護與鈑噴等。國內二手車服務商同樣面臨挑戰,基于廣泛門店網絡的發展模式,需輔以精細化的運營升級,從而優化“收-整-售”的協同統籌,構筑更強的競爭壁壘與優勢。

  與此同時,電池在涵蓋租賃、補能、檢測、復雜維修、回收再生等全生命周期的“運營”價值將迸發,圍繞與主機廠和電池供應商的不同合作模式,后市場將催生電池資產管理、三電維修中心等新的業務模式,這對參與者在資金儲備、精細化運營能力、屬地化關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文/汽車之家特邀專家 鄭赟)

預測2023| 鄭赟:汽車產業將迎10大趨勢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行業評論
更多精彩內容:
企業/品牌事件
熱門新車行情
向編輯行業評論員提問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行業評論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江山市| 蕲春县| 将乐县| 收藏| 高台县| 通州区| 龙里县| 崇文区| 利津县| 新安县| 朝阳区| 乌鲁木齐县| 兴山县| 读书| 宾阳县| 南投县| 华蓥市| 朝阳区| 巧家县| 桂阳县| 尚义县| 册亨县| 阳城县| 南安市| 潼关县| 河南省| 色达县| 招远市| 邵武市| 泸州市| 渝中区| 民丰县| 武义县| 安岳县| 宾川县| 尉犁县| 鹤岗市| 深泽县| 墨江|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