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隨著我國多孩家庭增加,全家出游需求增多,6座、7座的SUV、MPV車型越發受到青睞,其中SUV擁有更好的靈活性,使用場景也更多,因此在銷量增長的表現上來的更為直接,尤其是更適合進行多座布局的中型及中大型SUV。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型SUV累計銷量69.4萬輛,同比增長13.7%,中大型SUV累計銷量12.4萬輛,同比增長103.1%,而今年第一季度我國乘用車市場整體則出現了13.4%的負增長。相較之下,不難看出上述兩個市場的火爆。
其實緊湊型SUV也有多座車型,但由于軸距長度有限,導致第三排空間不足,影響乘坐感受,而中大型SUV則由于售價較高,所以其雖然長勢喜人,但市場規模有限。因此中型SUV成為多座SUV的最優選,從整體銷量規模也能看出一二,尤其是2022年,中型SUV累計銷量256.8萬輛,以28%的銷量增速領跑包括轎車、SUV、MPV在內的所有細分市場。
在多座SUV中,目前主流的是6座、7座車型,二者各有優劣,6座車型整體乘坐舒適性較高,7座車型則能覆蓋更多出行場景,畢竟多了1個座位,避免了6座車超出1人就要多開一臺車或者是超載的尷尬,且7座車空間利用率更高。
目前在中型SUV細分市場,很多車企都推出了7座車型,導致競爭比較激烈,但也并非涵蓋了用戶的所有出行痛點。以至于一大部分人認為7座的中型SUV第三排更多是“擺設”,長途乘坐并不舒服,且中型SUV的油耗也普遍偏高。
所以在如今,能解決上述痛點的7座中型SUV,也被譽為是如今燃油車領域紅海狀態下的全新機遇市場。而一部分品牌已經開始用中大型SUV的軸距來參與中型SUV競爭,比如今天的主角全新銳界(參數|詢價)。
自我革新
由于具有空間大、用途廣等優勢,中型SUV頗受增購、換購用戶群體的青睞,這部分用戶的標簽往往是事業較為成功、高度關注家庭,因此對出行也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周末或節假日的家庭出行場景較多,5座車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
『某緊湊型7座SUV』
一些車企在洞察到這一需求后,陸續推出6座、7座車型,甚至在一些緊湊型SUV上硬生生的增加了第三排,但由于軸距實在有限,硬加第三排不僅會犧牲第二排空間,第三排坐墊也不對做的太長、腿部空間也不夠,用戶坐在第三排更像是“坐牢”,一兩個小時的短途出行還能忍受,超過兩個小時的車程著實受不了,況且坐在第三排的一般都是老年人,身體狀況本就不如年輕人。
別說緊湊型SUV了,就算軸距長度達到2800mm的中型SUV,也很難有足夠的空間來保證第三排的乘坐舒適性,就拿中型SUV的標桿車型豐田漢蘭達來說,用戶對其第三排的乘坐空間和舒適度也存在很多負面評價,普遍認為更適合身材較小的人乘坐,且不適合長途旅行。
老款福特銳界,軸距與豐田漢蘭達相當,長度同為2850mm,也會因第三排的乘坐體驗而備受詬病。只有與用戶相向而行才會得到市場的認可,福特深知這一點,因此針對用戶的反饋主動求變,在全新一代車型上,全新銳界將軸距加長至2950mm,這一尺寸已經達到了中大型SUV的標準,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軸距長度,才讓全新銳界有能力為用戶提升第三排的乘坐體驗。
『漢蘭達』
以1.78米的體驗者為例,先將全新銳界的第一排、第二排調整好,坐姿保持自然、舒適,進入第三排,膝部空間仍有兩指的富余,且坐姿不高,乘坐舒適性得到充分保證,能滿足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的7人出行需求。據了解,全新銳界第三排最大腿部空間可達759mm,肩部空間達1414mm。
很多7座SUV將座椅布局設計成2+3+2,其實這更像是臨時湊出了第三排,沒有充分為第三排乘客考慮,進出并不方便,在全新銳界上,將座椅布局設計為2+2+3,二排通道最窄距離達200mm,加上可翻折座椅扶手,出入第三排非常方便。
基于這樣的座椅布局,2-4人家庭出行時,讓全新銳界展現超大空間的大四座,多人大家庭出行時,又可化身寬敞大五座和舒適大七座,能夠滿足更多用戶出行場景。
『銳界』
第三排的乘坐體驗不打折扣,第二排則更不能馬虎,畢竟二排的使用頻率相比三排更高,因此全新銳界在第二排給用戶安排了雙懸浮式頭等艙座椅帶舒適腿托,配合三種模式一鍵切換近零重力模式,提升乘坐舒適性。而座椅通風、加熱和獨立溫區控制、無線充電、便攜杯架等配置的配備,則進一步優化二排乘員的乘坐體驗。而在最前排,則配備了12.3英寸儀表盤+27英寸的超廣域高清4K巨幅屏+HUD抬頭顯示,提升主駕和副駕的駕乘體驗,可以說是讓全車每個座位都成為C位。
車身尺寸加長、座椅布局調整、只是福特全新銳界自我革新的一小部分,這款車更具革新性的變化,還是要看動力系統,油電混動系統的使用,使得新車駕駛體驗全面升級,同時還帶來了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的提升。
