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面對新能源行業(yè)的快速增長,一直存在著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那就是為什么傳統(tǒng)車企總干不過新勢力。在我們看來,這更多源于思維方式的不同。換句話說,只有革新思維,才能順應這場變革。那么這種思維的革新,僅限于新能源車嗎?事實上近兩年來我們發(fā)現,有不少廠商新推出的燃油車產品,也在以新勢力的思維開發(fā)。這或許,也算是車型開發(fā)思維層面的“跨界”吧。此次上海車展上,就有這么一款典型案例的車型上市——標致408X(參數|詢價)。
毫無疑問,標致408X是典型的跨界車。然而在這款車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介于轎車和SUV之間這種車型品類的跨界,更多顯現的是產品開發(fā)思路層面的跨界。從標致408X發(fā)布后所獲得的反饋來看,這種跨界思維應該也獲得了市場的共鳴。那么,標致408X的跨界思維到底體現在哪兒,它又有什么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呢?
開發(fā)基礎:絕不僅僅是為了跨界而跨界
跨界算不上新概念,但開發(fā)思路還是有明顯變化的。早期的跨界車(例如各種CROSS),大多以兩廂轎車為藍本,加裝一些越野套件而來。這樣的跨界不僅功能性與轎車相似,而且視覺效果上也很牽強。
然而我們再留意一下當下熱銷的新能源車,其中有很多既不是標準的SUV,也不是標準的轎車。沒錯,它們也屬于跨界的范疇。最典型的其實就是特斯拉Model Y以及它的眾多效仿者。另外,像前陣子備受關注的騰勢N7,以及此次上海車展首發(fā)亮相的小鵬G6,都屬于此類。
『標致408X』
這類車為什么能一改跨界車的小眾而獲得主流群體的認同?一方面自然是因為跨界的風格與新能源的前衛(wèi)可以形成更好的共振,另一方面則是跨界設計帶來的低風阻更有利于滿足新能源車的續(xù)航需求。但無論哪種原因,它都折射出兩個結論:第一,市場認知的轉變使得跨界車從“小眾”變?yōu)椤皶r髦”,第二,是只要設計出彩,跨界車一樣能獲得比轎車和SUV更高的關注度。
第一點屬于天時并已既成事實,那么如何做好這個“第二”,就成為擺在開發(fā)者手中的難題。要做好這一點,光會設計可不夠,同時還需要開發(fā)者具備足夠的“誠意”。像前面列舉的新能源車型,很少有人會將它們歸類為轎車,而更多的人已經將其就是為SUV了。那么標致408X呢?
設計沒太多可說的,因為這本就是法系的拿手好戲。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由標致來作為這個“跨界思維”的突破者再合適不過。這應該也是標致408X高顏值、自發(fā)布以來備受關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標致408』
再看開發(fā)基礎層面的“誠意”。與前面列舉的新能源車類似,將標致408X擺在人們面前,幾乎不會有人將它跟轎車聯(lián)系在一起。這可不全是設計師的功勞。
標致408X是全新設計的,因此它既不可能是標致408(的衍生品),也不會是標致4008/5008的衍生品。然而它們畢竟同屬于一家,那么標致408X與誰的“血親”更近呢?
對于這種車型開發(fā)有嚴格規(guī)范廠商推出的產品,要搞清楚這一點并不難。除了比較底盤結構以外,還有一個更直觀的數據:輪胎規(guī)格。標致408X不僅底盤結構與標致4008/5008大同小異,輪胎規(guī)格更是完全相同。這個結論,用俗套的大白話來說,就是“標致408X可不是‘升高了’的408,而更像是‘拍扁了’的4008/5008”。
也正是基于這層背景,不僅讓標致408X在整體比例上更耐看、氣場更足,在功能性上也更有底氣——底盤強度和通過性層面,基本上是可以向4008/5008看齊的。事實上標致408X 190mm的最小離地間隙、16°的接近角、21°的離去角等等,也都是典型的“城市SUV標準”。
『標致5008』
當然,標致408X不可能是真的“拿4008/5008拍扁了”——從設計風格到細節(jié)布局,標致408X都與標致4008/5008有著代差,前者明顯要前衛(wèi)、時尚、動感得多。
尺寸上,標致408X也足夠“放得開”,車身長度甚至超過了標致5008,軸距也介于標致4008和5008之間。這些,同樣都是能提升實用性和感官效果的。
而之所以上文說到“誠意”二字,是因為所有這些都會對應更高的成本——標致4008為基礎的成本高于標致408顯而易見,更大的尺寸也同樣要對應成本。
這讓我們聯(lián)想到在評論新勢力車型常常提到的一個關鍵詞——堆料。也就是盡可能用更強、更高規(guī)格的平臺打造素質更高的車型,而不是簡單的拉伸,打造所謂“簡單大車”。至此,我們算是說清了標致408X跨界思維的一個方面。那么另一個方面呢?