2011年,福特與豐田在共同開發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領域達成合作,在十余年后,全新銳界的出現終于讓我們在福特品牌上看到了這次合作的成果。雖然采用類似豐田THS的混動方案——都是動力分流混動技術,通過使用一套行星齒輪機構將發動機和發電機進行耦合,實現在功率的輸入端做到功率分流,加之高效的高速扁線油冷雙電機、電控制器等高度集成的電驅系統,以及高集成、輕量化低鎳三元鋰水冷電池組。
『銳界』
但全新銳界的不同之處在于采用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02kW,最大扭矩405N·m,輔以電動機的助力,使得整車在保證燃油經濟性(百公里油耗低至6.31升)的同時兼顧了部分場景下的動力表現。官方信息顯示,這套動力系統可讓全新銳界實現7.1秒的0-100km加速時長。
對于福特等仍以燃油車為基盤市場的品牌而言,電動車代表著愿景,而像全新銳界這種混動化的燃油車才是支撐品牌一步步實現愿景的基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就指出,到2035年混動新車將占傳統能源乘用車的100%,并在整體市場中與新能源汽車各占50%份額。從這個角度上看,全新銳界的出現已經讓福特成為市場中的先行者。
錯位競爭
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甚至讓自己進階到更高級別,反過來再與此前的對手競爭,這就是錯位競爭思路,會讓名義上同級競爭對手很難有招架之力,同時也有機會搶奪更高級別對手的市場份額。
全新換代后的福特全新銳界,已經在車身尺寸上達到了中大型SUV的標準,因此在車內駕乘空間、乘坐舒適性上相比豐田漢蘭達、現代勝達等中型SUV競品更有優勢,且其軸距長度甚至超過了更高級別的雪佛蘭開拓者,就算與號稱第三排空間最大的大眾途昂、攬境相比,全新銳界的軸距長度也僅僅少了30mm。
動力形式上,全新銳界與豐田漢蘭達相同,都是提供燃油和油電混動兩種動力,現代勝達、大眾途昂則只有燃油版車型,燃油經濟性上沒有優勢,雪佛蘭開拓者則是燃油+48V輕混,在降低油耗層面不如油電混動給力。
而從最關鍵的售價來看,銳界相比同級競品豐田漢蘭達售價低4萬元,與僅提供燃油版車型的現代勝達相比售價微高,但與更高級別的大眾途昂、雪佛蘭開拓者相比,全新銳界的售價則非常有優勢,雖然全新銳界尺寸大幅加長,但整體售價還是以中型SUV的定位來制定的。
通過詳細對比五款車型售價接近的版本(全新銳界-26.98萬、豐田漢蘭達-27.48萬、現代勝達-26.98萬、大眾途昂-29.5萬、雪佛蘭開拓者-29.39萬),更能直觀感受到全新銳界在細節配置上的優勢,首先在動力上,銳界的綜合功率、扭矩領先競品,其次包括道路交通識別、車道居中保持、越野駕駛模式、隱藏電動門把手、12.3英寸大尺寸液晶儀表、27英寸超大尺寸中控屏、中控屏分屏顯示、V2X通訊、多色車內環境氛圍燈等配置僅有全新銳界搭載。
『銳界』
大尺寸液晶儀表、中控屏以及隱藏電動門把手的搭載,不僅提升了銳界的智能化屬性,同時也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對簡約、科技造型設計的追求。畢竟當下很多消費者似乎都有一個相近的評判標準——如果一輛新車沒有大屏,那就可以歸類為上個時代的產物了。
全新銳界搭載的V2X也不容小覷,這是福特首發量產的車路協同系統,接入城市智慧交通體系,在提供前方道路紅綠燈、擁堵、事故等信息的同時,還提供綠波車速、闖紅燈預警等功能,大幅提升行車安全性和便利性。其實目前高德導航也可提供前方道路紅綠燈、擁堵、事故等信息,但在覆蓋范圍、準確性、用戶體驗等方面還有待完善,福特的V2X技術則結合旗下車型深度定制,數據更精準、推送更智能,支持個性化設置。
當然,全新銳界對于用戶需求的滿足不止這些,由于全家出行場景的增多,用戶對整車安全性能的關注進一步提升,在安全層面,銳界實現了超大面積車身結構硼鋼覆蓋,占比超50%,車頂可承受5輛銳界(10噸以上)的重量。尤其在用戶更為關注的電池安全上,銳界使用的電池包通過了超25000次充放電循環壽命驗證、2小時海水浸泡、超國標12倍的鹽霧測試、以及過充、針刺、跌落等多項測試,確保各種環境下的使用安全性。
總之,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實現升維打擊的全新銳界已經正式參與市場競爭,相信同級競品以及更高級別的車型都感受到了壓力。至于這種競爭模式能否真正如愿,相信市場很快就能給我們反饋。(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 南城后花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