產品策略:繼續(xù)堆料與高性價比
另一個方面自然是配備,但是關鍵詞不變,仍然是“堆料”。標致應該說是一改合資品牌以往在性能、配備等方面斤斤計較的風格,變得更大方、更講求一步到位。這也和新勢力產品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標致408X』
例如動力總成,標致408X全系標配1.6T+8AT的組合。雖說這跟動輒加速三四秒的新勢力車型沒法比,但對于一款起價14.57萬元的合資燃油車來說,已經算是很給力了。
當然,更大的看點還是科技感和科技配置,這應該說與標致的內飾風格形成了很好的共振。標致的i-Cockpit唯我座艙本來就與“前衛(wèi)”、“未來感”這些關鍵詞密切關聯(lián),標致408X的內飾設計,則將這種風格進一步推向極致。大量的直線條、犀利的折線、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兩幅式的方向盤,配合三塊屏幕,這應該會讓那些喜歡新勢力設計的消費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當然,還有與之對應的車機功能,首先是功能全。這套被標致稱之為Blue-i的系統(tǒng),涵蓋了諸如車聯(lián)網、支持OTA、多功能語音控制、CarPlay/CarLife等等。其次是普及率高。即便是入門車款,功能也是齊全的,包括全液晶儀表和10.25英寸中控屏。高配車款的區(qū)別,只是多了中控屏下方那塊9.7英寸的第三觸摸屏,以及頂配車款在全液晶儀表基礎上額外增加了標致的特色技術——裸眼3D。這樣的普及方式在新勢力純電車型上已成慣例,但在合資燃油車領域卻依然并不多見。
類似的特點還有智駕系統(tǒng);蛟S仍是出于思維的差異,這類配置在新勢力純電車型普及率很高,但在合資燃油車上往往只提供給頂配車款。標致408X則是除了入門款,全系都標配了L2智駕輔助,而且都是支持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交通標識識別、自適應遠近光的全功能版本。
『標致408X』
在常規(guī)的舒適配置層面,標致408X也顯現出類似的特點。即便是入門款,可開啟的全景天窗、可分區(qū)的自動空調、自動雨刮、電動折疊外后視鏡、智能無鑰匙等等都是標配的。再疊加上市即給出的、可沖抵購置稅的萬元無界基金,無疑讓其14.57萬元的起售價顯得非常有含金量。
這也就牽扯出最后一個跨界思維——改變傳統(tǒng)的合資燃油車定價策略,采用新勢力純電廠商一步到位的定價方式,消除消費者的價格困擾,減少消費者的觀望情緒。事實證明,這一定價策略越來越受到主流消費群體、尤其是新生代消費群體的認可。
具體來看,標致408X 14.57萬元的起價真要去和一些緊湊級SUV的入門款比終端價時,會發(fā)現并沒有太本質的差異,但如果結合品質和配備來看,標致408X在沒有優(yōu)惠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顯現出很強的競爭力。這也就是所謂靠產品力支撐價格,而非簡單的靠低價取勝。而這種指導價一步到位所折射出的價格誠意,以及上市后必然表現出的終端價格穩(wěn)定性,又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最終提升市場對于標致408X乃至標致品牌的認可度。
總結:
畢竟剛剛上市,現在談標致408X成功與否肯定是為時尚早。然而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東風標致在產品研發(fā)層面的這種“跨界思維”都是很值得肯定的。如果標致408X最終能如很多人預期的那樣成為爆款,它也將為眾多合資廠商在進行本土化車型研發(fā)時提供很好的借鑒。當然,如果標致能將這種思維運用到新能源產品的開發(fā)上,并推出能真正應景當下新能源市場的產品,無疑將更值得點贊。(文/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加鎖)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